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詩歌中的山水情懷古代文學(2)
至于陶淵明性格的圓融通脫,在為人處世的率性方面極具代表性。水遇物則變形,陶淵明的性格也是行云流水一般,灑脫不羈。蘇軾曾經(jīng)這樣評價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隱之為高。饑則相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者,貴其真也。”人貴真,詩亦貴真,詩真乃由人真而來。這就是陶詩具有經(jīng)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陶淵明少時“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十二首》其五),懷著“大濟蒼生”的抱負,請人引薦,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任江州祭酒,絲毫不以求官為嫌,但不久因受人輕視,“有志不獲騁”,自覺不快,更兼不堪承受小吏生活的繁瑣和拘束,“少日自解歸”。當別人再次請他出山的時候,他沒有應(yīng)允。直到后來迫于生計才去當了個小小的彭澤令,又因為不愿向督郵“折腰”,再次掛冠而歸,從此再不出仕。但他的隱居之樂不在于別人的評價,而在乎山水田園,在可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二首》其一)。他不以隱居為高,卻始終堅守著自己隱居的志趣,沒有半點虛偽,飲酒作詩,一字一句都是真性情、真心境的表現(xiàn),絕不像有些人,身在江湖心懷魏闕。
同時,陶淵明如水的性格還體現(xiàn)在與人交往上。江州刺史王弘想結(jié)交他,苦無路可走,聽說他要游廬山,于是請他的朋友龐通之備酒席候于路中,二人正暢飲時,王弘闖到席間,言談大歡,因而結(jié)識了他。還有蓮社高僧慧遠結(jié)社時特意邀請他,他回信說要準他吃酒才去,慧遠居然為他破戒置酒,淵明到了,忽“攢眉而去”。足見其性格中如水一樣的靈動和灑脫。再有,從他的無弦琴和“我醉欲眠,君可去!”等物事和言語中亦可窺其性格的真率。
古人說,文如其人,詩亦如此。陶淵明的山水性情其實就是陶詩的山水性情。境由情生,情以造境。陶詩中的山水性情與詩歌意象互相疊加與融合,便成為組構(gòu)山水意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豐贍作者人物形象和雕琢其山水情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關(guān)于陶詩,鄭振鐸曾有過精當?shù)恼摂啵?ldquo;陶淵明詩雖若隨意舒卷,只是蕭蕭疏疏的幾筆,其意境卻常是深遠無涯。我們?nèi)绻矚g中國的清遠絕倫的山水畫,便也會永遠忘不了淵明的小詩,像‘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些詩都是五言詩里最圓潤晶瑩的珠玉,他們有一種魔力。一捉住了你,是再也不會放了你走的。他們是那樣的深入于讀者的內(nèi)心,不是以辭語,而是直捷的以最天真最濃摯的情緒與你相見的。”
通過對陶淵明詩歌的舉例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陶淵明詩歌的總體特征是清新自然、沖淡古樸、物我渾融、富有真趣,而且他的詩重在寫心,即骨子里的山水情懷的自然流露。陶淵明作詩,意存筆先,往往“無意于詩而意已至”。此外,陶詩中的景物在描繪過程中往往被人格化,題材和內(nèi)容貼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詩歌形式上也體現(xiàn)樸實無華的特點,意境渺遠。在許多詩歌中,陶淵明寄寓的是一種與山水一樣平實的情懷,是一種與山水一樣高遠的理想,是一種作用于詩人心靈感官的山水情結(jié),而圍繞山水情結(jié)款款而述的文字里展現(xiàn)的是一幅幅人與自然物我諧忘的畫面和一個個或山或水的意象,意象累積,畫面延伸,綜合成一個渾融完整的山水意境。透過山水意境,反映出詩人不慕榮利、回歸自然、關(guān)心下層人民生活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