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奉獻的感想文章_寫關于奉獻愛心的文章(2)
愛心奉獻的感想文章3
天使,顧名思義是上天派來的使者,它捧出愛心,溫暖人間。有天使經(jīng)過的地方總有歡樂和微笑。天使象征著美好——美好的心靈,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間……因此,每個人都希望有天使降臨在自己身邊,為自己帶來幸福和歡樂。但是,我們?yōu)槭裁床蛔屪约阂渤蔀橐粋€天使呢?為什么不用心靈將自己雕琢成一個不僅自己幸福快樂,而且能給別人帶來歡樂、給世界帶來希望的天使呢?
洪戰(zhàn)輝是一位天使。他自強不息,用一個小男孩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社會道德標準,扛起了原本屬于他和不屬于他的責任。他把他那顆天使的愛心奉獻給了與自己無親無故的小女孩。他的事跡溫暖了全社會,打濕了人們的眼眶,換來了感動的淚珠。當別人,當社會向他伸出援手時,他只是用淡淡的微笑婉拒了。洪戰(zhàn)輝在用責任和奉獻雕琢心中的天使的同時,將自己也雕琢成一個感動中國、感動人間的天使。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雕刻家。作為一個成功的雕刻家,他不是用眼睛、用刻刀去雕琢一個凝固的、死板的偶像,而是用心、用整個靈魂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
天使只是人們一種美好愿望的寄托,它不一定就是揮動著翅膀的活潑可愛的孩童,它不是一個凝固的、死板的偶像。每個人心中都存在一個不一樣的天使。所以,當每個人雕琢出自己心中的天使時,就會發(fā)現(xiàn)天使與眾不同,但這些天使都有一個共同之處——美好。那怎樣才能雕琢出最美麗的天使呢?或許很多人會感到迷惑。其實這并不難,只要將自己心中一切美好的東西奉獻給世界,你就一定能雕琢出世上最美麗的天使。天使總是從人的整體利益出發(fā),從集體、國家的利益出發(fā),堅持善良與正義,摒棄鄙俗與邪惡。作為一個青年,應該積極投入祖國建設。祖國西部正擂響著雄渾的開發(fā)戰(zhàn)鼓,我們應該成為一名天使,去奉獻西部,溫暖西部的人民;祖國中部正吹響著崛起的號角,我們應該成為一名天使,奉獻才華,溫暖中原大地;祖國的東北部正奮力找回新生,我們應該成為一名天使,奉獻智慧,帶去希望,溫暖冰天雪地的北國大地……祖國的建設永遠不會停歇,我們的奉獻就永遠不會停歇,我們要朝著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的目標邁進,用奉獻雕琢心中的天使,用青春書寫美好的未來。
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驚天動地的壯舉;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轟轟烈烈的誓言;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亙古不變的守候。讓我們用奉獻雕琢心中的天使,讓奉獻將我們自己雕琢成最美的天使。
愛心奉獻的感想文章4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感動了無數(shù)人,因為他深深地道出了一名教師的真諦——奉獻!閑暇之余我學習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愛滿天下”既是陶行知先生終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xiàn)。他的教育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一、學習陶行知的認識
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是為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礎;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是為學生打開創(chuàng)新思維的源泉;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習操練;實行“六大解放”,煥發(fā)學生活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他是這樣說的:“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說“生活決定教育”。在他看來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倡導教育和生活相結合,學校和社會相結合,手腦并用,在勞力上勞心,教學做合一。“愛滿天下”,陶行知之博愛,是愛人類全體;而在人類全體之中,弱勢群體的生命權利最缺乏保障,所以他認為弱勢群體最需要愛。愛是陶行知畢生事業(yè)的靈魂。“
創(chuàng)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料,為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服務。
二、愛生就是無私奉獻
“愛滿天下”意味著無私奉獻,它是崇高的,也是無價的。陶行知曾說過:“教師的服務精神是教育的命脈,金錢主義最足以破壞教師職業(yè)的尊貴。”現(xiàn)在雖然過了幾十年,但是無私的愛生還是需要的,還沒有過時的。陶行知不僅自己有奉獻之心,而且反復強調(diào)教育學生也要有奉獻之心。“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正是以他這一顆偉大的愛心滋潤著無數(shù)的童心。現(xiàn)在如果我們沒有奉獻精神,是不可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需要。試想一下,現(xiàn)在我們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多么的長?沒有甘于奉獻的心,怎么能夠支持下去?正因為有了奉獻精神,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在向好的方面發(fā)展, 把愛播撒到學生的心靈,這正是教育的真諦。愛的教育是一門深而活的學習問,所以陶行知先生不僅屬于過去,也屬于現(xiàn)在,而且屬于未來。讓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陶行知,用愛的實踐寫下自己珍貴的而值得回味的一頁吧!
