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免费,看黄色片子免费,色综合久,欧美在线视频看看,高潮胡言乱语对白刺激国产,伊人网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碰就硬老熟妇

學習啦>論文大全>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一般怎么寫(2)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關于心理學的學術論文

  生態(tài)心理學——心理學研究模式的轉向

  摘 要:生態(tài)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的一種新取向,它在方法論上倡導將交互作用原則作為主要研究原則,具體來說,就是主張實際生活環(huán)境的研究原則、多元方法選擇原則、多元交互解釋原則,這些原則帶來了心理學研究模式的轉向:從探討思辨中或實驗室中的心理向探討真實環(huán)境中的心理轉變;從人的心理內部機制的探求轉向對人和環(huán)境互動關系的探求;從對理論模型的追問到對理論背景與實驗設計之間匹配的關注;從分析性思維模式為主轉向綜合性思維模式。

  關鍵詞:生態(tài)心理學;交互作用原則;研究模式

  中圖分類號:B84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84(2008)01-0016-05

  生態(tài)心理學是20世紀中期在西方國家出現的一種心理學改造運動。近二三十年來,這一運動對西方心理學的方法論和研究思路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生態(tài)心理學,簡言之,就是提倡在真實環(huán)境中研究人-環(huán)境系統中的心理與行為的一種研究取向。該定義中就包含它對傳統主流心理學改造的兩個主要方面:一是研究對象,它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人-環(huán)境這個統一的系統,而不是單純從人的角度來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二是研究方法,“提倡在真實環(huán)境中研究”的主張。而這兩個方面的改造理念都包含在生態(tài)心理學的基本研究原則之中,并且在這個基本原則的引導下,在生態(tài)心理學近幾十年的具體研究中,逐漸形成了幾種具體的研究原則。這些原則使得心理學研究模式發(fā)生了新的轉向。

  1 生態(tài)心理學的基本原則——交互作用原則

  生態(tài)心理學家認為被傳統心理學家所分離的兩個方面的東西,如行為和心理、行為和環(huán)境,在本體論上都是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的對子,因而在認識論上和方法論上,都不能對它們進行分離地研究和解釋。因此從方法論上,生態(tài)心理學家把交互作用原則(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作為首要原則運用于他們的研究之中。隆巴爾多在《知覺者和環(huán)境之間的交互性:詹姆士•吉布森的生態(tài)心理學的演化》一書中,開宗明義指出:“吉布森的生態(tài)心理學的中心觀點就是交互作用的原則。”并且還闡述了交互作用原則的三個重要含義:1) 動物(包括人)-環(huán)境交互作用不僅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而且是生態(tài)心理學的中心原則;2)生態(tài)心理學中“生態(tài)的”的含義是指動物-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它能最突出地反映這種新取向與傳統取向視角的根本轉換:從一種人和環(huán)境的二元分離到人-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的視角轉換;3) 有機體和環(huán)境都是生態(tài)系統,它們的組合也是生態(tài)系統[1]。

  交互作用原則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原則,為生態(tài)心理學認識和解釋研究對象以及進行具體研究提供了更加具體的指導思想。

  1.1 關于研究本身的原則——在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中研究的原則

  由于生態(tài)心理學認為動物和環(huán)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脫離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來研究動物和動物的行為是不現實的,而且這也是20世紀初傳統心理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動物和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原則是作為如何定位心理學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則,而在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中研究的原則就是在研究方法上與之呼應的原則。

  傳統心理學為了使自己與位于自然科學前列的物理學等學科保持一致,從它們那里挪用了嚴格的實驗方法,而不管這種方法是否完全適用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雖然實驗方法為心理學積累了大量的科學知識,使得心理學在自然科學界受到了矚目,但是嚴格的實驗室設計和程序肢解了人在生活環(huán)境的鮮活性和真實性,使得這種研究遠離了心理學應面向現實生活的研究目標。這一點正是生態(tài)心理學家集中火力批判的地方。奈瑟認為傳統的信息加工取向對人類認知的揭示不令人滿意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基本范式將認知完全置于背景之外。他進一步認為典型的信息加工和認知實驗是在爭取方便而不是“真實的”的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因而,奈瑟呼吁一種生態(tài)心理學的認知科學,這種認知科學研究認知行為發(fā)生的背景,還有與這個背景聯系的行為和過程[2]。

  在實際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為,包括研究宏觀環(huán)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現象和行為。例如,生態(tài)心理學已經展開研究的認知行為包括:1)說話和交流行為;2)早期生活經驗的記憶行為、見證人的記憶和酒精對記憶的影響;3)日常計劃和社會行為;4)日常任務行為,如閱讀的行為;等等。這種越來越關注實際生活問題的研究,已經成為認知科學研究的一個主要趨勢。國內學者張風琴等人也認為目前“新興的應用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充分地反映了生態(tài)學的整體論思想。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必將走向一條整體生態(tài)多元化的研究道路”[3]。

