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學術(shù)論文
教育的真諦是一種理解,一種關(guān)愛,一種信任,一種尊重。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教育類學術(shù)論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教育類學術(shù)論文篇一
愛的教育 真的教育
【摘 要】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有效教育和教學的前提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關(guān)愛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
【關(guān)鍵詞】理解;關(guān)愛;信任;尊重
教育的真諦是一種理解,一種關(guān)愛,一種信任,一種尊重。教師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其專業(yè)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師生關(guān)系是教師最主要的人際關(guān)系。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有效教育和教學的前提之一。那么該如何處理好師生關(guān)系呢?筆者認為最關(guān)鍵的就是師生間的理解。而理解學生,最重要的三個關(guān)鍵詞是“關(guān)愛”、“信任”、“尊重”。
1 關(guān)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如何走進學生心靈,是教師工作的第一要務。教師是學生的精神導師,因此,教師要關(guān)愛學生,引領(lǐng)學生的精神,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而學生渴望教師的愛就像大地需要陽光,萬物需要水分。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的愛心,才會愿意聽從老師的教誨,才會喜歡老師,才會進步更大。
18世紀中葉,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jīng)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發(fā)展,只有真心實意的去愛學生,才能夠精雕細刻的塑造他們的靈魂。”這里說的是,教師要有愛心,要做學生的朋友,才能細心塑造學生,真正愛護學生,而不是追求功利,不只關(guān)心學生的成績。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束縛太緊,會阻礙他們的發(fā)展;太松又容易讓他們散漫自由。為了使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學習,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更自信,堅信每位學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學生的助手。教師只有積極地關(guān)懷學生,真心實意地做學生的朋友,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才能在教學中事半功倍,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愛是教育的前提,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指熱愛全體學生,特別要愛護差生。我們教師應該多找學生談心,用真誠打開學生的心門,和學生的心靈保持零距離。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師生之間心心相印的活動,唯有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靈深處。”雖然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年齡是客觀存在的,但心理距離卻是可以努力縮短的。
關(guān)愛學生,主動去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真誠平等地和學生溝通,爭取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才能越來越融洽。
2 信任學生,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理解與信任是師生間存在的情感交流的一種表現(xiàn),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對培養(yǎng)學生自尊和增強自己行為的責任感起很大的作用。列寧說過:“沒有情感的人,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師生間的情感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師生間的感情就像催化劑一樣促使學生把已獲得知識轉(zhuǎn)化為行動。因此教師應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學生,而且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去換取學生的理解與信任。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耕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得意門生,不過,他老是挨墨子的責罵。為此,耕柱覺得自己非屈,心情十分郁悶,因為許多門生之中,大家都公認耕柱是最優(yōu)秀的人,但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責。一天,耕柱憤憤不平地問墨子:“老師,難道在這么多學生當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勁,以至于要時常遭您老人家責罵嗎?”墨子理解學生的心情,毫不動肝火:“假設我現(xiàn)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應該要用良馬來拉車,還是用老牛來拉車?”耕柱回答說:“再笨的人也知道要良馬來拉車。”墨子又問:“那么,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說:“理由非常簡單,因為良馬足以擔負重任,值得驅(qū)譴。”墨子說;“你答得一點也沒有錯,我之所以時常責罵你,也只因為你能夠擔負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導與匡正你。”耕柱聽完,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心情十分高興,他頓覺世界是那么的美麗。理解與信任使耕柱與墨子之間的關(guān)系更融洽。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他們總是愛護到極致,什么事情都不愿意給他們單獨去做,正因如此,很多學生在學校總希望能有機會鍛煉自己,希望老師能夠給他們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而一旦得到了老師的信任,他們往往就會做出驚人的成績。筆者教過一個很調(diào)皮的學生,他很喜歡和各科老師作對,許多老師都拿他沒辦法。不過他很喜歡閱讀,筆者抓住這一點,讓他擔任語文科代表,沒想到他很樂意地接受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結(jié)果他把班上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帶動了起來。畢業(yè)過后,他告訴我:“老師,當別人都認為我無可救藥的時候,您叫我做科代表,您那信任的目光給了我希望,謝謝!”善于關(guān)注學生,信任學生,寬容地對待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從而發(fā)掘深藏的潛能。這就是信任給予學生的力量,也是信任給予學生的奇跡。
