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隨筆感悟
紅樓一夢,恍然驚醒,悲劇,美到讓人心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隨筆,希望大家喜歡!
紅樓夢隨筆篇一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讀完它感觸頗深。它諷刺了我國古代封建惡勢力獨霸一方的丑態(tài)與它最終將會走向滅亡的必然命運。在紅樓夢中我最喜歡林黛玉,別人都說林黛玉太愛哭了,比不上寶釵的大氣。真真是一個林妹妹。
林黛玉是即將枯萎的絳珠草,無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煉成仙。兩位因灌愁海水,結下一段生死緣分。高山晶瑩的絳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報,聽說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淚水交換,換取他的回頭是岸,以報答灌溉之恩。當年看到這里,深深被絳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無私行為所感動。后來方知,絳珠黛玉,名別體殊,實乃香魂一縷所化,本為一人,從此深愛不已。
黛玉前生仙體,神水澆灌,一塵不染,纖纖弱質,來到污濁的凡間,深涉紅塵,無所適應,遂染無醫(yī)之病。初見化為寶玉的恩人,便淚如雨下,高興之極乎,感恩之深乎?無論如何,絳珠終于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舊精魄,萬劫人世有情緣。
既然入凡塵,即行凡間事。當年神瑛因動情紅塵,萬事自然從他富貴閑人的生活開始,黛玉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根深種。為了讓寶玉早啟慧根,懂得世無常歡,花無常艷,黛玉不惜以淚洗面,讓寶玉在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無常。而常人視她,只當黛玉心胸狹窄,目下無塵。可憐絳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她是孤身一人來投靠外祖母的,上無父母憐恤,下無兄弟扶持,倘若寶玉辜負了她,她便貧窮的一無所有,又怎能不多疑,不多嗔,不多愁?
她視寶釵如親姐,推心置腹如同知己,甚至連寶釵喝過的茶她也毫不計較的接過來喝了。初看那一回時只覺得好,覺得兩個女孩子親密無間。后來再看才覺得觸目驚心--襲人手上只有一杯茶,世上也只有一個寶玉,寶釵搶先喝了一口,卻將剩下的半杯遞給黛玉,連襲人也覺得不妥,且知黛玉是素性好潔的,遂說:“我再倒去。”然而黛玉竟一飲而盡,將杯放下。這一段描寫真是不敢往深里想,越想越覺得心疼。茶在中國禮儀上卻是有很多講究的,黛玉愿與寶釵共同分享一杯茶,這幾乎可以理解為黛玉愿與寶釵平分秋色,共侍一夫。想到這一層不能不讓人心驚。
紅樓夢隨筆篇二
俗話說得好,“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其意白見。但礙于《水滸》、《三國》等從牙牙學語起就閱讀,再讀已無多大意義。無奈之中,捧起那“石頭”硬啃起來,倒別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幾條真(天真)拙(笨拙)見,以供茶余飯后消遣。
首先,我覺得這本書并不只是單單一本愛情小說所能概括。作者為寫此書,寒窗幾十載,對醫(yī)藥、園林、建筑、書畫、詩詞、烹調、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書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助,它仿佛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怪不得至今還有許多紅學家專門研究此寶。此書所現之人情世故,官場是非,在今天都屢見不鮮內涵之深,可真謂看一遍兩遍不少,讀十遍八遍不多。對于我精讀此書是對吾之文學素養(yǎng)起鞏固、提高,以致于升華之用,大有相見恨晚之情。
其次,這也是一部悲劇,我細讀一些中外文學名著,大凡流傳下來的,幾乎無一例外全是悲劇。從卡西莫多到寶玉,從羊脂球到阿Q,以致于今日泰坦尼克中的杰克和露絲,都是悲劇人物。正義戰(zhàn)勝邪惡只能在動畫片中存在,沒有哪朝哪代的贊歌流傳下來。特別是中國的《水滸》、《三國》、《紅樓》都遵循著開業(yè)艱難后,強勁攀升,接著平穩(wěn)走勢,最后直線下跌的原則。這又恰與工商管理碩士MBA教程中所描述的一般產品發(fā)展規(guī)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規(guī)律又仿佛與此緊密相連。一種文明當其躍上頂峰就必將走向衰亡。的確,照現在的環(huán)境發(fā)展,人類終究有個盡頭,難道這是宇宙亙古不變的定理嗎?難道這是繼柏拉圖哲學中“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一定”理論之后,又一種新模式。待以后有時間再細細思考此問題,作個中國的蘇格拉低。
第三,我以為程偉元、高鶚的續(xù)寫不成功。雖基本符合上面的曲線原則,沒有生搬硬套強加于前文之嫌,但終究是焊接產物。他倆根據原作的暗示,追蹤前80回的情節(jié),完成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悲劇,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運結局,使《紅樓夢》成了一部完整的書,從而推動了《紅》在社會的傳播,擴大了它的影響??墒?,后40回寫了寶玉中舉和家業(yè)復興,違背曹雪芹的原旨;在人物描寫和情節(jié)構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筆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離,近來又有人寫了后40回,竭力鼓吹完美,但再怎么樣也只能阿里基斯追烏龜,紅樓夢的后40回將是一個永遠的迷。
