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隨筆:回到那個叫做老家的地方(2)
碧云悉心照料,她用愛在延續(xù)著婆婆的生命與健康。碧云就是這樣一位善良淳樸的女人,在去年婆婆春季生日時,碧云決定給老人購買一套舒適健康的采暖的蘇州蠶絲被子。每年冬天都是婆婆最難熬的日子,為此,碧云讓老公在網(wǎng)上查了很多資料,誠信友善的涵涵,在朋友的支招下,提議買一床輕柔而保暖的蠶絲被。婆婆的開心,這對于手頭資金并不充裕的勤儉節(jié)約的碧云來說,無疑是無價的。留守的娘,是家里的寶啊。
“婆婆怕冷,那時沒空調(diào)、沒取暖器,只用熱水袋來暖手暖腳,一天要換水好幾次,夜里,為了讓婆婆少遭點罪,我2-3個小時就起來換一次熱水。”碧云說,現(xiàn)在知足了,最大的愿望就是給婆婆買想吃的東西,讓她安享晚年。幸福,逐之則去,予之則來。處處為別人著想,學會包容,懂得感恩,幸福生活就在不遠處,孝順婆婆的碧云就驗證了這句話。不一定只有親身的兒女能給你帶來晚年的幸福,兒媳也一樣,給父母一個溫暖舒適的家,是每個人窮其一生的責任。
碧云看到婆婆逐漸衰老,也更注意悉心照顧,知道肩上責任更重了,更沉了;留在身邊的婆婆,有時很開心,碧云喜出望外,應用她的專業(yè)技能,和婆婆一起唱兒歌、說數(shù)來寶,一起畫圖、折紙,過起身份顛倒的日子。碧云叮囑一雙子女,在她外出或上班時,在家的他們一定要常常攙扶著奶奶,給奶奶當拐杖,給奶奶播放她愛聽的莆仙戲,及時換換片,換換戲曲磁帶,讓奶奶享受親情陪伴與天倫之樂。涵涵時常快遞一些好吃的回家。碧云還要求子女多陪伴奶奶,給她說說話,小賀照辦了,還自加項目:取出家里的照片給奶奶看看,打開電腦、手機,為奶奶和爸爸視頻聊天,播放湄洲島、天云洞、平海灣等風光片,祖廟裊裊的煙火與風情,讓奶奶心馳神往,小賀還給奶奶畫像,問她:那是誰呀?奶奶總是說不準。盡管這樣,小賀依然畫得歡。只要奶奶看一眼它,他就滿足。小熙擅作主張,把媽媽獲得的鎮(zhèn)里優(yōu)秀黨員證書,拿給奶奶,奶奶左看看右看看,只認的紅彤彤的黨徽,其他的一概不懂。奶奶指著它,說:“那是鐮刀,用來割稻子的,”喃喃又說,“你看到家里的鐮刀了嗎?”
奶奶失智日趨明顯,生活在自己時空中,大都時候,她已搭不上小賀小熙的列車了。爸爸離家的日子,奶奶常常呆滯地望向玻璃窗外,白云在天上走,風在吹,枝頭鳥兒啁啾,樹下孩童嬉鬧,奶奶從生意盎然的下午呆坐到傍晚,要么面無表情地說,我看到船兒了,要么問:涵涵(阿踝兒子、小賀的爸)何時回家呀?
父母在哪兒,那兒就是家;一家團聚在哪兒,那兒就是家啊。
顯然,婆婆轉眼她又忘了,有時涵涵就在身邊,婆婆卻盼著他回家。今天對公公身在何處,碧云又該編個什么說法呢?她曾經(jīng)因為累了、詞窮了,不想再說謊,不想再演戲,就直截了當?shù)鼗卮穑?ldquo;爸爸不是已經(jīng)去世了嗎?您不是全程參與他的喪禮了嗎?”結果她崩潰到無法收拾,好像這是她第一次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哭得像失去母親的小孩。但眼淚剛擦干,她馬上又轉頭問碧云:“你爸該回來了吧?”
婆婆局促地蜷縮在躺椅上睡覺,內(nèi)心不安。無論碧云、小賀編什么故事,她都要堅持回家。眼看再不答應,婆婆即將翻臉,碧云顧不得門外正是風橫雨斜,打傘帶她出門坐出租車。
婆婆興奮地指東指西:這是我和你爸散步的院子,那是我成天張望你們的窗口,這是……那是……好像碧云從來就不認識這塊曾流著蜜汁的傷心地。婆婆走進暌違的家,這個她朝思暮想,以為還有爸爸身影、兒女歡笑、飯菜飄香的家;走進這個她還在里面做母親,供奉著祖先牌位的廳堂,燭火似乎還在搖搖晃晃,她張羅著兒女配置迎春的新衣裳的情景栩栩如生,呈現(xiàn)在眼前,眼皮下,仿佛穿梭著一群雞鴨,嘎嘎叫著,歡快跳著,小狗擺動著尾巴,乞求主人的輕撫,她還是一家之主的溫暖城堡,在歲月面前閃爍親情的光芒。婆婆還回望碧云一眼。她的眼神也在發(fā)抖,如窮夜微火,閃爍著,然后滅了……她摸索著在板凳坐下,像走失的五歲小孩,不拭臉,也不尋求碧云的協(xié)助,“哇”地大哭:“我的床鋪、我的被子、我的家呢?家沒有了,我怎么回——家——啊——”悲涼的哭聲,和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聲穿插交錯,一聲聲、一滴滴地敲打在窗外的芭蕉樹上,更一針針地刺在碧云的心頭。
碧云擦干淚水,決心不再猶豫,也不再撒謊,堅強地回過頭,緊緊握住婆婆溫熱的手掌,展開歡顏,像個撒嬌的小女孩,說:“兒女臨時的家,也是您的家。媽,咱們回家吧!”
讓婆婆找回家的感覺。碧云和孩子,都有信心。
本文作者:林春來(公眾號:南粵作家)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故鄉(xiāng)隨筆:回到那個叫做老家的地方(2)
上一篇:描寫身居異國的故事隨筆:歸宿
下一篇:心情傷感散文隨筆: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