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子是誰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是儒家正統(tǒng)思想的正宗傳人。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歷史上曾子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曾子的簡介
曾子,姓曾,名參(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輿,漢族,春秋末年生于魯國南武城,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zhèn)?,世稱曾子,有宗圣之稱。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yǎng)方法,其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yǎng)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曾以“忠恕”去應對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編《論語》、著《大學》、寫《孝經(jīng)》、著《曾子十篇》。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嚙指痛心”的主角。魯?shù)抗?前435年),曾子辭世,終年70歲,葬于山東省嘉祥縣滿硐鄉(xiāng)南武山腳下。
曾子學習刻苦的故事
曾子除了奉行孝道,嚴以律己至外,還有一個品格被大家認可,就是學習態(tài)度很端正,認真刻苦,在環(huán)境條件都比較差的情況下仍然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曾子在學習上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勤奮,千方百計的把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弄懂,找老師請教,找朋友探討。連孔子都說,曾子是“參也魯”,就是說曾子性格上純真質(zhì)樸,為人老實可靠,不會有花花腸子,對待學習也是這樣,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能不懂裝懂,騙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會損傷自己的品行。孔子其他的弟子就向曾子請教如何能夠保持一直如此,曾子回答說,只要“忠恕而已矣。”孔子聽到了之后倍感欣慰,認為曾子是一個能繼承衣缽的人。
曾子拜在孔子門下的時候十六歲,但是孔子已經(jīng)年邁了,所以曾子是一個輩分晚的,跟隨孔子的時間不長,思想體系也沒有那么純熟,但是好在他具有刻苦和沉穩(wěn)堅持的性情,讓他繼承了孔子學說最精華的部分,并且具有難以匹敵的悟性,將儒家思想中加入了“禮、孝”,讓儒家體系更加完整。
曾子除了編纂了孝經(jīng),主張孝道為先之外還在注重對自己道德品質(zhì)的磨練,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提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念,每天反省自身的言行舉止是否和禮數(shù),天下是由一個個單位個體來組成的,只要每個人都能夠獨善其身,天下就能和諧大同。
曾子拜母噬指的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參。曾子小時候家里窮,只能靠上山打柴貼補家用,他的母親給別人做針線活,父親種地,一家三口清貧度日。
有一年冬天,天氣特別寒冷,快到數(shù)九了。外面狂風凜冽,曾子在家中搜索一圈也沒有發(fā)現(xiàn)多少糧食,米缸已經(jīng)空了,他把家里的玉米做了一碗面糊糊,給床上躺著的母親吃了,自己就只能把刷鍋水囫圇喝了下去。
但是刷鍋水怎么能填飽肚子,為了不讓母親聽到自己肚子咕咕叫而傷心擔憂,他騙母親說要出去砍柴,想躲起來。但是母親不讓他去,外面風那么大,上山砍柴會有危險。
曾子安慰母親說道:“娘,您在家歇著,我看外面風現(xiàn)在變小了。咱們家沒有過冬的柴火了,趁現(xiàn)在天氣還好,我去多打一點,然后結冰就不用出去了。”于是拿著砍刀,搓搓凍瘡的手,出門了。
曾子砍了一半,突然覺得一陣心疼,他擔心是不是母親出了什么事情,便趕緊收了柴刀,背起打好的柴往山下跑,回到家一看,原來是家里來了一位遠房親戚,母親有病在身不好起身,又怕失了禮數(shù)。于是情急之下咬爛自己的手指,希望曾子能感受到,然后回家。
曾子招待了客人,把客人送走之后,他跪在母親床前說道:“娘,您以后想兒子就輕輕地咬一下手指,兒子就能感受到了,別用力咬了,兒子會心疼的。”周圍人知道了,都贊嘆他的孝行。
歷史上曾子是誰相關文章:
2.曾子的生平簡介
3.曾子簡介資料
5.歷史上的誠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