  1.2 關于研究方法的選擇原則

  心理學探新2008年第1期易 芳等 1.2.1 把生態(tài)效度作為檢驗研究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指標的原則

  實驗室研究從誕生起,一直備受大多數心理學家的歡迎,其原因是實驗室研究借助各種儀器設備和實驗控制手段,能夠精確解釋事情的因果關系,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行為。但是由于它的人為性,嚴重與真實生活脫節(jié),因而也遭到來自主流心理學內部和外部的眾多批判。生態(tài)效度正是主流心理學內部的心理學家接受了生態(tài)心理學思想,為了改善實驗研究而提出的一項檢驗指標。

  正如卡魯扎(J.Karuza)所形容的“生態(tài)效度的概念有一個漫長而令人尊敬的歷史”[4],生態(tài)效度最早由布倫瑞克提出,當時它所用范圍還是很有限的,他多次定義生態(tài)效度,最后把它界定為預測某一刺激或提示線索是否可靠的指標。后來的生態(tài)心理學家如布朗芬布倫納和奈瑟等人都先后對它進行了更廣義地闡發(fā)。例如布朗芬布倫納把它界定為:“在一項科學研究中被試經驗到的環(huán)境具有被研究者所假定的特性的程度”[4]。這個定義強調一種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實背景。奈瑟將生態(tài)效度界定為一個理論或一個實驗結果能夠說明或預測人們在真實的、各種不同背景中的行為的程度。這個定義強調一個理論或實驗研究的實用價值。這兩個定義實際上包含了生態(tài)效度的兩層相互關聯的含義,前一層含義是后一層含義的前提條件,后一層含義是前一層含義所要達成的目標:即如果要使得一種研究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那么對于實驗室研究來說,實驗設計中的情境就要與真實環(huán)境的情境高相關,或者說一種研究的情境要包含一種真實環(huán)境的主要特性,而且在這種實驗情境中發(fā)生的心理或行為在特定的真實環(huán)境中是典型性的。生態(tài)效度是基于對實驗室的反思提出來的,但是不意味著野外觀察就不要生態(tài)效度。生態(tài)心理學認為生態(tài)效度對心理學的實驗室研究和野外觀察研究都具有同樣的意義。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態(tài)效度,簡單地說,就是要改進實驗設計,將實驗設計與自然研究結合起來。

  1.2.2 多元方法組合原則

  一些生態(tài)心理學的研究者不滿實證主義框架下的嚴格實驗設計惟我獨尊的地位,提出一種多元方法組合的研究取向。生態(tài)心理學家認為,生態(tài)效度的提高或主觀經驗的評估這個目標不能用單一種方法達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種類的研究中達到同樣的程度。因此,他們主張多元方法,當沒有一種單一方法和單一研究能夠完成所有的要求時,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組合有助于接近這個目標。多元主義不僅指多元方法,而且還指多元研究設計、多元取樣、多元分析、多元變量和多元數據分析方法。例如,同樣一種研究可以采用多種研究設計:跨區(qū)域設計、縱向設計以及準實驗設計等等。在數據收集上也有很多方法,例如行為樣本記錄法:對某

  一個目標被試一天之中的活動作最原始最詳盡記錄的方法;經驗取樣方法(ESM)[5]:它使用信號器隨機讓被試報告他的日常生活中某一個特定時間的行為和思想;自拍法(autophotograhy)[6]:它提供了一種現象學的、主觀的方法去獲得自我概念與實際社會和物理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觀察,在這種方法中,被試對與他們的自我概念有關的環(huán)境進行拍照;等等。

  總之,研究方法的選擇盡可能適合生態(tài)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目的。生態(tài)心理學的多元方法組合原則不特別推薦某種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薦將某種研究模式作為一種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認為每一種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術的組合。

  1.2.3 關于研究的解釋原則——循環(huán)或多元交互解釋原則

  交互作用原則還包含著對行為主義單向的因果解釋原則的拒絕。單向的因果性包含著獨立的原因和依隨的單一效應,而交互性則包含著原因和效應的相互依存性;單向因果性包含不連續(xù)的事件,而交互性則包含著整合或一體化的事件。生態(tài)心理學認為傳統心理學的刺激-反應反射弧假設就忽略了刺激對反應的相依性,切斷了刺激與反應的連續(xù)性,破壞了刺激與反應的協調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則不僅站在二元論的對立面而且站在單向因果理論的對立面,它主張在解釋心理學現象時打破這種單向因果模式。

  2 生態(tài)心理學指導原則對心理學研究的影響

  生態(tài)心理學運用交互作用總指導原則,試圖引導心理學研究模式做一些改變。

  2.1 從探討思辨中或實驗室中的心理向探討真實環(huán)境中的心理轉變(或者說研究對象從被動的接受者向主動搜尋者轉向,更加關注現實性的心理現象)

