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爭吵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爭吵》第三段(從“終于挨到了放學到“高高興興地分手了”)講“我”和克萊諦重歸于好。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爭吵》,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爭吵》
今天我和可萊諦吵架,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今天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師叫我替他抄寫每月故事。我正抄著,坐在旁邊的可萊諦忽然碰了一下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把本子弄臟了,字跡也看不清了。我火了,就罵了他一句。
他卻只是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
我本來會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使我很不高興。我想:“哼,得了獎,就自以為了不起了!”于是我想報復他,過了一會兒,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臟了。
可萊諦氣得臉都紅了。“你這是故意的!”他說著就舉起手來。正好給老師看見了,可萊諦就縮回手去,說:“我在外邊等你!”
我心里覺得很不安。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可萊諦是個很好的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的時候,他幫助母親干活、服侍生病的母親的情形。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誠心誠意地歡迎他,父親又是那么喜歡他的種種情形。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多好啊!我又記起父親“應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去向他承認錯誤,我卻覺得太丟臉。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見他上衣肩上的線縫兒都開了,大概是因為扛多了柴的緣故吧。想到這里我覺得可萊諦很可愛。我心時暗暗說“云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卻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來。
可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但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我心里想著父親對我說過的話:“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因為心里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終于挨到了放學的時候。我在街上獨自走著,聽見可萊諦從后面跟上來。我手里拿著戒尺站住等他。他向我走來,我便舉起戒尺準備防御。
“不,安利柯!”可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還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我驚呆了。我覺得有兩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我已經(jīng)在他的懷抱里了。
他吻著我說:“以后我們再不要吵架了,好嗎?”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后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分手了。
回到家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想叫父親高興一下,不料父親把臉一沉,說:“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況且你不應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說著從我手里奪過戒尺,折成兩段,扔到墻角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爭吵》教學反思
講課前一天我見到了學生,個個活潑好動,老師說一句他們接三句。面對這樣的紀律我真感到頭疼,生怕他們給我出亂子。誰知道第二天課堂上,他們人人積極,踴躍發(fā)言,那一張張充滿好奇、探索、疑慮、喜悅的笑臉,頓時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明媚的陽光。
“太順利拉,他們太會配合了。”這一點也不對。課后我沉思了很久,心里在想:學生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我終于悟出:課堂教學中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師設計好的路,老師怕出錯,學生也勞累無趣。所以,教師就要順應學生的“學勢”而導,而不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屬于學生的,倘若不屬于學生,課堂與老師則沒有了存在價值。在課堂上,不是學生配合老師的教,而是老師服務于學生的學,老師的行為取決于學生學習的需要,這就要求,老師要融入學生的學習之中,體驗洞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該導向時導向,該啟發(fā)時啟發(fā),該設疑時設疑,該鼓勵時鼓勵。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五課《爭吵》教學建議
1、如果有條件的話,課前布置學生讀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
2、本課要求認的字比較多,可以用熟字帶生字,或者在語言環(huán)境里識記。如,“嫉”“侍”“瞟”“尚”可以分別與“疾”“寺”“票”“躺”進行比較。有幾個字的讀音容易弄錯,也要加以強調。“嫉”讀二聲,不讀四聲;“哼”讀 hng,不讀 hēng,意思是表示不滿意或者不相信;“侍”讀 shì,不讀 sì。指導寫字時要抓住難點,如,“替”的第一個“夫”字的最后一筆由捺變?yōu)辄c;“承”中間是三個短橫,不能多寫或少寫;“緣”的右半部分是寫好這個字的難點,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筆畫和筆順:撇折,橫撇,橫,撇,彎鉤,撇,撇,撇,捺,共九畫,其中第五畫是彎鉤,不是豎鉤;“憤”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右上部分;“戒”的筆順是:一戒,部首是“戈”,可以與“或”相比較,可以在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加深印象;“既”的第七筆是“”,不是“丨”。注意不要和“即”相混淆。
