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白居易閱讀題及答案
夜雪白居易閱讀題及答案
《夜雪》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詩。全詩短短二十字,無一字一句直接寫及如何下雪,卻句句緊扣詩題,從各個不同側面襯托出夜間下雪的情景,可謂另有云天之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關于《夜雪》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夜雪》閱讀原文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注】①這首五絕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時年四十五,因上書論宰相遇刺事被貶江州,任江州司馬。②衾:被子。
《夜雪》閱讀題目
1.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試作簡要分析。
2.詩人寫夜雪,寫法獨特。請就本詩的寫作手法和描寫角度作一簡要分析。
3.簡要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這一場夜雪的景色的。(3分)
4.請分析“時聞折竹聲”一句所包含的意蘊。(3分)
《夜雪》閱讀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夜雪》閱讀答案
1.抒發(fā)了詩人被貶之后的孤寂心情。詩人說“已訝衾枕冷”,一冷字,既是說對天氣的感覺,更是說詩人的心境。尤其“深夜知雪重,時聞折枝聲”,更寫出了詩人徹夜無眠的孤寂心情。
2、寫夜雪,難以正面描寫,所以詩人全從側面著筆。首句著一冷字,從感覺寫雪之大,雪的悄無聲息;次句從視覺寫雪的強烈反光;最后兩句從聽覺寫積雪壓竹枝的聲音,寫雪勢的有增無減。句句寫人,卻又處處寫雪。
3.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以“衾枕冷”,烘托雪夜之寒;以“窗戶明”烘托出大雪已鋪天蓋地,到處是銀白的世界;以“折竹聲’,烘托大雪之厚重。
4.“時聞折竹聲”:①說明雪壓斷了竹竿,極言雪之大之重;②以聲襯靜,烘托出雪夜之靜;③說明詩人徹夜未眠,也暗露出詩人被貶獨居的凄寒、孤苦之情。
《夜雪》閱讀賞析
這首五絕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時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馬。
在大自然眾多的產兒中,雪可謂得天獨厚。她以潔白晶瑩的天賦麗質,裝點關山的神奇本領,贏得古往今來無數(shù)詩人的贊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詠雪篇章中,白居易這首《夜雪》,顯得那么平凡,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是一朵別具風采的小花。
這首詩新穎別致,首要在立意不俗。詠雪詩寫夜雪的不多,這與雪本身的特點有關。雪無聲無嗅,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視覺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然而,樂于創(chuàng)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fā),避開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手法,全用側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
“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為生活經驗證明:初落雪時,空中的寒氣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氣溫不會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會加重空氣中的嚴寒。這里已感衾冷,可見落雪已多時。不僅“冷”是寫雪,“訝”也是在寫雪,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這就于“寒”之外寫出雪的又一特點。此句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正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點出是“夜雪”。“復見窗戶明”,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得深,是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以上全用側寫,句句寫人,卻處處點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里仍用側面描寫,卻變換角度從聽覺寫出。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減。詩人有意選取“折竹”這一細節(jié),托出“重”字,別有情致。“折竹聲”于“夜深”而“時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更主要的是寫出了詩人的徹夜無眠;這不只為了“衾枕冷”而已,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謫居江州時心情的孤寂。由于詩人是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才使得這首《夜雪》別具一格,詩意含蓄,韻味悠長。
詩中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不僅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而且新穎別致,立意不俗。試想,雪無聲無味,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難以捕捉。然而,樂于創(chuàng)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fā),依次從觸覺(冷)、視覺(明)、感覺(知)、聽覺(聞)四個層次敘寫,一波數(shù)折,曲盡其貌其勢、其情其狀。這首小詩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全詩樸實自然,卻韻味十足;詩境平易,而渾成熨貼,無一點安排痕跡,也不假纖巧雕琢,這正是白居易詩歌固有的風格。
看過“夜雪白居易閱讀題及答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