  科學心理學建立之前的心理學思想基本上關注人的各種心理官能是如何認識世 界的,試圖通過哲學的思辨來揭示觀念的形成和發(fā)展規(guī)律。對真實生活中的心理現象即所謂的“形而下”的問題不加注意??茖W心理學建立以后,現代科學思維又把心理學領向了實驗室中人為任務的研究,實驗心理學把人的心理首先假定為人人是一樣的,沒有個體差異,力求通過實驗來發(fā)現具有普適性的心理規(guī)律。所以真實生活中帶有個體特征或具有情境性的心理現象不是科學心理學研究的范圍。生態(tài)心理學研究通過強調對人和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的關注,使得心理學研究者的目光投注在真實生活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心理現象。

  2.2 從人的心理內部機制的探求轉向對人和環(huán)境互動關系的探求

  在實驗室研究中,人的心理內部機制的研究是它的根本任務。這種心理學被布倫瑞克稱之為“被包裹的”心理學。心理學的原理都是由一些生理學或計算機術語所構成。這種心理學勢必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完全回答各種心理現象在真實生活中的復雜性和差異性。特別是在與人的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的社會心理學中,這種僅從有機體(人)生理因素或內部因素的角度來解釋心理現象的做法不符合社會心理學學科特征。因此,社會心理學也是產生生態(tài)心理學的適合土壤之一。勒溫、巴克和布朗芬布倫納等人都在糾正這種偏向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研究證明:將群體行為和心理及其發(fā)展放在人和環(huán)境的交互關系中考察的可行性,并且這種研究能解釋不能用人的心理內部機制解釋的問題和現象。例如,布朗芬布倫納就認為心理過程必須看成是系統的特征,而在這個系統中的個體只是一個成員。他又說“我提供了一種新的取向,這種取向關于發(fā)展著的人、環(huán)境和兩者之間的進化作用的概念是全新的”[7]。生態(tài)心理學不僅僅適用于社會心理學,它已經是作為心理學的一種普遍趨勢在發(fā)展。例如,作為人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出現的“自我”這個概念,在生態(tài)心理學家那里,被他們稱之為自我生態(tài),并被理解為由他人、供給物、背景以及持久的社會經驗組成的生態(tài)系統。這個自我既塑造這個生態(tài)系統又是它的產物。由于把發(fā)展和變化理解為發(fā)生在這個自我生態(tài)之中,因此對自我變化和發(fā)展的解釋,不僅涉及個體內的因素而且還涉及包圍個體的周圍物,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被認為是自我概念的中心動因[8]。

  2.3 從對理論模型的追問到對理論背景與實驗設計之間匹配的關注

  現代主流心理學由于過分推崇科學的實證主義精神,把科學的因果定律作為檢驗一個理論是否有效的唯一標準。“心理學研究中,經常以因果關系分析的水平作為衡量研究質量的標準。一般來說,如果一項研究的變量及其因果關系明確,就認為該研究具有較好的效度,其層次水平也比較高”[9]。而影響因果關系分析水平的重要因素是這項研究的理論模型設計得如何,換句話說,是否能有效排除無關因素和把握關鍵變量。至于這項研究的模型設計是否建立在對真實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行為的考察之上以及實驗能否很好地解釋真實環(huán)境的現象,卻不被重視,即不考慮實驗的生態(tài)效度。在歷史上,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赫爾,他企圖通過嚴密的假設-演繹方法來建構一個關于人類和動物行為的、普遍的、系統的心理學理論模型。赫爾的理論模型在推導過程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出在這種理論的前提假設上,實驗本身的邏輯性不能代替解釋的有效性。布倫瑞克、布朗芬布倫納和奈瑟等人認為生態(tài)效度的實驗研究能更加有效地解釋真實生活的現象,而要使得實驗研究具有生態(tài)效度的有效做法就是與自然主義方法結合,而使用自然主義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究真實環(huán)境中的個體與所處的環(huán)境之間的多方向的交互作用,為實驗室設計提供有效的研究任務,也為理論解釋提供更加多元的途徑。

