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初一學生進行數學?老師要注意了
進入中學后,學生認知結構發(fā)生根本變化。加上一部分學生沒有自覺學習的能力,致使有些學生因不會學習或學不得法而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開始陷入厭學的困境。這也往往是初二階段學生明顯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視對初一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初一數學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學生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1.重視課本讀的指導
南宋朱熹說過: "幼時讀書背至滾瓜爛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漸感悟,回思意味深長。"表明讀和悟,讀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認真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從課本各個方面去深入理解課本內容。一是讀標題,要求學生細細體會標題,能提綱挈領的抓住課本內容;二是讀例題,在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讀例題,并初步理解解題方法;三是讀插圖,教師應認真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插圖,可使學生更形象,具體,準確地理解文字內容;四是讀算式,按算式的原理讀,按算式所表示的意義讀,這樣可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義;五是讀結語,要求學生對結語逐字逐句的理解分析,以便準確的把握。
2.抓教學過程聽的指導
"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聽課,應先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入手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知識結構打開"聽門"專心聽講.其次,要指導學生學會聽課,要叢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1)聽每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2)聽知識引人及知識形成過程;(3)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5)聽好課后小結。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滿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講授時間,使學生聽之有效。
3, 注意學生思和記的指導
"思"是指學生思維。沒有思維,就發(fā)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1)多思、勤思,隨聽隨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膽提出問題;(3)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4)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梢哉f"聽"是"思"的基儲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
要想學好數學,對教師講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則,重要結論,解題規(guī)律及類型都必須記住。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數學內容給學生講授記憶的方法,主要教給學生以下幾種方法:(1)理解記憶法,很多數學知識,光靠死記硬背不容易記憶,如果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那么記憶就會深刻,掌握就會牢固。例如合并同類項時,學生常出現兩類錯誤:一是把不是同類項的項合并了,另一類是合并時計算錯誤。要指導學生弄請同類項概念有兩條標準,一是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分別相同,兩者缺一不可,而與系數是否相同沒有關系。同時規(guī)定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再指導學生合并同類項的方法是,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并根據合并同類項的步驟針對性的練習學生都能深刻理解。(2)口訣記憶法,就是把要記的知識編成口訣,學生容易記又不容易忘記。例如,在求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是,我給學生總結出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跑。大大小小無處找"。學生一下就得出不等式組的解集。(3) 比較記憶法,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過比較弄清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把兩個概念組成一對進行記憶,也不容易忘記。例如,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有理數和無理數,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非負數和絕對值等。用比較記憶法,記住了一個也就記住了另一個。
4.培養(yǎng)學生寫的指導
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guī)范、條理要清楚。初一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指導學生(1)掌握數學常用的書寫格式,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3)正確地由條件畫出圖形。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5.完成作業(yè)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yè),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yè)而做作業(yè),起不到作業(yè)的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作用。為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瀏覽教材中所要學習的內容及筆記,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熟記公式、定理。然后獨立完成作業(yè),解題后再反思。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適當地進行一題多解,提高自己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在作業(yè)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guī)范、條理要清楚。作業(yè)的書寫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學生的思維水平。
6.指導學生學會復習的指導
很多學生跟我反映在做作業(yè)時有些知識點仿佛就在嘴邊,就在眼前,但又說不清,經常要再翻閱教材,才能想起。就是因為在課堂上有的知識學生根本沒有領會,有的雖然領會了但并沒有記住,有的雖然初步領會和記住了,但掌握得并不深刻,因此,遇到問題時仍然不知道怎么辦。可見,下課后認真地按照自己的理解速度進行課后復習,深入地掌握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梢哉f,課后及時復習是上課學習的繼續(xù),有了這個繼續(xù)才能保證我們在學習中不"欠賬"。因此,要引導學生不僅要有復習的習慣,還要掌握復習方法。首先,閉目回想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概念、定理、公式、法則,重難點有哪些,探究了哪些規(guī)律,技巧。其次,翻閱教材,校對自己還有哪些遺漏和識記錯誤。最后,完成課后作業(yè),通過檢測自己的學習情況,再針對存在的問題深入地學習。
如何指導初一學生數學學習方法
1、講授式。
它包括課程式和講座式。課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學的前幾周內安排幾次向學生介紹如何學習數學,提出數學學習常規(guī)要求的課。講座式可分專題進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紹“怎樣聽課”、 “解題思維訓練”等。
2、交流式。
讓學生相互交流,介紹各自的學習方法。可請本班、本年級或高年級的學生介紹數學學習方法、體會、經驗。這種方式學生容易接受,氣氛活躍,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學習促進的作用。
3、輔導式。
主要是針對個別學生的指導和咨詢。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適合的,這時就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基礎,研究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作不同的指導或咨詢。尤其是對后進生更應特別關注。許多后進生由于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一般指導對他們作用甚微,因此必須對他們采取個別輔導,既輔導知識也輔導學法。因材施教,幫助每一個學生真正地去學習,真正地會學習,真正地學習好,這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