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
高三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
隨著期末的來臨,你做好每個課程的復習了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三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高三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建立:
(1)分封制
?、賰热荩何髦軙r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qū)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wèi)王室。
諸侯的義務: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繳納貢賦、朝覲述職等。諸侯的權利: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诜址庵频淖饔茫何髦芡ㄟ^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tǒng)治,擴大了統(tǒng)治區(qū)域,到西周后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2)宗法制
①特點:宗法制是實行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lián)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趦热荩褐芴熳右缘臻L子世代繼承最高執(zhí)政權力,其余諸子分封為諸侯,諸侯國對于周王室處于附屬地位。周天子為天下的大宗。封為諸侯的庶子對天子為小宗,在本國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諸侯的庶子分封為卿大夫,他們對諸侯為小宗,在本家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從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樣的大宗與小宗的關系。這樣按血緣關系的親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畚髦軙r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神權和政權的結合 尚未形成中央集權
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統(tǒng)一:
(1)皇帝制度 君權的至高無上。
(2)秦朝的中央機構 三公的職權范圍要注意區(qū)別。
三公的職責:① 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②太尉:負責全國軍務;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并負責監(jiān)察百官。
(3)郡縣制 郡縣的設置的影響。
郡縣制的建立:秦滅六國后秦始皇采納李斯推行郡縣制度的建議,把郡縣制推廣到全國??たh制的特點在于郡縣的長官都有皇帝任免??たh制建立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4)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漢初郡國并行制 郡縣制與封國制并存,封國制的存在是對中央集權的威脅
(2)唐朝三省六部制 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職權范圍、工作流程
中書省(負責決策、草擬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批詔令)--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最高長官都是宰相,宰相權力一分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
認識到行省制的實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是我們現(xiàn)在省制的開端
(4)漢到元政治制度的特點 表現(xiàn)為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中央不斷加強對對方的控制和管理,國家的權利不斷集中在君主手中。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至此中國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廢除了,君主專制發(fā)展的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2)清朝軍機處的設置 雍正時設立,標志著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
(3)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君主專制的加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強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但從卻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高三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和社會改革
1.時間: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2.政治形勢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周天子逐漸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諸侯爭霸,兼并戰(zhàn)爭使得眾多分散的小國逐漸被大國吞并。
3.社會改革
(1)春秋時期的改革:主要是針對經濟基礎的
齊國:管仲“相地而衰征”;魯國初稅畝。這些改革實際上都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
(2)戰(zhàn)國時期的改革: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進行的全面改革
A 背景:政治: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傳統(tǒng)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廢除特權,加強中央集權。
經濟: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的發(fā)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
思想文化:士階層崛起,受到重用,私人講學風氣興起,出現(xiàn)百家爭鳴局面,這些主張成為各國推行變法革新的思想理論武器。
B 魏國:李悝(kuī);楚國:吳起;秦國:商鞅變法
C 秦國:商鞅變法——變法最為徹底和成功的
① 背景:戰(zhàn)國初期,秦國地廣人稀,無論是在經濟、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秦國都落后于其他六國。
?、?措施:
經濟方面——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廢井田,開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tǒng)一度量衡。
政治方面——獎勵軍功,加強集權。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嚴厲禁止私斗;推行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推行縣制。
思想文化——加強思想控制。“燔(fán)詩書而明法令”;依據《法經》而制定法律;社會風俗改革,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
?、?結局:商鞅被害,新法未廢。
?、?作用:
對秦國:沉重打擊了舊貴族,發(fā)展了地主經濟,增強了國力,壯大了軍事力量,穩(wěn)定了統(tǒng)治秩序,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兼并六國逐漸成為秦國的戰(zhàn)略目標,為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對歷史發(fā)展: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它推動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的轉型,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所以后世有人說“百代猶得秦政法”。
⑤局限性: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特別是連坐法的推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
4.秦統(tǒng)一六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等國,建立了空前統(tǒng)一的大帝國。
高三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秦朝
(一)政治
1.歷史階段特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建立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中國家。
秦朝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諸侯紛爭局面,開創(chuàng)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
2.千古一帝——秦始皇
(1)主要功績
A.兼并六國,結束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
B.政治制度創(chuàng)新:創(chuàng)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行縣制,頒行法律。
C.經濟文化措施:土地私有合法化(按畝納稅),獎勵移民墾荒,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統(tǒng)一文字,修建馳道,統(tǒng)一車軌。
D.開疆拓土:北擊匈奴,修筑長城,征伐嶺南,修建靈渠,設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2)秦末暴政:修筑長城、驪山陵墓、阿房宮,沉重的賦稅徭役;輕罪重罰,嚴刑峻法;焚書坑儒,鉗制思想。
(3)評價
A 積極:統(tǒng)一中國,結束諸侯長期割據混戰(zhàn)局面,開創(chuàng)民族國家統(tǒng)一的新紀元,這是其最大歷史貢獻。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多項舉措有利于各地經濟文化交流、政權鞏固和國家統(tǒng)一。B 消極:焚書坑儒、嚴刑峻法、濫用民力、專制暴虐,使秦朝二世而亡。
總體評價:盡管暴政對秦代產生了消極影響,但秦始皇實現(xiàn)統(tǒng)一、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是對中華民族貢獻巨大的杰出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