第四,也就是《紅樓夢》鮮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鳳這個給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來說,她“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目光四射,手腕靈活日理萬機,指揮若定。寧國府秦可卿的喪事,特意邀請她去主持操辦,她一去就看出寧國府的五大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頓措施。王熙鳳威重令行,旁若無人,形成“脂粉須眉齊卻步,更無一個是能人”的局面。這位王夫人的內侄女爭強好勝、追慕虛榮,具有很強的權勢欲。賈府這位年輕俊俏,素有“鳳辣子”之稱的女當家伶牙俐齒,處處討賈母、王夫人的歡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渾,無所不至。總之,王熙鳳是一個集漂亮、聰明。能干、貪婪、狠毒于一身的復雜形象。作者還按照生活的邏輯,表現人物,闡發(fā)主題的需要,對眾多的輔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個輔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意義,而且能體現出多方面的意義和作用來。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是這方面的一個范例。劉姥姥的一進大觀園安排在小說的第六回,當時情節(jié)尚未充分展開,作者借劉姥姥這一輔助人物,從社會最底層這樣一個視角,來寫賈府的顯赫氣派。通過劉姥姥這樣一個鄉(xiāng)下的窮老婆子的眼睛,寫出了鳳姐的虛驕、矜持。劉姥姥第二次進入大觀園的時候,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的關系正處在微妙的階段,賈府在表面上正處于繁花似錦的時期。作者將劉姥姥和賈母這樣兩個地位懸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對比。賈母趁此機會極大的滿足了自己的優(yōu)越感;劉姥姥則為了討得一些封賞,心甘情愿的出乖露丑,充當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的笑料。劉姥姥第三次進大觀園時,賈府大勢已去,劉姥姥救了巧姐。這樣,劉姥姥無意中成了賈府盛極而衰的見證人。
最后,還是說說它的藝術成就,魯迅曾經指出:“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魯迅所謂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以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紅樓夢》沒有把人物寫某種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沒有把人物當作說教的工具。作者以細膩的筆墨展現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和復雜性?!都t樓夢》打破了傳統(tǒng)小說的單線結構。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關系為中心線索,同時展開貴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寫。在緊緊抓住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戀愛、婚姻悲劇的同時,展開廣闊的社會環(huán)境描寫,從而寫出了產生這一悲劇的社會根源。
紅樓夢隨筆篇三
紅樓一夢,恍然驚醒,悲劇,美到讓人心傷--《紅樓夢》隨筆。憶夢中之事,似是難記;憶夢中之人若在面前;憶夢中之言,甚覺心傷。無奈,超脫時期,末成悲劇。
"謙紙荒謬言,一把辛酸淚。皆云息者癡,誰結其中味。"低聲誦吟,重復咀嚼,曹雪芹閱盡滄桑,在從彼的少年閱歷中與材,回想的暖馨,身世的炎涼,更是給作品增加了無限的魅力。曹雪芹的作品超出了全部時代,書中的配角賈寶玉完整背離了過后的禮法,但卻很是契合當初的觀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宏大的成績!
在爾看來《紅樓夢》是一個悲劇,充斥了無奈與悲傷。但卻在無絕的悲傷之中透出了攝人心魂的美,書中最大的悲劇是賈寶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寶釵之間的戀情婚姻瓜葛,寶玉在黛玉、寶釵之間畢竟愛誰賈府究竟選誰作寶玉的妻子,這是一個大答題。悲劇產于二個抉擇的不一致。寶玉越來越領現黛玉是獨一的良知,而寶釵固然也可疏可敬,但心上總有一層隔閡。賈寶玉的祖母和父母卻越去越發(fā)明寶釵合乎兒媳夫的尺度,黛玉的性情氣質卻不替他們所喜。寶釵能盡質將大家束縛在禮法的范疇之內,黛玉卻返去做了執(zhí)著的暴露。悲劇尤其發(fā)生于兩個取舍威望性的迥異:愛誰,寶玉保持了本人的挑選;然而,棄誰,寶玉是一點也不權力的,所有蒙于父母之命。終極,寶釵折嫁,黛玉回魂。于是,悲巨變成了不可防止的終局。
魯迅曾說功一句話:"悲劇是將有價值的貨色覆滅給己望。"又言"但凡傻弱的公民,即便體魄如何健齊,如何茁壯,也只能干毫無意思的示眾的資料跟瞅客,病逝世多多是不用認為可憐的。"可睹,無價值的滅絕并不是悲劇,而《紅樓夢》的悲劇之所以震動我口,就由于它將被譽之物的美表示得酣暢淋漓。例如林黛玉,書中充足寫沒了她的尋求取氣量之高貴若不是如此她的悲劇即也不會令人如斯印象深入。唉!說到可悲處愈是可哀。也罷,就此放筆。
不知為何,合上手中的《紅樓夢》,竟是想再看一遍?;蛘哌@就是《紅樓夢》的魅力吧,猶如一夢,美的讓人不想撒手。
紅樓夢隨筆感悟相關文章:
2.紅樓夢讀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