總之,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能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氣氛,能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能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從而使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3 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人格
教師要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既然教師是為學生服務,那就必須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自始至終都要有民主的思想,同學生一起商量教學改革的態(tài)度。如果思想上不尊重學生,主觀片面的壓制學生,那教師就不會得到應有的尊重。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平視學生,不分親疏,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不居高臨下,也不拘泥于師道尊嚴,保護學生人格,做學生的朋友,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guān)系。學生是十分關(guān)注教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的。如果老師流露出對學生討厭的情感,則會嚴重挫傷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抵觸的心理;如果老師以熱情真誠的關(guān)懷尊重學生,讓學生切實感到老師的愛,那么學生就會接受老師的教育。
教師是教育者,是領(lǐng)路人,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對學生要一視同仁,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學生就會覺得這個集體中有溫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多贊美學生。美國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贊美猶如陽光”,“贊美是不花錢而最有效的獎賞”,獲得老師的肯定,獲得老師的尊重,學生心中便會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學習會更認真,待人接物才會更得體。“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些時候,教師的一句話可以影響學生的一輩子,學生的一句話也可能影響教師的一輩子??梢?,教師與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的生命,是一對共同成長的伙伴。
俗語道:“老師就是學生的再生父母。”生活中,教師應該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同時要有原則地指出學生的不足,千萬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教師真真切切地尊重學生,學生學習就會更有動力。我記得我讀書的時候,如果那個老師對我好,我就會特別努力學習這一科,這科的成績自然就會特別好。這就是師生之間的“良性效應”。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教師的尊重自然能換來學生的尊重,建立在這樣的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師生感情,自然是融洽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偟膩碚f,只要教師能夠真心對待學生,尊重學生,學生必然會真情相報。
4 結(jié)束語
魏書生說過:“教師要理解學生、順應學生是手段,改變才是目的。”魏書生還說過:“種莊稼,首先要知道各種作物的生長發(fā)育特點,才能對癥下藥;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選擇、確定教育的方法、措施。”可見,理解學生有利于教師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理解可以幫助學生搭起通向彼岸的橋梁。
總之,理解可以是一句關(guān)愛的問候,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是一張小小的卡片,是一張冰雪融化后的笑臉……只要教師能夠洞悉學生的心理,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對學生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風細雨,師生之間定然能潤物無聲,定然能畫出美麗和諧的畫面。
【參考文獻】
[1]中國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J].論輔導員的信任儲蓄,2008(8).
[2]魏書生特色教育論[M].重慶出版社,2011,3.
教育類學術(shù)論文篇二
不要把幼兒教育中的保育變成了保護教育
摘要:所謂保育是指成人為幼兒提供生存與發(fā)展所必需的環(huán)境和物質(zhì)條件,并給予精心的照顧和養(yǎng)育,以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發(fā)育,逐漸增強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作為教育者的職責不僅僅是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不讓他們受到傷害,還應該為他們提供發(fā)展機會,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斷提高他們各方面的技能,使教會他們自己做,而絕不是代替他們做。
提起上幼兒園的孩子,總是讓人想到年幼的孩子一行鼻涕、兩行眼淚的入園情景,還有孩子不會獨自入廁、不會獨立吃飯的嬌嬌嗲嗲的樣子,正是因為孩子的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缺少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衡量一個幼兒園是否優(yōu)秀不僅要看教育質(zhì)量還要看保育質(zhì)量。
所謂保育是指成人為幼兒提供生存與發(fā)展所必需的環(huán)境和物質(zhì)條件,并給予精心的照顧和養(yǎng)育,以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發(fā)育,逐漸增強其獨立生活的能力。廣義的保育包括對兒童身體的照顧和心理、個性的培養(yǎng)。
幼兒園保育是對幼兒自理能力達不到的方面給予相應的照顧,如:幫助幼兒盛飯菜,小班幼兒如廁時保育員要幫助他們整理衣褲,幫助長發(fā)的女孩梳理辮子等。
對孩子的保育要有一定的范圍和要求,許多的保育老師對孩子的保育超出適當?shù)姆秶斐闪吮S^當,把保育變成了保護教育。
1、造成保護教育的種種原因
1.1 幼兒年齡小、能力差成了許多保育老師對幼兒過分保護的借口。
1.2 各個幼兒園和社會上的一些事故報道,也讓老師們“觸目驚心”、“聞風喪膽”,有的老師就想:在平時的工作中,盡可能的少讓幼兒動手也就減少了危險發(fā)生的幾率。有的老師說: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不是也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嗎?只要我們細到不能再細,把孩子們放在口中含著,放在手心里捧著,不就可以了嗎?