  2.4 從對純粹事實(是什么和怎樣)的關注轉向對事實與事實的價值(功能性的)融合的關注

  純粹事實的關注是心理學從自然科學那里繼承過來的。構造主義心理學家鐵欽納明確提出心理學研究“是什么”的心理學,機能主義是研究“為什么”的心理學,而前者才是正統的心理學,后者是心理學的應用。生態(tài)心理學認為這種分離導致了心理學研究脫離現實生活,任何心理學研究對象的存在與功能都是相統一的,因而在追問心理現象是什么和怎樣發(fā)生的時候不能回避對其功能的考察。在吉布森的知覺理論中,對知覺發(fā)生機制的解釋是建立在有機體適應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之上,即不同的有機體對環(huán)境的信息(可獲得性)的偵察是與它所特有的生活環(huán)境相聯系的。例如,生活在黑暗中的蝙蝠能聽到超聲波(環(huán)境的一種可獲得性),但是人卻不能偵察到這種環(huán)境的特征,人的耳聰目明是針對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而言,換句話說,有機體的心理和行為是在具有物種典型性的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盲人能通過腳步的聲音準確地區(qū)分客人的身份,這也是他對他所特有的環(huán)境適應性的表現。知覺的這種分化就是不同有機體對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逐漸適應而形成的,這種進化而來的知覺對于有機體的生存具有特殊的價值。

  2.5 從分析性思維模式為主轉向綜合性思維模式

  心理學在其獨立之初,為了心理學的科學性而努力,因而竭力地保持其學科的 獨立性。任何離開正統心理學所規(guī)定的研究模式的嘗試都被他們視為離經叛道。按照科學模式建立的心理學,它嚴格遵循科學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對事物進行分析、剖析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分析性思維成為心理學主要的思維模式,與這種思維模式相聯系的觀點有客觀主義、元素論和定量分析。生態(tài)心理學家看到這種單一的思維模式所帶來的弊端,因此,生態(tài)心理學家積極推薦綜合性的研究模式,在具體的生態(tài)心理學研究中,與這種思維模式相聯系的觀點有整體論、實驗研究與自然主義研究相結合的觀點、個體特質研究和一般規(guī)律研究相結合的觀點以及多元方法組合的觀點等等。

  3 結語

  在生態(tài)心理學研究原則指導下,心理學研究模式既強調研究的真實性、又重視研究的嚴密性;既強調研

  究的整體性,又重視研究的差異性。這樣,既保留了主流科學主義在心理學研究模式中的積極作用,又祛除了它所帶來的弊端,如方法中心論、普適性原則、價值中立原則等等,同時又使得這種研究模式帶有人文主義的特點,如多元方法論、心理現象的情境觀、對事實價值的關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心理學研究模式中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對峙和分裂。這種在生態(tài)心理學研究原則指導下的研究模式轉向也與當代心理學發(fā)展的綜合化和多元化趨勢相暗合,因此,從學科發(fā)展的意義上說,生態(tài)心理學是當代心理學研究模式的一種新取向。

  生態(tài)心理學,由于其方法論以生態(tài)交互作用為特色,它帶來的心理學研究模式的轉向正在越來越多的心理學領域獲得研究者的青睞。生態(tài)認知心理學就是生態(tài)心理學在認知領域研究的進一步運用和深入,國內有學者把生態(tài)認知心理學的理念運用于網絡游戲教育與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中[10],對于現行教育改革有著積極的意義。也有學者試圖將生態(tài)心理學的理念與教育心理學相結合,衍生出一種新型的學習理論——生態(tài)學習論,以期展現學習的整體、多元的面孔[11]。而在發(fā)展心理學領域,以布朗芬布倫納的社會生態(tài)系統論為代表,從生態(tài)心理學角度對人的個性和社會性發(fā)展提出了嶄新的觀點[12],引導發(fā)展心理學在生態(tài)化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生態(tài)心理學在心理學各個領域的發(fā)展態(tài)勢讓人們有理由相信,這種與心理學的實踐密切聯系著的研究取向必將符合未來心理學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Lombardo T J.The reciprocity of percEiver and environment:the evolution of James J.Gibson’s ecological psycholog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87.3-4.

  2 Shlechter T M,Michael P Toglia.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science.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3-4.

  3 張風琴,等.生態(tài)學視野下的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5(1):109-114.

  4 Karuza J R,Zevon M A.Ecological validity and idiography in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science.In:Shlechter T M,Toglia M P,Eds.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science.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88-104.

  5 Hormuth S E.The sampling of experiences in situ.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6,54:262-293.

  6 Ziller R C,Smith D E.A phenomenological utilization of photographs.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hchology,1977,7:172-185.

  7 Bro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 by nature and design.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81.3.

  8 Hormuth S E.The ecology of the self:relocation and self-concept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2.

  9 王重鳴.心理學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7.

  10 朱敬東,張曉曼.基于生態(tài)認知心理學的網絡游戲學習設計.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5-8.

  11 鄭葳,王大為.生態(tài)學習觀:一種審視學習的新視角.心理科學,2006,29(4):913-915.

  12 候鳳友.社會生態(tài)系統論心理發(fā)展觀述評.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22(12):40-41.

  
看了“學術論文一般怎么寫”的人還看:

1.關于學術論文怎么寫

2.大學學術論文怎么寫

3.本科生學術論文的寫法

4.如何寫學術論文

5.如何寫學術論文的格式

262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