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搖和簪子的區(qū)別在哪里
步搖是中國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因為其行步則動搖,所以叫步搖。那么它和簪子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來告訴你步搖和簪子的區(qū)別在哪里。
步搖和簪子的區(qū)別
步搖:漢族女子傳統(tǒng)首飾。金銀玉石等質(zhì)地,宋明以來一直流傳的傳統(tǒng)首飾。
步搖最早屬來源于漢代禮制首飾(帶有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
其形制與質(zhì)地都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徵。漢代以后,步搖才逐漸被民間百姓所見,才有機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在貴族婦女中,還實行過一陣加于冠上的步搖冠。戴在頭上較之步搖更富有富貴豪華之感。
一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旒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
簪子的本名叫“笄”。古代的女人們喜歡將頭發(fā)挽成髻鬟,還要以簪釵貫連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墜落,也就有了用簪的習慣。雖然發(fā)釵和作用與發(fā)簪一樣,都用來插發(fā),但發(fā)簪作成一股,發(fā)釵則作成雙股,它們的造型也有所區(qū)別。在中國的封建時代,女子插“笄”,被視為標志成年的人生大事,還需要舉行儀式,稱為“笄禮”。也就是說,當女孩子在她們的發(fā)上插入一枚長簪,就意味著一朵鮮花最美麗的盛放。
步搖的發(fā)展歷史
中國幾年前的首飾文化中,步搖似乎是古代婦女最常見的發(fā)飾,步搖與簪、釵一樣,也是插在頭發(fā)上的飾品,有流蘇或垂墜區(qū)別于簪,由于行走間垂墜流蘇隨之搖擺,故稱之為步搖。歷代文人墨客手中的仕女圖中也常常能夠看見步搖在發(fā)鬢間搖曳,盡顯女性特有的風韻。
最初的時候步搖尚且還沒有這動聽的名字,它始于先秦時期作為天子王后首服出現(xiàn),是跟隨天子祭祀時的必要配飾。直到戰(zhàn)國時,宋玉《諷賦》中載曰:“殷后服盤龍步搖,梳流蘇,珠翠三服,服龍盤步搖,若侍,去梳蘇,以其步步而搖,故曰步搖”才有了步搖這個優(yōu)雅的名稱。
晉朝以前,步搖作為宮廷發(fā)飾中非常貴重的一種有著非常嚴格的佩戴要求,一般宮妃貴婦佩戴步搖都有著不同等級的禮制規(guī)定,更別說民間的庶人了。直至唐朝,步搖不再只是貴族所能佩戴之物,成為了民間一股流行的趨勢,材質(zhì)樣式也逐漸改變。
漢制步搖仍類于先秦,是禮制首飾,也是女性等級與身份的象征,多是花枝鳥雀等形態(tài),懸著金葉珠玉,走動時隨步伐輕微顫動,顯得大氣優(yōu)雅。
唐制步搖與早年漢魏時的花枝懸綴搖葉步搖大有不同,唐朝步搖多以金、玉所制屈曲成鳳凰的形態(tài),口銜下垂的珠串,亦有人將墜子流蘇系在簪釵之上,演變成步搖一種全新的形式,時人稱其為“釵頭鳳”、“鳳頭釵”。唐制步搖與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其取材貴重,除金玉之外還有使用琥珀、琉璃、珊瑚等珍稀材料的,其工藝反復精致,造型與色彩明快典雅,行走間步步搖顫、婀娜多姿,與漢制步搖的端莊大氣截然不同。
除了搖曳生姿,步搖也同時是一種禮儀的約束。凡佩戴步搖的女子皆動靜皆宜才能凸顯步搖的風姿,動作不得過大,需溫婉嫻靜,若然動作過大行走得快了,發(fā)鬢上步搖叮咚作響倒顯不美。
步搖的出現(xiàn)在歷代女子的云鬢發(fā)髻間留下了最精美玲瓏的顏色,也給后世留下不少詠唱步搖的詩詞名句,最廣為人知的便是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的“云鬢花顏金步搖”了,相傳這是唐玄宗有大內(nèi)寶庫中最上好的紫磨金給楊貴妃打造的步搖,瑰麗端雅,戴在姿容華美的楊貴妃發(fā)鬢間,一步一搖步步生蓮,難怪唐玄宗愛得神魂顛倒了。
步搖的制作過程
(1)先選擇自己喜歡的金屬片(做底盤的金屬片一般
選擇一些大一些的金屬片,花孔多一些的這樣比較好后續(xù)加工)
(2)用簪子做底(簪子棍建議用u型雙棍——這樣纏繞后會比較結實),放上金屬花片做底座,用金屬絲纏繞緊)。
(3)底座上再繼續(xù)用金屬絲纏繞金屬花(金屬花一般選擇花托即可)和珠子,疊加至自己喜歡的造型。
(4)如果想在簪頭上,作出顫珠的效果(就是接近傳統(tǒng)工藝的那種),那就先用一根金屬絲擰上一個珠子擰緊金屬絲留得長一些··然后找一根針(繡花針)把金屬絲繞著針纏繞成彈簧狀·然后把針卸掉于是就成了。
(5)簪頭做好后,把纏繞用的金屬絲塞進簪頭的空隙里面,外邊附上金屬片,防止掛頭發(fā)。(做出來的頭飾,禁拉又禁拽,絕對結實)
(6)用9字針穿起珠子,吊在簪頭下面,做流蘇。
(7)簪子最下部的那個墜子如何制作:
選擇1·可以用t字針穿起水滴型珠子。
選擇2·可以選擇水滴型或者柳葉型的金屬片,用金屬圈連接。
選擇3 直接掛細鏈。
(8)完成。
猜你感興趣:
步搖和簪子的區(qū)別在哪里
上一篇:唐代女服主要有哪幾種配套形式
下一篇:商代發(fā)飾冠飾介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