1.3 孩子做不好,會給保育工作增添一定的麻煩。孩子的年齡較小,剛開始做的時候,一定是做不好的,不可能和大人做的一樣,有的保育員覺得與其讓孩子們?nèi)プ?,會做得一塌糊涂,到后來,自己還要幫助他整理,不如自己直接幫助他們?nèi)プ?,既不要費兩次事兒還比較容易。
1.4 家長不良的教養(yǎng)態(tài)度。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中幾乎都是獨生子女,許多的家長看不得孩子做一點事情,受一點勞累,他們在家中對孩子包辦代替,也希望老師在幼兒園中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地幫助照顧。
2、過分保護教育的表現(xiàn)
事例1:有一天這個班上的保育員請假沒來,由行政部的一位老師替班,這天下午的點心有茶葉蛋,這位老師把茶葉蛋放在了桌子中間的點心盤中,讓孩子們自己剝皮。兩、三分鐘過去了,有幾個孩子去把雞蛋拿在手中,不知如何下嘴,問到他們,他們說:不知道怎樣剝皮。甚至有個孩子拿著沒有剝皮的雞蛋直接放在嘴中咬,讓老師哭笑不得,詢問班上的老師才知道,平時孩子們吃雞蛋都是保育老師把皮剝好再給孩子們吃,從沒有讓孩子自己剝過皮。問其原因,說是讓孩子們自己剝速度慢,還弄得到處都是皮,不方便打掃。
事例2:該吃點心了,今天的點心是桔子,保育員老師熟練地在每一個桔子上都用刀子切一個口,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nèi)菀讋?。也有的老師干脆把皮剝掉,光光的桔子靜靜的躺在點心盆中,等著孩子們來拿。
事例3:戶外活動的時間要到了,班上的兩個老師在對話,教師甲說:今天應該是什么游戲。教師乙說:打倒大灰狼。教師甲:什么,“打倒大灰狼”,里面有攀登架,要爬這么高,不行,不行,太危險了。教師乙:就是,出了危險怎么辦?干脆還是玩"切西瓜"吧,沒有器械,比較安全。
3、保護教育帶來的教育弊端
3.1 限制了孩子智力的發(fā)展。俗話說:動手才能動腦。通過動手操作,身體的動作能夠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限制了孩子手和身體的動作,也就無形中限制了孩子的發(fā)展。陳鶴琴老先生認為:“一切的學習,不論是肌肉的,不論是感覺的,不論是神經(jīng)的,都是要靠做的。[1]”
陳老先生認為,小孩子生來無知無識,沒有什么能力。他的認識是由經(jīng)驗得來的[1]。如:讓孩子們自己剝桔子,第一次他不會剝,老師給他們適當?shù)闹笇?,第二次,在吃桔子的時候,他就會自己去找尋方法自己動手。在幾次經(jīng)驗的積累之后,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自己剝桔子,而且還對桔子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了桔子的皮中有很多的水分,知道了從桔子下面的"桔子臍"處開始剝比較容易,知道了剝桔子皮的時候,要離自己的眼睛遠一點,因為桔子水濺到眼睛中,眼睛中會疼的。
3.2 阻礙了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提高。陳鶴琴主張: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們自己做[1]。保育并不是保護教育,并不是什么都不讓幼兒去做,完全的包辦代替?!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還明確指出: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3.3 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幫助班上孩子做一些他們應該會做的事情,會加大保育教師的工作量。與其這樣,倒不如在前期給孩子們適當?shù)腻憻挘慕處熅涂梢?quot;退居二線"了,讓孩子們在"會做就自己做,不會做可以學著做"的氛圍中漸漸的學會獨立。當然,對于孩子不應該會做的事情,教師一定不要強行要求,以免發(fā)生安全問題。
3.4 為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造成了隱性障礙。教育質(zhì)量的高低影響著社會質(zhì)量,在過分保護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進入社會以后,勢必會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麻煩,個人麻煩累積之后就會形成社會問題。
4、如何擺正保育的正確位置
4.1 教師應該明白作為教育者,自己的職責不僅僅是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不讓他們受到傷害,還應該為他們提供發(fā)展機會,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斷提高他們各方面的技能,使教會他們自己做,而絕不是代替他們做。
4.2 教師要明確各個年齡班孩子的生理特征,利用孩子的生理特征指導保育工作,在孩子年齡特征允許的情況下,為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促使他們自理自立,在嘗試探索中不斷發(fā)展。
4.3 教師要時刻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各種設備用品要經(jīng)常檢修,在活動中先把方法教給孩子,再加上細心地觀察、體貼地照顧,讓孩子們安全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鶴琴之聲》17期
看了"教育類學術(shù)論文"的人還看:
4.教育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