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古今茶文化的發(fā)展歷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中國人飲茶,據(jù)說始于神農(nóng)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xiàn)在,中國各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論古今茶文化的發(fā)展歷史,一起來看看。
論古今茶文化的發(fā)展歷史
三國以前茶文化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fā)現(xiàn)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jīng)》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yī)學價值。西漢已將茶的產(chǎn)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晉代茶文化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jīng)脫離作為一般形態(tài)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yè)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yǎng)廉”的問題。于是,出現(xiàn)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后喪禮要盡量節(jié)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干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并要“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里,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chǎn)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騷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jīng)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南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于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xù)發(fā)展,以致出現(xiàn)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后來,清談之風漸漸發(fā)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tài)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jīng)濟條件也不允許。于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里,飲茶已經(jīng)被當作精神現(xiàn)象來對待。
隨著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lián)系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盡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jīng)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態(tài)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隋唐茶文化
根據(jù)茶在先前都是藥用,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也多是認為對身體有益。隋朝基本是初步形成中國茶文化,公元780年,陸羽據(jù)此著《茶經(jīng)》,把隋、唐茶文化形成的了專有標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chuàng)中國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現(xiàn)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采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
宋代茶業(yè)已有很大發(fā)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fā)展,在文人中出現(xiàn)了專業(yè)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jié)。至于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斗茶風起,帶來了采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fā)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過于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元代,一方面,北方少數(shù)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中國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xiàn)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xiàn)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fā)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于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于是仍懷礪節(jié)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xiàn)為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xiàn)自己的苦節(jié)。
明清茶文化
此時已出現(xiàn)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tài)。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yè),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shù)。
現(xiàn)代的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chǎn)7500T發(fā)展到1998年的60余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lián)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xiāng)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各省各市及主產(chǎn)茶縣紛紛主辦“茶葉節(jié)”,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jié)、云南的普洱茶節(jié),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jié)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jīng)濟貿(mào)易發(fā)展。
中國古代名人與茶文化的關系
1、陸羽
陸羽(733-804年),字鴻漸,季疵,一名疾,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陸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而聞名于世,因被后人稱為"茶圣"。 陸羽原來是個被遺棄的孤兒。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竟陵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一天清晨在西湖之濱散步,忽然聽到一陣雁叫,轉身望去,不遠處有一群大雁圍在一起,他匆匆趕去,只見一個棄兒卷縮在大雁羽翼下,瑟瑟發(fā)抖,智積禪師念一聲阿彌陀佛,快步把它抱回了寺廟里。隨后,智積禪師為給他起名,就以《易》占卦辭,"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于是就給他定姓為"陸",取名為"羽",用"鴻漸"為字。陸羽在智積禪師的扶育下,學文識字,習誦佛經(jīng),并為積公煮茶伺湯。但就是不肯削發(fā)為僧。智積為使陸羽聽話,就用雜務來磨煉他,每天讓他打掃寺院,清潔廁所,或練泥糊墻,負瓦蓋屋,直至放牛一百二十頭。陸羽雖然備受勞役,但就是不肯就范。到了十一歲時,他乘人不備,逃出了寺院,到一個戲班子里作了"優(yōu)伶"。陸羽非常詼諧善辯,雖其貌不揚,而且有口吃的毛病,但他在戲劇中演的丑角幽默機智,常常受到觀眾的歡迎。陸羽在演出實踐中還編寫了名為《謔談》的三卷笑話書籍。