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西文化英語論文(2)
關(guān)于中西文化英語論文
中西文化論文篇3
試談交際語言運用中的中西文化差異
關(guān)鍵詞:交際語言文化差異
摘要:本文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出發(fā),探討在日常交際用語中所突顯出的中西文化差異,包括在稱謂用語、禮貌用語、告辭用語、邀約用語及比喻用語方面存在的差異,并闡述了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交際語言運用中要強調(diào)文化差異
跨文化交際學是一門跨學科的研究,它涉及語言學、文化學、心理學、交際學等相關(guān)學科??缥幕浑H學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現(xiàn)代心理學“格式塔”削瘦的理論演繹的方法探索語言和非語言行為以及他們與底層文化結(jié)構(gòu)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等等。它把交際過程看成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動態(tài)多變的編譯碼過程。影響這一過程的因素包括文化、社會、心理、環(huán)境等,并強調(diào)學習者要達到有效交際在心理、文化等方面應具備的條件。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文化差異,文化差異極易在跨文化交際中造成障礙和誤解,從而產(chǎn)生文化沖突(culturalshock)。“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參與的各方不僅要熟悉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對方的語言和文化,特別是本民族文化與他民族文化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使交際順利進行下去。”
二、交際活動中突顯出的文化差異
1.稱謂用語
稱謂語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它是稱呼者對被稱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關(guān)系的認定,起著保持和加強各種人際關(guān)系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稱謂系統(tǒng)。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稱謂詞語的數(shù)量和指稱的范圍各有特色。中國文化傳統(tǒng)“重名分,講人倫”的封建倫理觀念,與西方社會“人為本,名為用”的價值觀念,使得中西方在稱謂系統(tǒng)上存在著明顯的反差。稱謂的使用差異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際中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在稱呼問題上,中國文化一直認為年幼的必須尊敬年老的,這可能與我們傳統(tǒng)的社會倫理道德有關(guān)。稱呼比自己年長的人時,我們常常說老王、王老、老爺爺、老奶奶等等,因為“老”字在中國代表著見多識廣,足智多謀。
但在西方文化中,除了在非常正式的場合下稱先生、女士、夫人之外,認識的人之間往往直呼其名,上級與下級、長輩與晚輩、老師和學生之間都可以這樣,他們認為這樣是關(guān)系親密的表示,尤其是年長者,如果你在他們的姓之前加上“old”,他們往往會非常生氣,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暗示著你認為他們身體虛弱,風燭殘年,失去活力,他們更希望你稱呼他們的名字。
七、八歲的孩子稱呼自已的爺爺、奶奶“Tom,Susan”在西方人看來是非常親切的,可對于中國人來說卻是不可思議。這將會被視為沒有教養(yǎng),是無論如何不能被接受的。
另外,在中國文化中表示尊稱的詞很多,早些時候最通用的是同志、師傅等等,不論男女,都可以這樣稱呼;在西方文化中,尊稱的通用形式為“Mr.”、“Mrs.”、“Miss”、“Sir”、“Madam”等。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先生”、“女士”、“小姐”等國際通用稱謂語使用逐漸頻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化對我們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沖擊。
2.禮貌用語
不懂英語習俗的人也知道在需要表達感激之情時需要說“Thankyou”。但他們卻不知道許多其它場合也該說聲“Thankyou”。例如,晚會上,一位美國人用這樣的話來贊美一位中國女性:“That’salovelydressyouhaveon.”她可能立即回復到:“No,no,it’sjustaveryordinarydress.”而這樣的答復會引起對方的不快,他會認為女士認為自己缺乏審美能力,無法鑒別漂亮裙子和普通裙子。這時,恰如其分的做法就是說一句“Thankyou”。再如“Excuseme”一詞,很多人認為它的意思是“對不起”,和“Sorry”屬同一用途,自然應該在道歉時用到它。可英語中“Excuseme”一詞通常用在打斷別人或打擾別人,希望引起對方注意時用到。
3.告辭用語
在使用告辭用語時,也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差異,萬萬不可對號入座。例如,一位中國學生到美國教師那里請教問題,美國老師熱情的接待了他,還耐心地解答了他的問題。告辭時學生按照漢語習俗說:“Iamsorryforhavingwastingalotofyourtime.”這會讓這位美國老師感到相當費解。為什么學生認為自己解答問題是浪費時間,難道學生感到?jīng)]有收獲嗎?在上述情況下,告辭時怎樣說才算恰當呢?按西方人的習慣,首先應該表示感激之情,然后才道別,而且往往要找一個借口。可以說:“Thanksalotforyourhelp.I’mafraidImustbeleavingnow.Idon’twanttogetcaughtintherushhour.”或是“Thankyouforoccupyingyousomuchprecioustime.”這樣,既符合英語習慣,又容易被中國學生掌握和接受。
4.邀約用語
請客吃飯,如果是比較正規(guī)的要發(fā)請柬,這種禮節(jié)在中西文化中相同。不同的是吃便飯。中國人在客人造訪時,臨時決定挽留客人吃頓便飯是很平常的事。而英美人士要事先發(fā)出口頭邀請,并約定時間和地點。例如:
(1)Ihaven’tseenyouforalongtime.Youmustcomearoundfordinnersometime.
(2)Iwaswonderingifyou’dliketocometodinneratourplacenextSaturdayevening.
(3)we’dliketoinviteyoutodinnernextFridayevening.
上述陳述中,“1”只能認為是寒暄而已,而“2”、“3”則可視為真誠的邀請。另外,如果到飯店吃飯,按中國人的習俗應該由邀請人付賬,但按照英美人的習慣卻不一定。如果對方說:“I’lltakeyoutodinner”,這意味著對方付錢。但如果對方說:“Let’seattogather”,這將意味著“goingDutch”。對西方人來說,約朋友到飯店吃飯而各付各的錢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
5.比喻用語
由于不同語言的人們生活的具體自然環(huán)境不同,并受不同的宗教、歷史的影響,對很多東西往往賦予各種不同的寓意。例如“龍”在漢語中象征著吉祥尊貴、威嚴和力量。中國人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在西方國家中,則稱兇暴的女人為dragon,如:Sheisarealdragon,you’dbetterkeepawayfromher。她是兇狠的母夜叉,最好離她遠點。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guān)的習語大都含有貶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墻”、“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盡管近些年養(yǎng)寵物狗的人數(shù)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變,但狗的貶義形象卻深深地留在漢語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國家,狗卻被認為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英語中有關(guān)狗的習語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語言的影響而含有貶義外,大部分都沒有貶義。在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英美人常說“Youarealuckydog”,這沒有絲毫侮辱之意,而是說你是一個幸運兒,與此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
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審美心理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是在社會的發(fā)展、歷史的沉淀中約定俗成的,是一種永久性的文化現(xiàn)象。我們應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隨時將它與我們的母語進行對比,使自己自覺意識到不規(guī)范語言產(chǎn)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增強在跨文化交際中使用規(guī)范語言的意識,進而使我們的跨文化交際更有效,更順暢。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2]鄧炎昌.語言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5.中西文化差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