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科學故事7篇(6)
愛因斯坦發(fā)表的論文,愛因斯坦論文集
1905年,愛因斯坦發(fā)表了5篇論文,掀起了一場影響百年的物理革命。至今,愛因斯坦的科學思想仍引導著我們改變世界。他的5篇論文分別是:
《關于光的產(chǎn)生和轉(zhuǎn)化的一個啟發(fā)性觀點》討論光量子以及光電效應
《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推導出計算擴散速度的數(shù)學公式
《關于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小粒子的運動》提供了原子確實存在的證明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提出時空關系新理論,被稱為“狹義相對論”
《物體的慣性是否決定其內(nèi)能》建立在狹義相對論基礎上,表明質(zhì)量和能量可互換,后來推出最著名的科學方程:E=mc2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至1955年)在1919年與兒子埃德瓦的談話中說:“當一只甲蟲在一根彎曲的樹枝上爬行的時候,它并沒有覺察到這根樹枝是彎曲的。我有幸覺察到了甲蟲沒有覺察到的東西?!边@便是愛因斯坦的科學之旅。
一個智力遲鈍的小孩26歲發(fā)表改變世界的論文
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南部小城市烏爾姆,該市的座右銘是“烏爾姆人都是數(shù)學家”。市民們對教育十分重視。愛因斯坦卻并未被父母和老師看作天才,他3歲才開始說話,上學時回答問題要思考半天,校長甚至對愛因斯坦的父親說:您的孩子無前途可談。中年以后,愛因斯坦在給朋友的信中曾寫道:“為什么是我,而不是他人發(fā)現(xiàn)了相對論?我想可能是由于我童年時代是一個智力遲鈍的小孩。一般人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大都在童年時代完成,而我發(fā)育較遲,到了成年才開始考慮時間與空間的問題。成年人思考孩童時的問題當然要更深一些,更成熟一些?!?/p>
愛因斯坦對時間與空間這類科學問題的純真追求貫穿一生。12歲時,他就在擔任電氣工程師的叔叔等人引導下,閱讀古代大數(shù)學家歐基理德的幾何著作;16歲時,他撰寫了第一篇科學論文《關于磁場中以太狀態(tài)的研究》。愛因斯坦1900年從瑞士的蘇黎世高等工程學院畢業(yè),獲得了數(shù)學教師的資格證書,卻沒有去教書,他的一些科學論述被認為“不合邏輯”。在瑞士專利局當了小職員后,他仍堅持自己的研究,論文一次次地被退回。直到1905年,德文版的《物理學紀事》(又稱《物理學年鑒》)終于發(fā)表了愛因斯坦的第一篇論文《關于光的產(chǎn)生和轉(zhuǎn)化的一個啟發(fā)性觀點》,這一年,愛因斯坦26歲,他在這個權威雜志上連發(fā)了5篇“改變世界的論文”。 >>>返回首頁資訊導航
光.光電效應.激光無限
愛因斯坦1905年6月發(fā)表的第一篇論文《關于光的產(chǎn)生和轉(zhuǎn)化的一個啟發(fā)性觀點》,解釋了光的本質(zhì),這使他在1921年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論文中,愛因斯坦將量子概念應用于解釋光電效應:當一塊帶靜電的金屬受到光線照射時會釋放電子。他認為光束是由粒子(后來被稱作光子)組成,從而與光只有波動屬性的主流觀念相矛盾。這篇論文為構成量子力學基石的光的波粒二重性獲得廣泛接受鋪平了道路。光電效應后來成為眾多技術的基礎。
愛因斯坦對光的研究一直影響著現(xiàn)代光學的發(fā)展,僅以激光技術為例。1917年,愛因斯坦在論文《論輻射的量子性》中,繼續(xù)探索著光和物質(zhì)的問題。他認識到如果原子吸收了光,它們可以變?yōu)榧ぐl(fā)態(tài),也就是說跳到更高的能級,它們自然發(fā)光返回到較低能級。除了吸收和自發(fā)輻射之外,愛因斯坦推斷出一定存在第三種作用,那就是光子可以誘導受激原子發(fā)出另外一個光子,這兩個光子可以激發(fā)另外兩個原子放出光子,于是產(chǎn)生了四個光子,四個光子又可以產(chǎn)生八個,依此類推。
這種產(chǎn)生相干光束的把戲,會建立“粒子數(shù)反轉(zhuǎn)”,即受激原子多于未受激原子,從而找到使光子發(fā)射聚集成強光束的方法。這一設想直到1954年才得以實現(xiàn),哥倫比亞大學的H.Townes和他的同事們從“愛因斯坦的超前理論”得到啟示,發(fā)明了激光的前身微波激射器“maser”。
原子.懸浮小粒子.現(xiàn)代統(tǒng)計力學
愛因斯坦1905年7月發(fā)表的論文《關于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小粒子的運動》,被認為是第二篇“對世界產(chǎn)生革命性影響”的論文。在論文中,愛因斯坦為“特定大小原子的存在”提供了證明。