唐天寶五年,即公元746年,河南群李齊物被貶,到竟陵來當太字,縣令為太守接塵,便讓戲班子來演出,太守看完后,對陸羽很賞識,于是召見他,贈以詩書,并介紹他到天門西北的火門山鄒夫子那里去讀書。讀書之余,陸羽也常為鄒夫子煮茶烹茗。在陸羽二十多歲時,便出游到河南的義陽和巴山峽川,耳聞目睹了蜀地彭州、綿州、蜀州、邛州、雅州、瀘州、漢州、眉州的茶葉生產(chǎn)情況,后來又轉道宜昌,品嘗了峽州茶和蛤蟆泉水。公元755年夏天,陸羽回到竟陵定居在東岡村。公元756年,由于安史之亂,關中難民蜂擁南下,陸羽也隨之過江。在此后的生活中,他采集了不少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的茶葉資料。公元760年,他來到浙江湖州與僧皎然同住杼山妙喜寺,結成忘年之交。同時又結識了靈澈、李冶、孟郊、張志和、劉長卿等名僧高士,此間,他一面交游,一面著述,對以往收集到的茶葉歷史和生產(chǎn)資料進行匯集和研究。公元765年,陸羽終于寫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 在《茶經(jīng)》初稿寫成之后,陸羽繼續(xù)在江浙一帶訪茶,制茶,并對《茶經(jīng)》不斷進行訂正、補充修改,到公元755年,《茶經(jīng)》最后定稿?!恫杞?jīng)》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關茶葉科學和文化的系統(tǒng)總結,《茶經(jīng)》是中國茶葉生產(chǎn)、茶葉文化歷史的里程碑。宋代陳師道在《茶經(jīng)序》中評論:"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于茶者也"。陸羽不僅在總結前人的經(jīng)驗上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身體力行,善于發(fā)現(xiàn)好茶,善于精鑒水品。如浙江長興顧渚紫筍茶,經(jīng)陸羽品評為上品而成為貢茶,名重京華。又如對義興的陽羨茶,他品飲后認為,芬香甘冽,冠于他境,并直接推薦為貢茶。陸羽又能辨水,同一江中之水,能區(qū)分不同水段的品質,他還對所經(jīng)之處的江河泉水,加以排列高下,分為二十等。對后世影響也很大。陸羽逝世后不久,他在茶業(yè)界的地位就漸漸突出了起來,不僅在生產(chǎn)、品鑒等方面,就在茶葉貿(mào)易中,人們也把陸羽奉為神明,凡做茶葉生意的人,多用陶瓷做成陸羽像,供在家里,認為這有利于茶葉貿(mào)易。陸羽開創(chuàng)的茶葉學術研究,歷經(jīng)千年,研究的門類更加齊全,研究的手段也更加先進,研究的成果更是豐盛,茶葉文化得到了更為廣泛的發(fā)展。陸羽的貢獻也日益為中國和世界所認識。
2、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其祖籍為太原(今屬山西),后來遷居陜西境內 (今陜西渭南東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他對自己的愛茶、烹茶技藝十分自信,他在《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詩中吟到:"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曲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這在他所作的其他詩作中也可得到印證。詩中還多處提到茶與酒、琴的關系。如"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陽中。伴老琴長在,迎春酒不空"。"醉對數(shù)叢紅芍藥,渴嘗一碗綠昌明。"等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千古名詩,在對琵琶女的身世深表同情,深刻鞭笞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的同時,也為茶史留下了一條重要的資料:"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浮梁,在今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北,由此可見唐代已是一個茶葉集散地了。 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兩年任內,他迷戀西子湖的香茶甘泉,留下了一段與靈隱韜光禪師汲泉烹茗的佳話。白居易以茶邀禪師入城"命師相伴食,齋罷一甌茶"。而韜光禪師則不肯屈從,以詩簽之:"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巖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詩中婉然帶諷,白居易則豁然大度,親自上山與禪師一起品茗。杭州靈隱韜光寺的烹茗井,相傳就是白居易與韜光的烹茗處。
3、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論茶的詩文不算多,但卻很精彩。例如,他特別推崇修水的雙井茶,有《雙井茶》詩,詳盡述及了雙井茶的品質特點和茶與人品的關系: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斤茶養(yǎng)一兩芽。 寶云日鑄非不精,爭新棄舊世人情。 群不見,建溪龍鳳團, 不改舊時香味色。歐陽修對蔡襄創(chuàng)制的"小龍團"十分關注,他在為蔡襄《茶錄》所作的后序中論述到當時人們對小龍團茶的珍視,已成為后人研究宋代貢茶的寶貴資料。 "茶為物之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錄序所謂上品龍茶是也。蓋自君謨始造而歲供焉。仁宗尤所珍異,雖輔相之臣,未嘗輒賜。惟南郊大禮致齋之夕,中書樞密院各四人共賜一餅,宮人翦為龍鳳花草貼其上,兩府八家分割以歸,不敢碾試,相家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至嘉佑七年,親享明堂,齋夕,始人賜一餅,余亦忝預,至今藏之。" 《大明水記》是歐陽修論烹茶之水的專文。他在文中對唐代陸羽《茶經(jīng)》和張又新《煎茶水記》的比較和批判,顯示出了一個學者獨立思考,不隨人后的本色。
4、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蘇東坡是中國宋代杰出的文學家、書法家,而且對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較深的研究,在他的詩文中,有許多燴炙人口的詠茶佳作,流傳下來。他創(chuàng)作的散文《葉嘉傳》,以擬人手法,形象地稱頌了茶的歷史、功效、品質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蘇東坡一生,因任職或遭貶謫,到過許多地方,每到一處,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詩詞。如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蘇軾任徐州太守時作有《浣溪沙》一詞:"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形象地再現(xiàn)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 "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是描寫杭州的"白云茶"。 "千金買斷顧渚春,似與越人降日注"是稱頌湖州的"顧渚紫筍"。 而對福建的壑源茶,則更是推崇備至。他在《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一詩中這樣寫道: 仙山靈草溫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后來,人們將蘇東坡的另一首詩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與"從來佳茗似佳人"輯成一聯(lián),陳列到茶館之中,成為一副名聯(lián)。蘇東坡烹茶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他認為好茶還須好水配,"活水還須活火烹"。他還在《試院煎茶》詩中,對烹茶用水的溫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以沸水的氣泡形態(tài)和聲音來判斷水的沸騰程度。蘇東坡對烹茶用具也很講究,他認為"銅腥鐵澀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燒水。據(jù)說,蘇軾在宜興時,還親自設計了一種提梁式紫砂壺。后人為了紀念他,把這種壺式命名為"東坡壺"。 蘇東坡對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時,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凈慈、南屏諸寺,晚上又到孤山謁惠勤禪師,一日之中,飲濃茶數(shù)碗,不覺病已痊愈。便在禪師粉壁上題了七絕一首: 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蘇軾還在《仇池筆記》中介紹了一種以茶護齒的妙法: "除煩去膩,不可缺茶,然暗中損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齒間,消縮脫去,不煩挑刺,而齒性便若緣此堅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數(shù)日一啜不為害也。此大有理。" 蘇東坡在中國茶文化發(fā)展史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
論古今茶文化的發(fā)展歷史相關文章:
4.歷史上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