《中美續(xù)增條約》主要內容
《中美續(xù)增條約》,又稱《蒲安臣條約》,《中美天津條約續(xù)增條款》,美國卸任駐華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與美國訂立的條約。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中美續(xù)增條約》主要內容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中美續(xù)增條約》主要內容
?、賰蓢嗣窨呻S時自由往來、游歷、貿易或久居。這一規(guī)定為美國在中國擴大招募華工提供了合法根據。②兩國人民均可入對方官學,并受優(yōu)惠待遇;雙方得在對方設立學堂。這一規(guī)定為美國傳教士在中國開辦學校和中國派遣留學生赴美學習提供了法律根據。③兩國僑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視。這一規(guī)定為使清政府承擔鎮(zhèn)壓中國人民反洋教斗爭的義務,以擴大美國在華傳教。1869年11月23日,中美雙方在北京交換了條約批準書。
《中美續(xù)增條約》簽約背景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被迫同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國際關系角度看,這標志著東方華夷體系的崩潰和西方條約體系的取而代之,中國外交也邁出了從傳統(tǒng)走向現代的第一步。
《中美續(xù)增條約》簽約過程
1878年2月25日,清政府派遣的中國出使團由蒲安臣率領從上海乘輪船出發(fā),經日本橫濱赴美,于4月1日抵舊金山,5月1日赴巴拿馬,5月23日抵紐約,6月6日,蒲安臣及使團成員會見美總統(tǒng)。7月28日蒲安臣擅自越權代表中國政府與美國務卿西華德簽訂該約,條約在表面上互相平等,實際上在“平等”、“自主”的言詞下,使美國掠奪華工及在中國設立學堂合法化,這是國際外交史上的奇聞。
《中美續(xù)增條約》簽約人簡介
蒲安臣生于1820年,是美國著名的律師、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著名的廢奴主義者。1856年6月2日發(fā)表的著名演說《馬薩諸塞州的抗辯》后來成為美國解放黑奴運動的重要文獻。
1860年,蒲安臣全力協助林肯競選總統(tǒng),結果自己丟了議員席位。為感謝助選之功,林肯于當選總統(tǒng)的第二年任命他為美國駐奧地利公使。但奧地利政府以蒲安臣曾經發(fā)表過支持匈牙利革命領袖的演說為名宣布其不受歡迎,于是,林肯重新任命蒲安臣為駐華公使。
1862年7月20日,蒲安臣作為清政府接納的第一批外國公使之一入駐北京。蒲安臣來華之時,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先后遭遇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兩次打擊,內外形勢岌岌可危。
1862年,美國國務卿西華德提出對華“合作政策”,其要點是:在中國,對于一切重大問題要協商合作;在維護條約權利所必需的范圍內保衛(wèi)條約口岸;在條約口岸內,既不要求,也不占用租界,不用任何方法干涉中國政府對它自己的人民的管轄,也不威脅中華帝國的領土完整。
美國的“合作政策”在西方列強中獨樹一幟。在這個政策的支持下,清政府度過了19世紀60年代的政治危機,自然對這個政策的執(zhí)行者蒲安臣心存感激和信任。
1867年11月,蒲安臣任期屆滿,準備向清政府辭行。辭行之時,蒲安臣向奕表示,今后(中國)遇有與各國不平之事,必十分出力。奕問他是否愿意代中國領命出使西洋各國。蒲安臣當即答應。
清政府原已在各地海關任用過洋人任稅務司。
1867年11月27日,奕?正式向清政府上奏,請旨欽派蒲安臣權充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
為在列強之間協調平衡,清廷又請英國駐華使館官員柏卓安和擔任過中國海關官員的法國人德善為左、右“協理”,充當蒲安臣的副手。另派記名海關道志剛、禮部郎中孫家谷隨行出訪,會同蒲安臣辦理中外交涉事務。衙門特別強調:中國此行所派之員,均系欽差。1868年2月25日,蒲安臣使團自上海虹口港乘坐“格斯達哥里”號輪船起航。
《中美續(xù)增條約》主要內容
上一篇:《中美望廈條約》主要內容
下一篇:《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