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觀后感日記作文
電影狗十三講述了13歲初中生李玩因父母離異,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在婚后生了個兒子不敢告訴她,為了女兒開心買了一條狗送給她。想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接下來請欣賞:觀后感日記。
觀后感日記1
一、畫面美
當代小說的特點是場景化,任何一個廣受大眾歡迎的小說,都將會給讀者創(chuàng)造一種體驗,能夠體驗到代入感非常真實的場面。這不是作者決定的,是看小說的人決定的。場景化的制作能力,是由大量的細節(jié)填充進去后形成的一種獨特綜合效果。對細節(jié)的把控,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看《邪不壓正》的場景,對我來說就是一種這樣的體驗享受。整個場景,從細節(jié)上塑造了一種名為‘干凈’的美感,這種美把故事的每個部分都塑造的非常有價值,只有追求把沒價值的部分都刪掉,才會在簡短的對話中展現(xiàn)出無窮的意味。
二、看不懂的美
《邪不壓正》看了好幾遍,不過還需要說的是,這個故事懂了,而含義不懂。換種說法是,看懂了故事情節(jié),卻沒看明白作者想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什么內(nèi)容。
故事很簡單。講述了大徒弟朱潛龍為了名利,伙同根本一郎殺死師傅一家,二徒弟李天然僥幸逃脫,卻被別有用心的藍青峰養(yǎng)大,最終利用他來完成自身目標,結(jié)果卻似乎并沒有完成目標。
用‘似乎’是因為,思考了很長時間,都不明給自己一個清楚的答案。老藍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把‘將軍’送出去,那他完成了目標。如果是為了利用李天然殺朱潛龍和根本一郎,也達到了目標,可總覺的老藍似乎有某種更深層的目標沒有完成,但是找不到判斷的證據(jù)。
同時,電影中的細節(jié),以及人物的對話,意味深遠,有太多含而未露的描述。比如:就是為了這點醋,我才包了這頓餃子;我聽不懂你說的中國話;寫出來的,還能叫心里話嗎?等什么呢?
這些對話,蘊含的信息量太大,完全給了我‘瞎想’的空間,可以讓我把自由發(fā)揮的腦洞開到極致,每一句都可以延伸出一個思考的方向。最終我都沒有去想,因為不想過度解讀。
正是這種無法確定答案的美,給了我一種只有朦朧詩才有的美感。
三、人物塑造的性格美
朱潛龍和根本一郎,兩個典型的壞蛋。一個欺師滅祖,一個曲解孔圣人的論語,可謂是對傳統(tǒng)所塑造的‘好’,破壞的一干二凈。
特別是根本一郎和朱潛龍在與李天然一一對決的過程中,為了獲得優(yōu)勢,派兵暗中埋伏。朱潛龍,在死之前依舊說是李天然殺死了師傅。從頭壞到底的兩個人,至死不悔,這樣的壞人太少見了。
李天然是一個心懷大恨的人。對他拉說,除了報仇,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所以他失去了一個愛他的父親亨大夫,錯過了愛他的女人唐鳳儀,這些原本可以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結(jié)果因為他的‘恨’錯過了。
唐鳳儀是一個牛津大學(xué)的畢業(yè)生,在她的世界里善惡不重要,重要的是愛她,至于愛她的人是不是壞蛋也無關(guān)緊要。可在“女子無才便是德”依舊盛行的社會背景下,追求愛情,特別是李天然用‘在你屁股上印一個章就知道他是否真的愛你’操作下,讓唐鳳儀知道了朱潛龍根本就不愛自己,而李天然又拒絕了和她遠走高飛。至此,對愛的所有追求破滅。或許這才是她自殺的原因。
關(guān)巧紅是一個心中有大恨,且把想法付之于行動的人,不過在可以報仇的時候,因為恐懼放棄了報仇。于是面對同樣因為恐懼的李天然,成了一個引導(dǎo)者,引導(dǎo)李天然去報仇。不要講什么‘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留隔夜仇才是報仇的最好方式,通過這種引導(dǎo),讓李天然直面恐懼,直面生活。李天然的成功,讓她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最后她也因為心中執(zhí)著于恨,錯失了李天然。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啟發(fā)是,生活中不止有恨,不該因恨而活。心中有恨的人,永遠看不到生活中的美好,就像李天然沒有報仇之前,舍棄了唐鳳儀,關(guān)巧紅舍棄了他。
觀后感日記2
