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移就形容詞及其翻譯
時間:
代東東1由 分享
要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外事科技翻譯工作者,必須具有良好的素養(yǎng)。因為外事翻譯工作決不象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樣簡單,就象傳聲筒,把別人的話轉(zhuǎn)述品下就行了。對于口譯人、員,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把接收的一種語言信息,經(jīng)過大腦的記憶和轉(zhuǎn)換,變成另一種語言的等效信息,然后再輸送出來,就是說既能準確輸入,又能準確輸出,沒有平日的修養(yǎng),勤學苦練,是絕然不行的。正如陳毅同志生前所說過的,外事工作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干好的,那么,同樣,外事科技翻譯也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他必須具備一個外事科技翻譯人員應有的素養(yǎng),其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熟實的外語和母語基本功
敬愛的周生前對翻譯提出了三條規(guī)定,其中第二條就是要有較好的“語言本身的基本功”,這里實際上是指外語和母語(即指-漢語)的基本功。要衡量一個翻譯人員的水平,不僅要看他的外語水平,而且還要看他的母語水平。因為作為一個翻譯人員,不管口譯還是筆譯,必須有駕馭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能力,必須既能輸入一種語言信息又能輸出等效的另一種語言信息,這種過程的兩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乃是理解和表達。對于口譯來說,就是首先要聽懂,然后才能表達,這兩者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缺一不可。如果對輸入語(即原文或原話)不理解或聽不懂,那么輸出語(即目的語,可能是漢語,也可能是外語)就無法進行表達,反言之,即使是輸入語聽懂了,輸出語水平很低,也不可能很好地表達出來。這里,我只舉兩個實例來證明這一點。
1980年,我隨公司一行21人的考查團赴加拿大對加航CL一215飛機加工、部件進行技術考察。因為只去了我一個翻譯,忙不開,對方付出一定代價雇用了兩名翻譯來協(xié)助我們,其中一名是1972年才從我國出去定居,漢語水平是沒有問題的,另一名是小時候從香港出去的,一直在加拿大長大的,他的英語應該說是很地道的,然而,他的漢語(他叫國語)卻不盡人意,在漢語的理解和表達上很吃力,不能很好地溝通雙方的語言信息,最后還是被老板辭掉了。
不妨我再舉一例說明這一問題。1983年,我陪同一行13人的考察團赴美國對波音軍用分部進行737垂尾技術考察。對方也安排了兩名華僑與我們一起工作,丫名是從臺灣派出的,在美國攻讀完博士學位后,就留在波音公司工作;另一名是解放前上海交通大學畢業(yè)的,定居美國并在波音工作多年,按理講,他的英語和專業(yè)都不成問題,然而,由于多年僑居國外不用漢語,他的漢語水平確實退步了,結(jié)果就連翻譯他本人的專業(yè)時,都感到非常吃力。
從上述兩個事例來看,作為一個稱職的口譯人員(筆譯也是如此),必須具備良好的外語和母語兩方面的基本功。翻譯前輩唐建文先生(現(xiàn)任中國譯協(xié)理事及對外友協(xié)常務理事)曾說:“作口譯工作(當然筆譯也是一樣)至少必須較好地掌握兩種語言,母語和一種外語。兩種語言應能同樣作為輸入與輸出語。這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條件。道理很明顯,因為譯員必須在第乙種語言講完一段之后,立即譯成第二種語言。這第二種語言,可能是母語,也可能是外語。”一般來說,一個好的口譯人員,他的外語水平應差不多達到或接近他的母語水平。也有人這樣說過,一個翻譯人員,如果他的外語達不到他的母語水平的60%一70%,就很難勝任翻譯。
二、較廣博的專業(yè)知識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要求翻譯成為一個雜家(Jaekofalltrades)。對于一個科技翻譯人員來講,更應該是這樣。翻譯人員不同于工程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掌握了一門專業(yè),很可能是他終生的職業(yè),真可謂夠他享用一輩子的。然而,作為一個翻譯人員,特別是科技口譯人員,他的專業(yè)是無法固定的,說不定遇到什么課題,也說不定遇到什么談話內(nèi)容,所以,有人把翻譯人員比作“萬金油”,他的知識面應該是越寬越好。
