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
我們在學習歷史中要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要記得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能把與整個歷史時間有關的因素都勾畫出來,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消化知識。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提供的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希望大家喜歡。
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欣賞
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1
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2
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3
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4
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5
必修一歷史知識點一
君主專制的演進
1.漢朝——內朝(中朝)
漢初,丞相集決策、司法、行政大權于一身。
漢武帝時重用身邊侍從、秘書等工作的人,讓他們擔任尚書令、侍中等,參與軍國大事,削弱相權。
2.魏晉南北朝——三省體制
尚書省(最先擁有實權)、中書省、門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褐袝?決策);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zhí)行)
(2)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3)影響: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相權分散皇權獨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造,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4.宋朝——分割相權
宋初,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
后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5.元朝——中書省
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是最高行政機關,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元朝后期,宰相權勢擴大。
必修一歷史知識點二
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1、漢朝
察舉制——漢武帝令郡國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選拔制度
2、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舉制——隋文帝時分科選拔,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繼承并完善科舉制——增加考試科目,武舉,殿試等。
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猜你喜歡:2.歷史知識體系框架
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框架結構圖





上一篇:高一必修1歷史知識點結構圖
下一篇:高一歷史知識歸納結構框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