上小學(xué)那個年代,娛樂活動很少。當學(xué)校組織看電影時,同學(xué)們就像過節(jié)那般開心,歡欣雀躍,同時又有一種隱隱的擔憂,要上交一篇觀后感。如今看電影早已不足為奇,各大影院輪番上陣,有動作片、驚悚片,動漫片、科幻片……有國產(chǎn)片、進口片,國外的還分原版片、譯制片,應(yīng)有盡有,任其選擇,只是沒了兒時的那種喜悅,當然更無寫作文的負擔,但是電影《網(wǎng)絡(luò)迷蹤》卻使“大媽有話要說”。
影片拍攝手法非常新穎,顛覆了我對電影的三觀。它表現(xiàn)形式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場景,從頭至尾觀眾始終面對著的是電腦屏幕。我是第一次看這種影片,當屏幕上出現(xiàn)WindowsXP的開機畫面時,心里“咯頓”一下,“放映出故障了?”隨著鼠標向左下角移動,點擊“開始”,故事情節(jié)就此逐漸展開, Google搜索、電視新聞報道、視頻對話、監(jiān)控錄像……仿佛我不是坐在影院里而是坐在電腦前,不斷地操動著鼠標,當移動到“關(guān)機”,放映結(jié)束了。雖然我稍知曉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的知識,但是不斷滾動的視頻窗口、網(wǎng)頁瀏覽器窗口、對話窗口……還是讓我眼花繚亂,看起來很是費勁。比如搜索的信息一條條映入眼簾,全部都是英文,盡管關(guān)鍵詞有中文字幕出現(xiàn),仍應(yīng)接不暇。再比如聊天對話框中打字,還沒來得及回車,“嘟”,對方一條消息過來,于是刪除,重打;“嘟”,再刪除,再重打,反復(fù)好幾次,自己的思維頓時變得不流暢,卡機了。這種全新的感覺迫使自己也要不斷地刷新,經(jīng)常升級,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這是一部懸疑片。我喜歡這類題材,就如同我愛看阿瑟?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笹澤左保的作品一樣,總能讓人產(chǎn)生一種探索的激情,在人物言行舉止或字里行間尋找蛛絲馬跡,揭示真相。影片以女兒人間蒸發(fā),父親網(wǎng)上尋兇為線索,設(shè)置了一個又一個的疑團,讓觀眾隨著男主角在網(wǎng)絡(luò)媒體上的各種搜索,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跡象。情節(jié)一波三折,反轉(zhuǎn)合理又驚喜,真所謂“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劇情演繹中,充滿了懸念的營造和揭秘后的感嘆。它探討了目前人們普遍關(guān)注的家庭教育問題。比如為人父母如何與子女的溝通,對孩子的正確教育方法,共同記憶是家庭親情的紐帶等等話題。告誡人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不能完全依賴網(wǎng)絡(luò)上的互動,更要重視現(xiàn)實生活里的交往與理解,尤其是兩代人之間的交流與共識。
觀后感日記3
最近觀看短片《進擊的智人》,主要是講解:石器時代的人類起源并加以生動的演講,讓觀看耳目一新,了解人類發(fā)展史。主要講解有以下幾點:
北京猿人跟我們現(xiàn)在人有什么關(guān)系?之前老師都說那是當今人類的祖先??闪捍T告訴我們,觀點錯了。北京猿人跟當今人沒關(guān)系,因為,猿人是簡單直立人,而我們是智人,分別屬于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種。什么叫不同人種?就是彼此之間存在生殖隔離,不能生育健康的后代,簡而言之,我們與北京猿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有點像驢和馬的關(guān)系,就算驢和馬能繁殖出騾子來,但騾子絕不能生出小騾子來,大概是這個意思。不過北京猿人確實屬于人這個大類,他們會直立行走,會使用明火,這是人跟動物的重要差別。
《進擊的智人》用圖片、語言講解智人,從走出非洲開始,智人在踏上食物鏈頂端的道路上一路披荊斬棘,所向無敵,不光滅絕了很多猛獸,還滅絕了同屬人類的其他人種,走出非洲的智人開始向地球各大洲進擊,他們所到之處,其他物種或者人種都會遭到瘋狂血洗。比如四萬五千年前,智人登陸澳大利亞,當時這塊土地上有很多奇怪的物種,它們身形高大,比智人強壯十倍,卻完全不是智人的對手,智人厲害到什么程度?澳洲原本有二十五種大型袋類動物,智人把他們斬盡殺絕到只剩袋鼠一種,連幾米長的蜥蜴都無法生存下去。
很多人以為物種滅絕是工業(yè)化開始的,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事實上很多物種在舊石器時代就被咱智人祖先們滅絕了??梢赃@么說,智人是世界上最兇狠恐怖的動物,對別的物種絕不留情,對人也不留情,據(jù)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動物會對同類進行種族滅絕,他們是人類和黑猩猩!