眾所周知,科技翻譯,不管是口譯還是筆譯,一條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準確。對科技口譯或筆譯工作者來說,要達到翻譯上的準確,必須對他所要翻譯的東一西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從口譯工作的特殊性來講,也要求外事科技翻譯人員具有較廣博的專業(yè)知識。我們知道,口譯過程包括“理解一記憶一轉(zhuǎn)換一表達”四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記憶分為瞬時記憶,保持一、二秒鐘,短時記憶,保持一、二分鐘,以及長時記憶,保持二分鐘或更長??谧g需要的記憶是瞬時和短時記憶。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恐怕都會有過這種經(jīng)歷,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住,記得牢,對不理解的東西就很難記住,即使記住,也是轉(zhuǎn)瞬即逝,我個人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遇到自己所熟悉的專業(yè),翻譯起來就得心應手,大段大段的話都能記住,并順理成章,毫不費力地表達出來。反之,遇到自己所不熟悉的專業(yè),盡管費勁不小,但還是記不住,似乎每個字都聽進去了,但信息串不起來,翻譯起來就特別困難。即使免強應付了翻譯,事后也記不起內(nèi)容來。
論文關鍵詞:移就;修辭格;轉(zhuǎn)移形容詞;翻譯
論文摘要:移就修辭格是英語語言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在一定的語境中移就格的巧妙運用往往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文結(jié)合相關語言材料的分析,粗略地探討了英語語言中常見的移就形容詞及其翻譯。
一、引言
《辭?!份d:“移就:甲乙兩項相關聯(lián),就把原屬于甲事物的修飾語移屬于乙事物叫移就。如‘幸福水’,幸福本屬于人,今移用于水,這就叫移就。”按照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的解釋,TransferredEpithet是: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appropriate noun to modify another to which it does not really belong”詞典進一步舉例說明: “Common examples are: ‘a sleepless night’; ‘the condemned cell’;‘a happy day’。由此可見,移就修辭格是英漢語言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一種超常的詞語組合方式,是一種藝術語言。
除開上文提到的形容詞移用外,英漢語言中還有副詞的移用,如“Water flowed languidly into the thirsty field”(水無精打采的流進了干涸的土地);名詞的移用,如“He knew that the moral card house would come down”(他知道那道德紙屋會塌下來)。本文主要討論移就形容詞及其翻譯,即移就形容詞修飾語+中心語。
二 移就形容詞的表現(xiàn)類型
轉(zhuǎn)移形容詞與中心語臨時組合,其搭配有悖語言規(guī)范,是作者在調(diào)遣詞語上的一種主觀隨意的“拉郎配”,只要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的搭配在邏輯語義深層結(jié)構中合情合理,一切屬于人、動物、具體和抽象事物的形容詞修飾語都可臨時相互借用。
1、移人于物,說明人的修飾語移用于說明事物,即把人類的性狀移屬于非人的或無知的事物使事物或概論帶上人的情感,這是常見的用法。
⑴Before him there are still three weary miles
在他前面仍有三英里令人厭倦的路程。
Weary本是指he,作者一反常規(guī)移來修飾mile配不當,卻使語言簡潔生動,意蘊豐富.
⑵ “Don’t worry, son, we will show them a few tricks.” Darrow had whispered throwing a reassuring arm round my shoulder as we were waiting for the court to open.
“別擔心,孩子,我們將給他們看些把戲,”我們等候開庭的時候,達羅摟著我的肩膀,低聲對我說,叫我不要擔心。
Reassuring屬于描寫人的表述詞語移來描寫人體的一部分,說明某種行為動作,使之帶上人的情感。
2、 移物于人,即把說明事物的屬性移用來說明人或人的行為
⑶He is not an easy writer .
他是一個作品很難讀懂的作家。
easy本來用于說明事物,即修飾作品而不是作家,作者在此移用來修飾人 writer ,an easy writer等于 a writer whose works are easy to read(作品易懂的作家)
3、移甲物于乙物,即將原描寫甲事物的表述詞語移來描寫與之相關聯(lián)的乙事物或某一概念。
⑷Darrow walked slowly round the baking court.
