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摯友的文章
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好友之交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關(guān)于古代摯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用!
關(guān)于古代摯友的文章1:羊左之交
楚平王招賢納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聞風而 歸,西羌積石山,有一個賢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雙亡,勉力讀書,養(yǎng)成了濟世之才,學就安民之業(yè),那時候左伯桃已經(jīng)快上五十年紀,因鑒于中國諸侯行仁政者少,恃強霸者多,所以一向沒有做官的念頭,后來聽說楚平王慕仁為義,遍求賢士,乃攜書一囊,辭別鄉(xiāng)中鄰友,逕奔楚國而來,迤邐來到雍地,時值嚴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陣陣如刀如刺的狂風,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濕透了,勉強忍住寒冷前進,看看天色漸漸黑了下來,遠遠望見遠處竹林之中,有一間茅屋,窗中透出一點燈亮來,伯桃大喜,就跑到這茅屋前去叩門求宿,屋里走出一個書生來,四十四五年紀,知道了左伯桃的來意,便一口歡迎他進屋去。左伯桃進得屋內(nèi),上下一看,只見屋中家具簡單,而且破陋不堪,一張床上滿堆了一些書卷,左伯桃請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愛好讀書,想救國救民的人,二人三言兩語,便十分投機,大有“恨相見之太晚”的意思,兩人便結(jié)拜做異姓骨肉。
左伯桃見羊角哀一表人材,學識又好,就勸他一同到楚國去謀事,羊角哀也正有這個心思。一日天晴,兩人便帶了一點干糧往楚國而去。曉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糧將要用盡,而老天又降下大雪來,左伯桃兀自思量,這點干糧,若供給一人受用,還能到得楚國,否則兩個人都要餓死。他自己知道學問沒有羊角哀的淵博,便情愿犧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才能。想罷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塊大石來坐著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來,左伯桃已經(jīng)脫得精光,裸臥在雪地上,凍得只剩了一口氣。
羊角哀大慟而號。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糧帶走,速去求取功名。言畢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國,羊角哀到了楚國,楚平王因愛惜羊角哀的才能,以上卿的禮節(jié)安葬左伯桃。羊角哀夢見左伯桃說:感謝你的恩德,我才能得到厚葬。我現(xiàn)在因為墳冢靠近荊將軍的墳冢,受到他的逼迫。本月15日,我們要大戰(zhàn)以決勝負。當月15日那天,羊角哀帶兵馬來到左伯桃墓前,并制作了三個桐木偶,然后自殺,舍命去幫助左伯桃。
關(guān)于古代摯友的文章2:管鮑之交
管仲又名夷吾,潁上人。青年時經(jīng)常與鮑叔牙交往,鮑叔知道他有賢才。管仲家境貧困,常常占用鮑叔的一部分財產(chǎn),鮑叔卻一直待他很好,不因這而生怨言。后來鮑叔服侍齊國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糾。到了小白立為桓公的時候,公子糾被殺死,管仲也被囚禁。鮑叔就向桓公保薦管仲。管仲被錄用以后,在齊國掌理政事,齊桓公因此而稱霸,多次召集諸侯會盟,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謀略。管仲說:“當初我貧困的時候,曾經(jīng)同鮑叔一道做買賣,分財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鮑叔不將我看成貪婪的人,他知道我貧窮。我曾經(jīng)替鮑叔出謀辦事,結(jié)果事情給弄得更加處境惡劣,而鮑叔不認為我是愚笨的人,他知道時機有利和不利。我曾經(jīng)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國君斥退,鮑叔不拿我當無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運。我曾經(jīng)多次打仗多次退卻,鮑叔不認為我是膽小鬼,他知道我家中還有老母。公子糾爭王位失敗之后,我的同事召忽為此自殺,而我被關(guān)在深牢中忍辱茍活,鮑叔不認為我無恥,他知道我不會為失小節(jié)而羞,卻為功名不曾顯耀于天下而恥。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啊!”鮑叔薦舉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有俸祿,得到封地的有十幾代,多數(shù)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稱贊管仲的才干,反而贊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
管仲在齊國執(zhí)政為相之后,憑借小小的齊國濱臨大海的地理條件,流通貨物,積累財富,富國強兵,與普通人同好同惡。所以他的著作中說:“糧倉充實就知道禮節(jié);衣食飽暖就懂得榮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親就緊緊依附;禮、義、廉,恥的倫理不大加宣揚,國家就會滅亡。頒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頭,要能順乎民心。”所以他的政令淺顯而易于推行,一般人所向往的,就因勢而給予;一般人所不贊成的,就順應而革除。管仲掌理政事,善于轉(zhuǎn)禍為福,轉(zhuǎn)敗為功。十分注意事情的輕重緩急,謹慎地權(quán)衡利害得失?;腹珜嵲谑菒篮扌∑薏碳В湍先ヒu擊蔡國,管仲則趁機討伐楚國,譴責不向周王室進貢包茅?;腹珜嶋H上是北征山戎,管仲卻趁機讓燕國實行召公的善政。齊、魯兩國在柯地盟會的時候,桓公打算背棄同曹沫所簽訂的歸還魯?shù)氐拿思s,管仲卻堅持歸還,讓魯國信重齊國,天下諸侯也因此而歸附于齊。所以說“懂得給予是為了有所獲取,這是治理政事的法寶。”
管仲的富足可以同諸侯王室相比,有三歸,有反坫,齊國人并不因此而認為他奢侈。管仲死了以后,齊國遵循他的政教,常常強霸于諸侯之中。
關(guān)于古代摯友的文章3:伯牙子期
學習了三年,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shù)赜忻麣獾那賻?。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惱?因為在藝術(shù)上還達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師成連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對他說,我已經(jīng)把自己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你,而且你學習得很好。至于音樂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沒學好。我的老師方子春是一代宗師,他琴藝高超,對音樂有獨特的感受力。他現(xiàn)住在東海的一個島上,我?guī)闳グ菀娝^續(xù)深造,你看好嗎?俞伯牙聞聽大喜,連聲說好!
他們準備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東海進發(fā)。一天,船行至東海的蓬萊山,成連對伯牙說:“你先在蓬萊山稍候,我去接老師,馬上就回來。”說完,連成劃船離開了。過了許多天,成連沒回來,伯牙很傷心。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涌,回首望島內(nèi),山林一片寂靜,只有鳥兒在啼鳴,像在唱憂傷的歌。伯牙不禁觸景生情,由感而發(fā),仰天長嘆,即興彈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從這時起,俞伯牙的琴藝大長。其實,成連老師是讓俞伯牙獨自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感受。
俞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fā)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shù)的本質(zhì),才能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 后來,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不多。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fā)。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叫鐘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贊嘆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贊道:“多么浩蕩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動,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兩個人結(jié)拜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周游完畢要前往他家去拜訪他。 一日,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jīng)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
,然后站立起來,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在《呂氏春秋》和《列子》中,記載有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后世所傳誦。
據(jù)《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這一本書中,用生動的筆觸描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經(jīng)寫下了一首短歌,來悼念自己的知音鐘子期: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琴操》、《樂府解題》記載有伯牙學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成連說自已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萬子春善移情,便帶伯牙去東海找萬子春請教移情之法??刹赖搅藮|海,并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涌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創(chuàng)作了《水仙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