三、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
陶行知倡導“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教育是從生活中來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是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這些話聽起來很簡單,可就是這些簡單的話語卻揭示了教育的真諦。我們平時總認為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班會課上的說教,課后的個別談話那才是真教育。也知道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言傳身教,道理好象懂得挺多的,做得好象也不錯。可看了陶先生的文章后再看我們今天的教育,才知道遠遠背離了先生的期望。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教育是為了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改進,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這就要求教育要從課堂和書本走出來,去關注社會生活,即關注生活重于關注書本。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知識變活,而且使學生開闊視野,從社會生活中吸取綜合的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思想和精神力量。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xiāng)的建設、國家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文明宣傳、公益勞動、社會調(diào)查及社會服務中去觀察、去感受、去鍛煉、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識。
四、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教師的責任在教學生學,教師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教師必須一面教一面學。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學理論。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的陳腐觀念,不能把教學生書本知識作為自己唯一要做的事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切都在進步,教師要改進課堂教學結構,在實際教學中,正確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進而達到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目的。反之,只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現(xiàn)代教學武器,改變過去那種光靠老師“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敢于質(zhì)疑問難,有向教師挑戰(zhàn)的信心,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他們牢固獲得知識,形成技能。這不僅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真正地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古人說“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只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這才教給了學生學習的“金鑰匙” 。
會學習才能創(chuàng)造。學習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學習是人主觀的精神活動,要獲取知識,人必須積極地使用并協(xié)調(diào)自己的感官,發(fā)動自己的大腦,并做出主觀的意志努力??墒窃谖覀兊膫鹘y(tǒng)教學中,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灌輸花時多,效果差,學生聽、記、背學得苦,求知欲沒有了,創(chuàng)造力抑制了。這樣的教學狀況怎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學操作上,必須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 陶行知的教學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生學的法子。”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探索“引導學生學”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教學固然要發(fā)揮教師積極指導的作用,但決定教學效果的主要還在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學生愿意學、認真學、樂意學,才算是教學效果好。
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面對當今世界新技術革命和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考驗.一些科技領先的國家巳把培養(yǎng)全民創(chuàng)新能力視為“走向21世紀的道路”。我國正全力實施國家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亟待學校造就大批創(chuàng)新型人才.迫切要求教育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我們教師如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呢?“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這些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對當代中小學創(chuàng)新教育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須有活力,但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恰恰就有扼殺人的活力之弊端。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是與肢體的活動連在一起的,它猶如活潑稚嫩的觸角,敏感而脆弱,需要教育者珍愛、保護,并給以廣闊的空間和自由。但傳統(tǒng)教育往往以“塑造靈魂”“培養(yǎng)人才”的急切情緒,加以不適當?shù)母深A,或限制時空自由,或束縛手腳行為,或惡語直傷心靈,使其壓抑、萎縮、扭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們的文化、教育觀念中,在我們的教育操作中,去檢索并革除壓抑、束縛學生個性的一切舊觀念和舊做法。陶行知先生曾對我國當時的舊教育進行過全面、猛烈的批評,他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頭腦、解放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可以說是他找準了舊教育操作中的問題,從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做法是: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從書本和試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nèi)タ瓷鐣?、看自然、看生?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閑置的雙手動起來,去做事情,做到“學做合一”;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從“只聽不思”中解放出來,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學會思維;解放學生的嘴——給他們說的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解放學生的空間——除了課堂學習,還引導他們走向課外,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給他們廣闊的天地;解放學生的時間——不用功課他們的業(yè)余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把課間十分鐘和午飯后的時間還給他們。創(chuàng)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qū)崿F(xiàn)。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
我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園丁的夢境,常常是花的芳香,葉的濃蔭,教師的夢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臉,朗朗的書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歡:
2.愛心奉獻心得體會
5.愛心公益活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