達羅繞著那氣氛緊張、異常悶熱的法庭踱著步。
Baking 本來是指烤面包,可以想象一下靠面包時的情景,所以作者在此移來說明另一具體事物court,生動的描述了法庭在審理這場震驚世界的審判時緊張而悶熱的氣氛。
一、熟實的外語和母語基本功
敬愛的周生前對翻譯提出了三條規(guī)定,其中第二條就是要有較好的“語言本身的基本功”,這里實際上是指外語和母語(即指-漢語)的基本功。要衡量一個翻譯人員的水平,不僅要看他的外語水平,而且還要看他的母語水平。因為作為一個翻譯人員,不管口譯還是筆譯,必須有駕馭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能力,必須既能輸入一種語言信息又能輸出等效的另一種語言信息,這種過程的兩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乃是理解和表達。對于口譯來說,就是首先要聽懂,然后才能表達,這兩者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缺一不可。如果對輸入語(即原文或原話)不理解或聽不懂,那么輸出語(即目的語,可能是漢語,也可能是外語)就無法進行表達,反言之,即使是輸入語聽懂了,輸出語水平很低,也不可能很好地表達出來。這里,我只舉兩個實例來證明這一點。
1980年,我隨公司一行21人的考查團赴加拿大對加航CL一215飛機加工、部件進行技術考察。因為只去了我一個翻譯,忙不開,對方付出一定代價雇用了兩名翻譯來協(xié)助我們,其中一名是1972年才從我國出去定居,漢語水平是沒有問題的,另一名是小時候從香港出去的,一直在加拿大長大的,他的英語應該說是很地道的,然而,他的漢語(他叫國語)卻不盡人意,在漢語的理解和表達上很吃力,不能很好地溝通雙方的語言信息,最后還是被老板辭掉了。
不妨我再舉一例說明這一問題。1983年,我陪同一行13人的考察團赴美國對波音軍用分部進行737垂尾技術考察。對方也安排了兩名華僑與我們一起工作,丫名是從臺灣派出的,在美國攻讀完博士學位后,就留在波音公司工作;另一名是解放前上海交通大學畢業(yè)的,定居美國并在波音工作多年,按理講,他的英語和專業(yè)都不成問題,然而,由于多年僑居國外不用漢語,他的漢語水平確實退步了,結(jié)果就連翻譯他本人的專業(yè)時,都感到非常吃力。
從上述兩個事例來看,作為一個稱職的口譯人員(筆譯也是如此),必須具備良好的外語和母語兩方面的基本功。翻譯前輩唐建文先生(現(xiàn)任中國譯協(xié)理事及對外友協(xié)常務理事)曾說:“作口譯工作(當然筆譯也是一樣)至少必須較好地掌握兩種語言,母語和一種外語。兩種語言應能同樣作為輸入與輸出語。這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條件。道理很明顯,因為譯員必須在第乙種語言講完一段之后,立即譯成第二種語言。這第二種語言,可能是母語,也可能是外語。”一般來說,一個好的口譯人員,他的外語水平應差不多達到或接近他的母語水平。也有人這樣說過,一個翻譯人員,如果他的外語達不到他的母語水平的60%一70%,就很難勝任翻譯。
二、較廣博的專業(yè)知識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要求翻譯成為一個雜家(Jaekofalltrades)。對于一個科技翻譯人員來講,更應該是這樣。翻譯人員不同于工程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掌握了一門專業(yè),很可能是他終生的職業(yè),真可謂夠他享用一輩子的。然而,作為一個翻譯人員,特別是科技口譯人員,他的專業(yè)是無法固定的,說不定遇到什么課題,也說不定遇到什么談話內(nèi)容,所以,有人把翻譯人員比作“萬金油”,他的知識面應該是越寬越好。
眾所周知,科技翻譯,不管是口譯還是筆譯,一條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準確。對科技口譯或筆譯工作者來說,要達到翻譯上的準確,必須對他所要翻譯的東一西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從口譯工作的特殊性來講,也要求外事科技翻譯人員具有較廣博的專業(yè)知識。我們知道,口譯過程包括“理解一記憶一轉(zhuǎn)換一表達”四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記憶分為瞬時記憶,保持一、二秒鐘,短時記憶,保持一、二分鐘,以及長時記憶,保持二分鐘或更長??谧g需要的記憶是瞬時和短時記憶。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恐怕都會有過這種經(jīng)歷,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得住,記得牢,對不理解的東西就很難記住,即使記住,也是轉(zhuǎn)瞬即逝,我個人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遇到自己所熟悉的專業(yè),翻譯起來就得心應手,大段大段的話都能記住,并順理成章,毫不費力地表達出來。反之,遇到自己所不熟悉的專業(yè),盡管費勁不小,但還是記不住,似乎每個字都聽進去了,但信息串不起來,翻譯起來就特別困難。即使免強應付了翻譯,事后也記不起內(nèi)容來。