還好,人類經(jīng)歷了三百二十萬年漫長的石器時代后,終于走進文明時代,發(fā)明了科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哲學(xué),宗教,法律,禮教等等,這讓我們的世界漸漸不那么恐怖。很慶幸,我們沒有出生在血腥殘忍的上古石器時代。
梁碩說:我們要做的,是用文明社會的東西去壓制我們內(nèi)心真正陰暗恐怖的那一面,這當然也是我們智人最后的尊嚴所在。但愿人類在未來能建設(shè)一個更加文明,科學(xué),法制,禮教的社會。
觀后感日記4
為紀念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而創(chuàng)作拍攝,中央八臺播放了一部電視劇《外灘鐘聲》。該劇講述了一條老上海弄堂里幾戶百姓人家自_到改革開放后十年的時代變遷與人情冷暖,親情、愛情、時代背景湊成一臺戲,歲月蹉跎,人情冷暖,如泣如歌的故事。
聽著外灘海關(guān)大鐘的鐘聲、喝著老虎灶燒的水、戴著上海牌手表、口袋上別著英雄牌金筆……這部劇中有著太多上海人熟悉的歲月味道。這部劇我是一集都沒有拉下。我喜歡劇中的杜心生,他接替爸爸工作成為守鐘人。他是妥妥的一枚暖男,對于初戀,他小心翼翼地保護俞佩佩,生怕受傷害。在理解她的理想之后,他愿意成全。對于自己的媳婦,他有擔當,責任。維護自己的家庭。呵護妹妹留下的孩子。視為己出,撫養(yǎng)長大。正直、真誠、厚道是心生身上的標簽。心美是我喜歡的女性,她有自己的靈氣與堅持,最終在服裝設(shè)計上走出自己的一條光明之路。所以有夢想要堅持。
在這部《外灘鐘聲》中,一個個小人物相繼出場,讓人看到溫馨的親情和鄰里情?,F(xiàn)在鄰里之間的感情淡多了,住在單元房里,年輕人早出晚歸上班。見面了也許都不知道彼此是鄰居,人情冷漠了許多。希望朋友們抽空看看這部劇,我覺得這部年代電視劇特別好。
觀后感日記5
不用說,看到這個標題我自己也覺得很俗套,故事嘛,都是這樣開始的……
第一次看新海誠的作品,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他的任何作品,看完《你的名字》后,瘋狂迷上他的作品,畫面突破了我對二次元的理解。
我看到這個電影名時,完全想象不出會是怎么樣一個故事,單單就上映第一天,評分就破了9.2,讓我著實驚訝。剛好那段時間,電影院的電影多是恐怖題材,實在提不起多少興趣,抱著打發(fā)時間的態(tài)度,我和睡睡去了電影院。
下午三點半開場,我們提前十分鐘進去,自我感覺提前很久,進了放映廳發(fā)現(xiàn)幾乎是滿座,我頓時驚訝地叫出來。在我的認知里,賀歲片才有這樣的上座率,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憑什么受到這樣的好評?
影片開場的前幾分鐘,我相信看過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應(yīng)該就是宮水三枼摸胸的場景。光線透過窗照亮屋子,妹妹宮水四枼拉開門叫她吃早餐,看見姐姐在摸胸,這一系列的動作,起初我是完全看不懂的。當男主角瀧出現(xiàn)時,才知道他們的靈魂互換,題材很新穎,故事描述的也不緊湊。著重想說的就是里面的風景和建筑物,無法用言語形容出來的美,很好的配合了人物的發(fā)揮。
宮水三葉和瀧交換身體后,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替瀧去打工,撮合瀧和奧寺前輩的約會等等。可是宮水三葉哭了,當瀧想去找宮水三葉時,才發(fā)現(xiàn)宮水三葉在的小鎮(zhèn)三年前就被彗星掉落的隕石摧毀,他完全無法辨別這些天發(fā)生的事情是真實的還是假象。
雖然最后他知道宮水三枼沒死,但是卻再也找不到她,不過緣分就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兩人都以為對方已經(jīng)忘記從前的事情,其實兩人五年來一直都在尋找對方,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在兩列地鐵上隔著玻璃看到對方,下車后瘋了似的再尋找,在樓梯口相遇。
故事有感人,有歡笑,人物表現(xiàn)的很生動 ,看完之后會感覺意猶未盡。沒看過這類題材,覺得甚合我意;強畫質(zhì)的渲染,是電影成功的一部分,電影中的“結(jié)繩”貫穿整部戲,用心看的觀眾能夠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講的男女主人公。電影更多的想表達命運的流動,成型,扭曲,纏繞,交織,斷裂,再纏繞重復(fù)的這一過程,正如緣分,聚散兩相盼。
我是路綺蘭,你的名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