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原子是否存在是有爭議的。愛因斯坦在這篇論文中,創(chuàng)立了支配“布朗運動”的數(shù)學定律,推進了“布朗運動”和原子存在的觀點。他預測了給定體積的液體中分子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以及這些分子如何快速運動。這種飄忽不定的運動被稱作“布朗運動”,以羅伯特.布朗在19世紀初對水中花粉粒不規(guī)則的“之”字型運動的觀察而命名。愛因斯坦認為,水分子的運動足夠劇烈,從而能夠推動懸浮的顆粒,使得顆粒的飄舞在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得到。該文是對現(xiàn)代統(tǒng)計力學的一項重大貢獻,其導出的方法可用于模擬空氣污染物的行為或股票市場漲落走勢。2003年,利用類似于制造微芯片的技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C.Sturm及其合作者制造了布朗棘輪,它看上去有點像大拇指甲大小的彈球盤機。在幾次測試中,Sturm進行了分離實驗,他將水和兩種不同病毒的DNA混合物通過棘輪,結果很可靠地把較重的病毒基因組與較輕的分離開來。利用這一愛因斯坦式的技術,能夠節(jié)省分離大DNA片段所需用的時間,較之當前所用的方法,可省時2/3,而且更廉價且設備更便攜。
相對論.時間空間概念.質(zhì)量能量轉(zhuǎn)換
愛因斯坦在1905年9月和11月發(fā)表的兩篇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和《物體的慣性是否決定其內(nèi)能》,被簡述為“狹義相對論”,被認為是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理論革命。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愛因斯坦提出的一種理解時空關系的新方式;在《物體的慣性是否決定其內(nèi)能》上,愛因斯坦論述了建立在狹義相對論基礎上,質(zhì)量和能量是可以互換的。
相對性原理的出現(xiàn)要早于愛因斯坦數(shù)百年。1632年伽利略就提出:無論觀察者的運動狀態(tài)如何,只要其運動速度不變,所有物理定律都相同。在一艘勻速運動輪船的甲板上觀察,石塊從桅桿上垂直落下;從靜止輪船的甲板上看到的將是同樣的情況。對于牛頓在17世紀中期提出的力學定律而言,該相對性原理也成立。但是隨著19世紀后期電磁學的出現(xiàn),這種一致性被打亂了。
愛因斯坦著手處理的是電磁學與物理學其他領域的不調(diào)和。作為一位具有深刻審美意識的科學家,他無法容忍相對性原理不能像解釋牛頓力學一樣去解釋電磁學。1905年的這篇關于狹義相對論的文章,通過將相對性原理應用于電磁學,他重新肯定了該原理適合于所有物理學,并且確認光速為一個常數(shù)。在解決了相對性悖論的同時,文章還提出一個與人們常規(guī)直覺相違背的新的相對性原理,即無論觀察者是坐在前廊的搖椅上,還是乘坐以接近光速飛升的未來太空船上,光速對他都保持不變。光速不變原理徹底摧毀了我們的絕對時空觀。速度等于距離除以時間。他們的體重將比飛船起飛前增加了。
愛因斯坦奇跡年的第5篇論文作為狹義相對論的補遺,他在文中描述道:“物體質(zhì)量是其內(nèi)能的一個尺度”。愛因斯坦于1907年將內(nèi)能概念重新表述為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科學方程。方程E=mc2同樣適用于動能。相對于搖椅中觀察者,太空船的速度越快,則其動能和質(zhì)量也越大,從而使得它越來越難以加速。當飛船速度接近光速時,提升飛行速度所需要能量增量太過巨大,以至于繼續(xù)加速越來越費勁,這也是為什么超光速火箭飛船只可能出現(xiàn)在科幻小說中的原因之一。
1905年之后,最佳成就才真正出現(xiàn)。作為一項知識成果,愛因斯坦1916年又發(fā)表了廣義相對論。從證明原子的存在、推出E=mc2公式到原子彈爆炸,愛因斯坦的理論與現(xiàn)實很近很近。1939年8月,愛因斯坦曾致函羅斯??偨y(tǒng),建議美國開展對原子核的研究,擔憂德國法西斯可能制造原子彈。隨之美國有了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但是,愛因斯坦并未參與其中。他的理論被廣泛應用各個領域。(鐘理文) >>>返回首頁資訊導航
愛因斯坦的科學故事7篇相關文章:
★ 科學故事合集5篇
★ 科學故事最新5篇
愛因斯坦的科學故事7篇(6)
上一篇:居里夫人的勵志故事8篇
下一篇:為夢想而奮斗的名人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