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教育論文
學前班教育論文
學前班教育指沒有接受過幼兒園(所)教育的5至6歲幼兒在入小學前所接受的,為其入小學學習在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以及對客觀事物的初步認識等方面打好基礎而接受的一年的入學教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學前班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學前班教育論文篇一
《試析學前班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使學生順利地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可塑性大,各種習慣容易養(yǎng)成,也易于改變。從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當前的學習和今后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規(guī)范行為;自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1-0007-01
引言
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的確,兒童從小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將終身受益。那么,如何對學前班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呢?
一、編兒歌,規(guī)范行為
學前班學生要養(yǎng)成的習慣涉及到方方面面。課前、上課、放學、作息……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無一不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為此,我爭對學前班的學生剛接觸課堂紀律,很容易形成條件反射這個特點,就將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要求編成兒歌。如:上課鈴聲響后,學生會在小班長的帶動下邊拍邊唱:“上課鈴,叮叮響,我們快步進教室,書本文具擺整齊,靜等老師把課上。”在兒歌的帶動下,學生會由喧鬧變?yōu)榘察o。平時排隊走路時,學生喜歡講話和東張西望,我就用這兩首兒歌激勵他們:“排隊學大雁,整齊一條線,挺胸有精神,眼睛看前面。” “眼睛看前方,挺起小胸膛,擺臂有力量,大步向前走。”排隊時一起響亮地念兒歌,快速地看齊,再輔之以小紅花獎勵,收到了不錯的效果。現(xiàn)在,我班學生排隊快速安靜,走路整齊有力,得到老師們的好評。收學具時,老師帶領學生邊動手邊讀兒歌“收學具,快快快,收好學具快坐好!”……這樣把對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要求編成兒歌,朗朗上口、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而適時的讓學生誦讀,使其明白了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學生在讀中學,在學中讀,在運動中鞏固,不知不覺中行為得到規(guī)范和強化。
二、立足課堂,滲透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單方面講,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fā)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學生可塑性大,各種習慣容易養(yǎng)成,也易于改變。從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當前的學習和今后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剛開學時,我每天早早到校,督促孩子們認真讀書,養(yǎng)成一到校就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好習慣,在早讀中找出學習自覺,朗讀能力強的孩子擔任小老師領讀或教讀。慢慢地,孩子們到校后,在小老師的帶領下都能認認真真地讀書了。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認真傾聽的習慣,學前班新生注意力持久性較差,40分鐘讓他們靜下心來認真聽課真的很難,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努力創(chuàng)設學生喜愛的情境,指導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提問,認真思考,作出積極的反應,對于參與得特別認真、積極的小朋友要及時鼓勵。另外,孩子起來發(fā)言時,其他的孩子不懂得去認真聽,有的在下面做小動作,有的在隨心所欲地看書,有的在和同桌講話等等,根本不知道去認真聽。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為了提高教育的效益,可在學前班學生中開展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活動,為學生搭建自律的舞臺。師生共同討論并在班級內(nèi)設立各種不同的“督查員”崗位,由不同的學生擔任,如“課桌凳督查員”、“就餐督查員”、“早讀督查員”、“衛(wèi)生督查員”等。做到各項事情有專人負責,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提醒、提示開展自律和他律。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工作壓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幫助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好方法。在我們班,有負責檢查衛(wèi)生的“衛(wèi)生督查員”,有負責檢查眼保健操的“眼操督查員”,有專門負責收作業(yè)的“作業(yè)督查員”,……對于這些督查員,在開學初,老師要在工作方法上給予指導。比如為培養(yǎng)好衛(wèi)生督查員,開始我每天和學生一起值日,手把手教會他們掃地、拖地、擦窗子……反復強調(diào)衛(wèi)生要求,很快提高了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
讓所有的學生做老師的小助手,不僅鍛煉了所有學生的管理能力,培養(yǎng)了所有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而且使小集體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時做,時時有事做。
四、樹立榜樣,啟發(fā)自覺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行為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榜樣,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
在學校里,老師就是學生模仿學習最好的榜樣,我們在孩子們眼中的一點一滴都將成為他們模仿的標準。做一名好老師,做孩子們心中的好榜樣。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孩子們從自己身上學會更多更好的……
五、贊揚肯定法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關鍵要看教師有沒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林肯曾說過“:每個人都喜歡贊美。”馬卡連柯也認為,“教育兒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勵他們的好行為。”雖然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沉著內(nèi)斂……但他們行為習慣的好壞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例如:我以前班上的一個小女孩,天性多動、學習成績較差,但是她很善良、還樂于助人。當同學有困難時,她總是盡力幫助。有時把自己的筆借給同學;有時送受傷的同學去醫(yī)務室;有時還常常放學留下來,幫當天的值日生打掃衛(wèi)生。對于她,我抓住她的優(yōu)點進行了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還夸獎她是班中的“小雷鋒”,并推薦她為“勞動小組長”。這使她充滿了自信,一學期下來,學習進步了。
六、要養(yǎng)成守時惜時的習慣
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小養(yǎng)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細化目標: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2)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3)回家后,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當天事當天畢。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七、懂得感恩
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xiàn),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
參考文獻
[1] 邱尹,曾令輝,秦璐. 行為習慣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問題與對策[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2)
[2] 閆立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養(yǎng)成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0(04)
[3] 文國軍.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之我見[J]. 廣西教育. 2009(08)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學前班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