3、整體感知課文時,可以采取課題質疑的辦法,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以下問題:誰和誰爭吵?為什么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后怎樣了?然后學生自主讀書,并通過交流、討論,了解課文講了什么內容。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所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課文較詳細地描寫了“我”與克萊諦吵架時的心理活動,以及吵架后的矛盾心情:當我被克萊諦碰了胳膊肘時,我“火”了,于是產(chǎn)生了報復的念頭;“我”與克萊諦吵架后,覺得很不安、很后悔,后悔自己罵了克萊諦,覺得不應該做對不起他的事;心里很想向克萊諦承認錯誤,又覺得太丟人;心里暗暗說向他認錯,可嘴里又說不出請他原諒。教學時,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讓學生體會“我”吵架后的心情。課文講述的這種情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每個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學生交流討論的著力點應放在揣摩和體會文中人物的這些心理變化。這一點,同《檢閱》一課有相似之處。
5、結合重點詞句的學習,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如,朗讀怎樣爭吵的句段之前,可以討論:當克萊諦弄臟我的本子之后,我為什么報復他,弄臟他的本子?通過討論,理解“嫉妒”一詞的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爭吵原因和經(jīng)過的段落。朗讀“爭吵后各有什么表現(xiàn)”的段落,可以先深入了解爭吵后“我”的表現(xiàn)和克萊諦的表現(xiàn)。如,“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讀出后悔的語氣;“我又記起父親……這幾個字怎么也說不出來”這一部分,讀出矛盾的心理。再來看克萊諦的表現(xiàn):“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結合對“瞟”這個詞語的理解,想想克萊諦這時在想些什么呢?他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時,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一定是想著要怎樣和“我”重歸于好)“我”說“我也等著你”時,又會想些什么呢?(只是想到防御)課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對方,倆人想的一樣嗎?”這是引導學生在關鍵的地方認真想一想。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這個問題,聯(lián)系上下文兩個主人公的不同表現(xiàn),體會出這兩句話的含義完全不同,兩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也完全不同。學生對這個問題有了充分的認識之后,才有可能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終于挨到了放學。”這里的“挨”字讀二聲,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教學時,不但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深入體會關鍵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還可以嘗試著積累、運用,學習表達。
6、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話的意思。父親的話散見于課文之中,共三處??梢宰寣W生把這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再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把“我”的行為與父親的話對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沒有做到。要允許學生自由談體會,而不必要求他們作全面系統(tǒng)的理解。但教師要對零散的意見作梳理或小結。父親的話主要說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認錯誤,“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要是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錯了,別人沒有打你,你不應該“舉起尺子”防御。
7、為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如,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喜歡他什么?使學生在對人物行為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體會。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表看法,如,有的學生能通過具體事例準確地概括人物的某種品質和個性,說克萊諦能諒解同學的過錯,寬容同學,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有的學生能比較全面地評價別人,既看到“我”的一些弱點(愛瞎猜、愛面子)和缺點(報復同學),又能看到“我”的長處(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善于反思,是非觀念清楚等);有的學生能看到別人的進步,而不是憑一時一事的表現(xiàn)給別人下結論,認為“我”的進步是明顯的,由嫉妒同學、瞎猜疑、報復同學到心里不安、后悔、知錯,最后能接受同學的友愛,與同學重歸于好??傊瑢W生只要能結合課文實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在交流時,要鼓勵學生找出課文中的語句作為自己的理由支撐。
8、課后思考練習一,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這項活動要在學生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并把握文中人物情感變化的基礎上開展??梢宰寣W生通過討論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分角色讀出人物的語氣。
第二題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在默讀之前,要提出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建議學生把“我”和克萊諦爭吵前后的表現(xiàn)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并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
第三題是建議學生把父親說的話抄寫下來認真體會。父親的話有的是“我”想起父親曾經(jīng)說過的話,有的是父親知道了吵架這件事之后說的話,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找,說一說(參考教學建議6)。小練筆,是引導讀寫結合的題目。在這里讓學生來寫寫自己的事,時機非常合適。因為課文寫的就是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事,語言樸實、真切,非常切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梢灾笇W生試著學習課文的寫法,寫出內容真實、反映同學友情的片段。小練筆要求不能過高,可以當堂完成。
9、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發(fā)散思維。如,讓學生想一想:假如克萊諦沒有主動與“我”重歸于好,事情會怎樣發(fā)展?或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會如何處理?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