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
寫給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
林覺民是辛亥革命的戰(zhàn)士,還有很好的學(xué)問,在參加辛亥革命之前,寫給妻子訣別書,展示了他的文學(xué)素養(yǎng)。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了寫給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歡迎大家閱讀。
寫給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篇一
敬愛的林覺民先生:
您好!
我很榮幸能以這種方式與您進(jìn)行精神上的交流。我想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您也沒能想到時至今日,仍有無數(shù)人記得您的慷慨就義,記得您的柔情似水。那封“與妻書”雖不纏綿卻表達(dá)了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的愛,雖是情書,但也是一封蕩氣回腸的國書,向世人彰顯著你對國家對妻子濃濃的愛。
茍利國家生與死,豈因禍福避驅(qū)之。當(dāng)山河破碎,你選擇了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在民族大義與兒女情長之間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即使會與摯愛的妻子生離死別,即使會與未出世的兒子骨肉分離,即使與年邁的父親陰陽兩隔,但卻仍一往無前。
您這為國家奮不顧己的精神將會一直傳下去,您以生命守護(hù)的中華將由我們繼續(xù)守護(hù)!
壯哉!我中華民族之兒女如斯幸矣!美哉!現(xiàn)中華民族兒女必使其壯矣!
XXX
XXXX.X.X
寫給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篇二
給林覺民:
當(dāng)我看到你的絕筆,我甚感安慰,那是因為在你心中尚有我的一席之地。但同時我又何嘗不悲傷,你叫我如何為你的死而感到驕傲呢?你為天下人民去謀求永久的幸福,從而犧牲了我倆的幸福,我并不怪你,因為這是你的志向,我應(yīng)當(dāng)支持你。可是我倆的幸福太短了,年僅24歲的你永遠(yuǎn)地離開了我,連我們的孩子也不能見你一面。是啊,尊敬別人家的老人就和尊敬自己家的老人一樣,愛護(hù)別人的孩子就像愛護(hù)自己的孩子一樣,你確實做到了,我應(yīng)該高興才是,可是淚還是不住地流……
作為一個女人,我仍有我的私心,我多么希望你能留在我身邊——攜子之手,與子同老??墒俏也粫@樣做,因為我也愛你。你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呀,你也只有這樣做才能直面自己,對得起自己,我了解。最不幸的還是生活在“遍地籠罩著血腥陰云,滿街都是惡狼兇狗”的中國。
我也確實忘不了你!我也應(yīng)當(dāng)責(zé)怪你為什么把無止盡的悲傷留給我。你也了解我吧。所以從前你才會說:“不如你在我之前死吧。”當(dāng)初我聽了是非常生氣,可是現(xiàn)在我明白了——你是怕我過度悲傷。
你的逝去,怎能叫我在露出一絲笑容。相信來世嗎?我們做個約定好嗎?答應(yīng)我,若真有來世,你一定要第一眼就認(rèn)出我。再見了——
XXX
XXXX.X.X
關(guān)于林覺民先生的拓展
林覺民給妻子的最后一封信
愛情在人們的心中是圣潔美好的,古往今來,愛情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愛情;有細(xì)水長流的愛情……但是有一種愛情叫做林覺民陳意映的愛情,他們的愛情超越了自我,更加偉大,在林覺民給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林覺民為國家犧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情感,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愛妻陳意映。
林覺民給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最催人淚下的就是那句話,如果要死的話,我希望你先死,我比你晚死,這樣你就不會感受到太多的傷痛,你單薄瘦弱的身體經(jīng)不起太多的傷心,所以我希望你先死。這是平日間林覺民對妻子說的話,妻子聽后雖然很生氣,但是過后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可見夫妻二人是如此恩愛。但是真到林覺民要死的時候,說這樣的話,未免太過傷感,讓人鼻子酸了起來。
有句古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林覺民的死是為了國家而死,為了民族的興亡而死,是大意之舉。在林覺民給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林覺民對妻子深厚熱烈的感情,還有對國家興亡的責(zé)任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能有如此抱負(fù),是民族之大幸!只是無奈乎清朝的統(tǒng)治者,守舊思想嚴(yán)重,不肯接受新的思想,讓有為青年英勇就義。
即使我死了,我的靈魂依然會陪伴在你身邊,我從不相信世上有鬼,但我真的希望有鬼,這樣或許我們會有感應(yīng),這就是林覺民的愛,在民族大義之上的愛。
黃花崗起義林覺民
1911年革命派發(fā)動了一場起義,這場起義是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的先聲,這場起義犧牲了百余人,這場起義被人們稱為黃花崗起義,在這場起義中,被歷史記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有一個尤為著名,那就是林覺民,他是誰?黃花崗起義林覺民之間又有怎樣的關(guān)系呢?
1911年,林覺民還是留日的一名學(xué)生,在日本學(xué)習(xí)時接受了西方的思想,決心為國奮斗犧牲,因此,林覺民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參加反對清王朝的通知。1911年,林覺民回國,參加了革命黨人組織的起義。起義軍與清軍激烈交戰(zhàn),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這次起義被人們稱為黃花崗起義。林覺民是黃花崗起義的一名,在參加起義前,林覺民給他的妻子留下了遺書,這就是著名的與妻書。林覺民與自己的妻子感情很深厚,參加此次起義,深知有可能一去不回,因此,在離開之前,給妻子留下了一封信,既表述了自己對妻子的深切愛意,又表明了自己愿為國家犧牲奉獻(xiàn)一切的精神。
起義最終還是失敗了,林覺民等人受傷被俘,最終也被押上刑場殺害,結(jié)束了年輕卻又輝煌的一生,這次起義中,林氏家族的另外兩名革命志士,也一同犧牲了。林覺民在黃花崗起義中寫下了自己人生中輝煌的一段。這次起義有數(shù)百名起義軍奉獻(xiàn)了自己的生命,同盟會成員只收集到72具遺骸,因此林覺民與其他犧牲的烈士被人們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林覺民后人
歷來才子和佳人都被世人敬仰,尤其是名人,眾人都想盤問一清二楚。林家這一大家子在清朝末年可是出盡了風(fēng)頭,革命烈士林覺民,才女林徽因都是林家的有名人物。
林覺民是辛亥革命的戰(zhàn)士,還有很好的學(xué)問,在參加辛亥革命之前,寫給妻子訣別書,展示了他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到了近代,由于林家太過出名,就有很多人來調(diào)查林家的事情,林覺民后人也漸漸的浮出水面。林覺民的孫女林蘭表示不想接受采訪,只想過最簡單的平凡生活,斷送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林覺民后人其中包括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是林依新,一個為林仲新。老大兒子林依新在九歲的時候就夭折,幸好生下了次子,才留有林覺民這一后代。但妻子由于過于思念丈夫,不久便在抑郁中死去。林家的家境在林覺民犧牲就義之后變的非常貧困,而且過著隱居流亡的生活,極其的悲苦。為革命犧牲的烈士之后竟然要過如此流亡的生活,讓眾人充滿同情。新舊社會的更替,一定會有人犧牲,新事物最終將取代舊事物,但是在那個時候就是需要過程,更需要犧牲,林覺民就是為此犧牲,成為后人敬仰的烈士!
林仲新作為林覺民的兒子,在民國成立之后,也曾涉及于政治當(dāng)中,但都是基層人員。林覺民之后的后人就成為謎了,他們不愿意接受世人的打擾。林覺民已經(jīng)成為歷史,對于林覺民后人的調(diào)查應(yīng)該要就此停止,給他們一個安靜的生活。
寫給林覺民先生的一封信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