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素質教育論文(2)
中學生素質教育論文篇二
《中學素質教育與考試》
摘要:正確認識素質教育、應試教育、考試、升學率之間的關系。素質教育與考試、升學率并不矛盾,是相輔相成的。正確的考試方法有利于中學素質教育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素質教育;應試教育;考試;升學率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0-0020-01
素質教育是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為基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開發(fā)人的智慧全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康個性為特征的教育。我們原來的教育應該都包含了素質教育,只是忽左忽右,沒有更好地全面發(fā)展。如今教育方針明確了、大綱修訂了、教材也改編了,但教學中的實施又是另一回事。我們國家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只有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去實施素質教育,而考試是一種簡便、熟悉、經(jīng)濟、快捷的素質教育手段之一。
考試是學校教育教學進程中一個服務于教學的手段。教師通過考試可以及時了解和分析自己教學中的缺點,進而提高教學水平;學生能及時得到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改進學習方法,受到成功教育和挫折教育。口試、筆試、操作考試等方式的靈活運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現(xiàn)在中學教育中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矛盾普遍存在,應試教育的存在不可能一下子消失,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圍繞高考"指揮棒"轉的,升學率仍是我們一些中學教育的中心工作,離開這個中心搞素質教育就要受到限制和約束。要改變應試教育現(xiàn)狀就應該改革應試制度,應試制度沒有徹底改革之前應該以不變應萬變,即在涉及到相關知識時盡量講深講透,擴大知識面,讓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相關知識,正確地認識和運用考試這一重要的教學手段。
考試不同于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只注重升學學科,忽視非升學學科,搞題海戰(zhàn)術,只注重升學率,是應該廢棄的??荚囘\用得當,是素質教育好方法之一。以往的考試,一是過于集中,二是份量過大,三是內容過難。使學生如臨大敵,被學生視為畏途,對考試害怕生厭。
素質教育與升學率也沒有直接的利害沖突,素質教育是指一種要實現(xiàn)的教育目標。而通過考試計算的升學率是對某一階段學生升學數(shù)量按比例計算的結果,是檢驗一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高低的一種重要手段,并非應試教育的本質特征。要使升學選拔相對公平、公正、合理,現(xiàn)階段考試還是不可缺少的??荚嚨膶ο笫菍W生,但學生成績的優(yōu)劣必定取決于老師,不按照教育規(guī)律、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身體狀況、心理壓力、不顧知識的全面性,為應考而增減教學科目、課時,增加學生作業(yè)負擔,這就是片面追求升學率,這就是沒有將素質教育與升學率有機地結合,所以要正確處理素質教育與升學率的關系。長期的中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幾點考試經(jīng)驗如下:
(1)從考試的方法看,應把考試化整為零,成為經(jīng)常性的行為??荚嚨膶W科、次數(shù)、時間,每一學期要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劃,有利于調動各科教師和各層次學生考試的積極性。
(2)從考試方式看,提前三天以上告訴學生考試的學科,時間、范圍、題型、分數(shù)和要求,使每個學生對考試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畏懼、不緊張。
(3)從考試的內容看,考現(xiàn)存題、類似題。要告訴學生考題多是教師強調的現(xiàn)存題、類似題。
(4)從考試的結果看,只要學生認真進行了復習,就能作得出題,作得好題??荚嚨哪康牟皇桥c學生為難,而是鞏固復習學習的知識,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那么,這樣的考試與素質教育有什么關系呢?
(1)是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的心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經(jīng)常性的考試勞動強度不是太大,成績也不會太差,天天有種成就感,知識、能力、趣味天天積累,會使學生形成平靜的心境,良好的學習習慣。
(2)極大地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和效率。記憶的方式、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于復雜的記憶對象,如果能在記憶與遺忘的關鍵時間給予及時復習,將對學習內容的長久記憶產生積極作用。
(3)談談如何擺正素質教育與考試的位置。
(1)素質教育已包含在我們的教育方針及培養(yǎng)目標中,不是附加的教育內容和教育任務。它包括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方面。
(2)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兩種相對的教育現(xiàn)象。前者是全面發(fā)展,后者是單一發(fā)展,但兩者決不是完全不相容的。從教育的整體目標上分析應試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這種能力也應屬于人的素質范圍。我們要正確認識考試的功能,提倡素質教育絕不是舍去考試,道理就是考試作為教育評價手段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我們要反對以犧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代價的片面升學率,更不能去掉好的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手段——考試。
(3)素質教育給考試提出了較應試教育更高的要求,更全面、更科學。將評分、評級、評語結合;筆試、口試、操作考試結合;診斷性、選擇性、選拔性考試結合,保證考試為素質教育服務。
推行素質教育勢在必行,我們不光要把現(xiàn)有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更要讓他們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畢竟未來的世界是他們的。
作者簡介:
胡明,(1955.12.2-), 男, 漢族,重慶市榮昌人,任教于榮昌縣安富中學,職稱,高中歷史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教育和歷史教學。
看過“中學生素質教育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