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夢錄》與《桃花源記》對比閱讀參考答案
《昨夢錄》與《桃花源記》對比閱讀參考答案
《昨夢錄》一卷,又名《退軒筆錄》,宋人筆記小說,康與之撰。《桃花源記》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了《昨夢錄》與《桃花源記》對比閱讀題,僅供各位同學(xué)參考和學(xué)習(xí)。
桃花源記(選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shí)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穴中人語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xǐ,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jì)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選自南宋·康與之《昨夢錄》
《昨夢錄》與《桃花源記》閱讀題目1
9.第一段選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詩人 。(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的意思。(2分)
?、俾势拮右厝藖泶?strong>絕境 ②麻枲之屬
11.第一段選文的開頭描寫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美景,請你就這部分內(nèi)容寫幾句評注性的文字。(3分)
12.第一段選文中的“漁人”沒有留在桃花源,最終是離開了。那么第二段選文中的“楊氏”是否要定居穴中,從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1分)
13.兩段選文所描繪的社會在社會面貌居民生活狀態(tài)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3分)
14.“桃花源”是陶淵明虛構(gòu)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它?請用簡單的語言回答。(3分)
《昨夢錄》與《桃花源記》閱讀答案1
(一)9.東晉 陶淵明 (每空0.5分)
10. ①與世隔絕的地方 ② 類 (每個(gè)1分)
11.這部分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1分)為漁人進(jìn)入桃花源渲染氣氛,(1分)也為桃花源的美好作鋪墊。(1分)
12.是。楊謝而從之。(每問0.5分)
13.社會安定、和平(1分)人人平等,民風(fēng)純樸(1分)人們過著自由快樂、自給自足的生活。(1分)(意對即可)
14.因?yàn)?ldquo;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表達(dá)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黑暗的現(xiàn)實(shí)社會的否定和批判。(每點(diǎn)1分,共3分)
《昨夢錄》與《桃花源記》對比閱讀題目2
1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diǎn)詞。(4分)
①漁人甚異.之 ( ) ②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鄞斯麃?,能容.否( ) ④楊謝.而從之 ( )
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漢語。(4分)
?、儆嗳烁鲝?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谖┯?jì)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
12.簡析“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13.(乙)文中的“ ”與(甲)文中的“雞犬相聞”都描寫了村落中動物悅耳的叫聲。(2分)
14.(甲)(乙)選文為我們描繪了人們怎樣的生活圖景?(3分)
《昨夢錄》與《桃花源記》對比閱讀答案2
10.①對……感到詫異②交錯(cuò)相通到③收留、容留⑷道謝
11. ①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去,都拿出韭菜飯食來款待他。②只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用來耕種或者養(yǎng)蠶,不能從別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
12.行文上,收簡括之效,省去漁人復(fù)述山外情況的贅言。同時(shí)也給讀者留下了一個(gè)發(fā)揮豐富想象力的廣闊空間,國家的、民族的、個(gè)人的多少興亡盛衰沉浮成敗盡在這“一一”之中。
13.雞犬陶冶
14.選文為我們描繪了人們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怡然自樂的生活圖景。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昨夢錄》與《桃花源記》對比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