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中的"化勁"及運用
太極拳推手中的"化勁"及運用
所謂“化勁”,是從推手練習的過程中,通過沾、粘、連、隨,不丟不頂、舍已從人等技藝練出來的柔化勁,其作用是將對方來勁引到利于我而不利于列‘方的方向,并使對方下盤不穩(wěn),陷于背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太極拳推手中的"化勁"及運用。供您閱讀!
太極拳推手中的"化勁"及運用
化勁由粘勁和走勁而成,隨感隨化。不論前進、后退、左顧、右盼,都要做到相互協調配合?;囊c,全在我順而人背。
很多朋友初學推手,不會化勁,對方來勁了,只會直線后退,是一個方向,所以很難輕易化掉對方的來力。經過一段時問的訓練后,腰胯可以退中帶轉,可將對方來勁化為二,由直線變?yōu)槠矫嫔系那€。然后,再進一步,腰胯沉中帶轉,同時加之少許的退,將來力化為三,由平面變?yōu)?ldquo;渾圓的立體”,這樣更有利于化解對方勁力?;瘎诺倪\用,要注意多方向分化對方的來力。
太極拳推手中的"化勁"及運用
推手方法中廣泛使用轉動、滾動和凸凹的虛實變化。轉動和滾動是圓弧運動,使對方的支點(著力點)沿圓弧軌跡轉移;凸凹變化實際是直線運動,使對方支點(著力點)做直線后退。兩者都是使對方進攻的勁力落空,從而遇勁即化,或轉滾,或進退。轉動是身體或手臂先順轉以化解敵勁,然后迅速逆轉以擊敵身。當對方用大力作用于我身時,只要支點(著力點)不落在通過重心的中垂線上,就可以用腰做轉動,化除對方的勁力而保持自身的平衡。由于我身體的轉動,支點(著力點)必隨對方的勁力在空問內位移,而不能直接作用于我的重心。
滾動也是通過圓弧運動來化解對方勁力,當對方的力作用于我身時,我只要順對方的勁而滾動,就能順勢化解對方勁力。假設對方以大力作用于我手臂時,我即用相應的肩、肘、腕等關節(jié)為軸,順應對方勁力微做滾卷,使其支點(著力點)的位置改變。此時,對方的支點(著力點)落空,其身體則因慣性繼續(xù)前移,重心移動,從而化解掉對方的勁力。支點(著力點)的改變,除利用圓弧變化外,還可以利用直線的圓弧變化。此種應用主要是對方的支點(著力點)在我重心的垂直線上,先含胸拔背,沉腰坐胯,使其支點(著力點)微向后移,卸掉來勁后,迅速向對方發(fā)動攻擊。另外,在重心垂直線以外的作用力,也可以同樣的方法對待。因此,只要對方的勁力挨到我的身體,我身體上的受力部位,特別是腰胯部位,應立即隨其速度做圓周運動,或左右水平旋轉,或上下垂直滾卷;先順其勁力以接定對方的勁力,隨即轉移其支點(著力點)與力的作用方向,化解掉對方的勁力。
最后,化勁除運用上述各項原則外,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對方進攻到我的何處,則何處運動,動要活,主要是用意走勁。比如對方打到我肩我意在肘,打到肘我意又回到肩,這樣循環(huán)無端的變著,即叫做“以意化勁”。
延伸閱讀:
化勁的力學原理
化勁之所以是力學問題,是因為化勁的形成和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密切相關。所謂平衡,就是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不改變原有的運動狀態(tài)719,或者說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繼續(xù)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tài)。在靜力學范圍內,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有兩種:一種是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例如把一個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表面上,小球隨時隨地都能保持平衡;另一種是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例如把一個小球放在光滑的圓弧形表面上時,只有把它放在圓弧形表面頂部正中的位置上才能保持平衡。這種不穩(wěn)定的平衡有兩個很重要的特點:一、平衡是有條件的,只有在一定的方向位置上才能實現平衡;二、平衡極不穩(wěn)定,只要對小球施加一個很小的干擾力,小球就會失去平衡,或者說,要想撥動小球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這兩個特點很有用處,化勁的形成就是它們的實際應用。為了具體說明這個問題,可以做一個模擬實驗:把一個很重的圓球(相當于千斤之力)放在光滑的圓弧形表面上,使重球處于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只要對重球施加一個很小的干擾力(四兩之力),即把重球撥動一下,重球就失去平衡,偏離原來的方位。這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四兩撥千斤”的表現形式,其奧秘不在于四兩的干擾力有什么“特異功能”,而在于千斤之力處于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于是四兩的干擾力就獲得了“撥動千斤”的本領。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形成化勁的力學原理,在于首先要使化勁的化解對象處于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也就是說,如要四兩撥千斤,首先就要設法使千斤之力處于不堪一擊的態(tài)勢。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就是形成化勁的力學條件。
看了“太極拳推手中的"化勁"及運用”文章的人還看了:
1.太極拳推手的機理
2.太極推手之化勁
6.太極推手四大勁
9.太極拳之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