論文關鍵詞:移就;修辭格;轉(zhuǎn)移形容詞;翻譯
論文摘要:移就修辭格是英語語言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在一定的語境中移就格的巧妙運用往往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文結(jié)合相關語言材料的分析,粗略地探討了英語語言中常見的移就形容詞及其翻譯。
一、引言
《辭?!份d:“移就:甲乙兩項相關聯(lián),就把原屬于甲事物的修飾語移屬于乙事物叫移就。如‘幸福水’,幸福本屬于人,今移用于水,這就叫移就。”按照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的解釋,TransferredEpithet是: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appropriate noun to modify another to which it does not really belong”詞典進一步舉例說明: “Common examples are: ‘a sleepless night’; ‘the condemned cell’;‘a happy day’。由此可見,移就修辭格是英漢語言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一種超常的詞語組合方式,是一種藝術語言。
除開上文提到的形容詞移用外,英漢語言中還有副詞的移用,如“Water flowed languidly into the thirsty field”(水無精打采的流進了干涸的土地);名詞的移用,如“He knew that the moral card house would come down”(他知道那道德紙屋會塌下來)。本文主要討論移就形容詞及其翻譯,即移就形容詞修飾語+中心語。
二 移就形容詞的表現(xiàn)類型
轉(zhuǎn)移形容詞與中心語臨時組合,其搭配有悖語言規(guī)范,是作者在調(diào)遣詞語上的一種主觀隨意的“拉郎配”,只要修飾語與中心語之間的搭配在邏輯語義深層結(jié)構中合情合理,一切屬于人、動物、具體和抽象事物的形容詞修飾語都可臨時相互借用。
1、移人于物,說明人的修飾語移用于說明事物,即把人類的性狀移屬于非人的或無知的事物使事物或概論帶上人的情感,這是常見的用法。
⑴Before him there are still three weary miles
在他前面仍有三英里令人厭倦的路程。
Weary本是指he,作者一反常規(guī)移來修飾mile配不當,卻使語言簡潔生動,意蘊豐富.
⑵ “Don’t worry, son, we will show them a few tricks.” Darrow had whispered throwing a reassuring arm round my shoulder as we were waiting for the court to open.
“別擔心,孩子,我們將給他們看些把戲,”我們等候開庭的時候,達羅摟著我的肩膀,低聲對我說,叫我不要擔心。
Reassuring屬于描寫人的表述詞語移來描寫人體的一部分,說明某種行為動作,使之帶上人的情感。
2、 移物于人,即把說明事物的屬性移用來說明人或人的行為
⑶He is not an easy writer .
他是一個作品很難讀懂的作家。
easy本來用于說明事物,即修飾作品而不是作家,作者在此移用來修飾人 writer ,an easy writer等于 a writer whose works are easy to read(作品易懂的作家)
3、移甲物于乙物,即將原描寫甲事物的表述詞語移來描寫與之相關聯(lián)的乙事物或某一概念。
⑷Darrow walked slowly round the baking court.
達羅繞著那氣氛緊張、異常悶熱的法庭踱著步。
Baking 本來是指烤面包,可以想象一下靠面包時的情景,所以作者在此移來說明另一具體事物court,生動的描述了法庭在審理這場震驚世界的審判時緊張而悶熱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