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論文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發(fā)地參與到探索求知的活動中來,實現高效數學教學的目標。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論文,歡迎瀏覽!
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一: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探討
摘要: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學生一直以來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從探究式教學的組織原則出發(fā),詳細分析了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希望能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促進探究式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初中數學;主動探究;能力;原則;策略
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但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并沒有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一味地采取填鴨式教學模式,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表面上看教師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其實并非如此,在這樣的錯誤模式下,學生完全沒有了參與的權利,在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時依然無從下手。這不僅沒有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那么,怎樣改變這種現象呢?我認為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不錯的選擇。
一、探究式教模式的組織原則
(一)具體和抽象結合原則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常常喜歡借助具體對象。鑒于此,在探究式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認真制定相關的實施步驟,通過生活實例的比較、演示直觀教具以及操作相應的模型等各種方式揭示數學概念,實現具體和抽象的結合,降低學生自主探究的難度,提高學習興趣。
(二)學生主動參與原則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組織教學活動,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在主動探究中增長知識,提升技能。
(三)個體活動與集體活動結合原則
探究式學習針對的對象并不單是學生個體,更需要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所以,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攻克難關。
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興趣
實踐表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具體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教學方法和學生學情等方面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進而主動探究。比如,用一根較長的鋼纜圈沿著赤道圍繞地球一圈之后,將鋼纜再放長10cm,此時的鋼纜圈與地球之間的縫隙是能讓一頭河馬通過,還是能讓一只小狗通過?還是兩者都可以通過?問題提出后,教師再適時用多媒體直觀展示畫面,有了這些鋪墊,學生迅速被畫面吸引,仿佛置身其中,很快便主動展開探究,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和能力。當然,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用懸念導入新課,或者臨時做一些嘗試性的研究活動,這些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情靈活運用,但必須貼近學生生活,同時還要帶有一定的激勵性和挑戰(zhàn)性。只有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使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統一起來。
(二)鼓勵合作,共同探究
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很多事情僅靠個人“單打獨斗”難以取得突破,數學學習也不例外。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比如,學生之間大多存在個體差異,基礎不同,學習速度和認知水平必然有所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這種差異,鼓勵學生相互合作。在交流中,學生既要樂于傾聽他人的想法,又要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一來,學生便能擺脫獨立思考的困境,通過認知沖突和自我反思,深刻認識數學知識,提升學習效率。此外,為了更加突出合作的時效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強+次強+次強+弱”“強+強+次強+弱”等模式建立合作小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和提升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每周評出兩個優(yōu)秀的合作學習小組、三名課堂積極參與之星,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促進探究式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注重評價,激勵探究
新課程改革強調評價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求知過程、探究過程、體驗過程,關心學生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的探究精神,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那么,應該如何評價呢?首先,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在實際的數學探究過程中,學生總是會犯這樣或那樣的小失誤,這時,如果教師不假思索就給予批評和指責,而不去幫助學生避免或解決這些失誤,學生不僅一頭霧水,不知如何解決,更會產生厭煩情緒。正確的做法是,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失誤,其原因何在,有沒有更加簡便的解決方法??傊?,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重過程、輕結果。其次,多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不是一味批評,打擊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所以,在數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還要注重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fā)展水平等方面,對學生提出的合理意見和正確的解題思路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樂于探究。總之,“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上的主人。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積極探索實施“探究性學習”的策略,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自主探索、實踐應用等主體活動去親近數學、體驗數學、應用數學,真正成為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柏田.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3).
[2]呂世虎,王積建.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驗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5(4).
[3]李金明.初中學生數學思維力發(fā)展特點及培養(yǎng)方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4).
[4]萬斌賢.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9(6).
[5]馬鳴.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方法芻議[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
[6]楊柏田.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3).
[7]陳智旭.關于課改下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幾種方法[J].新課程:教研,2011(2).
作者:柴在喜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城關初級中學
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二:打造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策略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高品質的數學課堂,才能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水平,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本文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從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把握前后知識聯系、增強教學中的互動以及開展自主學習等方面,對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打造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緊隨時代發(fā)展潮流,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改革,探索高效的教學途徑和教學策略,讓數學課堂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水平。在此,文本就如何打造高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探究。
一、創(chuàng)設生動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動力
和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要求較高,但初中生的思維還不完善,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理解數學概念、定理和法則的時候會比較困難。為此,我們要借助表演、動作、投影、簡筆畫、圖片、具體事例、實物來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形象性,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和動眼的機會,促進學生非智力素質和智力素質的共同提高。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中,在教學前我首先讓學生自己剪一個三角形,然后通過看一看、量一量和拼一拼等操作三角形,交流討論三角形的內角和,讓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有一個初步的認知。然后,在黑板上任意畫一個三角形,并且在三角形內部畫一條線段,將大的三角形劃分為兩個小的三角形,并提出思考問題:“大的三角形內角和是不是小三角形內角和的兩倍?”經過之前的操作,學生隱約地認為小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一樣的,但卻不敢回答,于是對學生進行了引導,為學生提供了判定的條件,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理有據地分析。雖然大三角形的一個角被分成了兩部分,但卻又新增加了兩個三角形,而且這兩個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180°的平角,所以,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為360°,那么一個小三角形的內角和依舊是180°。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獲得了正確的結論,不但增強了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發(fā)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同時還能滿足了學生求知的欲望,讓他們記憶更加深刻牢固,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把握前后知識聯系,建立完整知識體系
數學知識是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它們并不是互不關聯的,前后知識之間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知識之間存在的規(guī)律,把握前后知識間的聯系,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在教學方程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學生所學的所有和方程有關的知識都列舉出來,引導學生觀察方程的特點,尋找規(guī)律,將重點放在“次”和“元”上面,讓學生分析“元”和“次”的含義。通過觀察,學生會發(fā)現“元”代表未知數,“次”代表未知數的最高次數,如果未知數是一個就叫做“一元”,如果未知數是兩個就叫做“二元”,如果未知數最高次數是“1”那么就叫做“一次”,如果未知數最高次數是“2”那么就叫做“二次”.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學生就能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二次方程,如此一來,學生就能輕松掌握方程的概念,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三、增強教學的互動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互動包括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增強互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活學生思維,同時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一來,在備課過程中和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就能更好地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品質的數學課堂。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首先,為學生講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概念和主要形式:ax+b=0(a,b是常數,x是未知數,且a≠0)。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判斷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特點?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也可以和教師進行討論,通過合作探究得出結論:一元一次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并且只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最高次數都為“1”。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通過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還能分享感情和認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使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組建“學習共同體”。四、提倡開展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自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這節(jié)課的時候,圍繞教材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預習課上要學習的內容,并且提出自己的疑惑,然后讓學生嘗試做一做教師設計的問題,并將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等上課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對積極完成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一來,就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就會越來越強,自主學習能力也會越來越好,從而能夠自發(fā)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總而言之,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發(fā)地參與到探索求知的活動中來,實現高效數學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譚宏安.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初探[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6).
[2]溫展樺.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王海通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南定中學
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論文篇三:動態(tài)生成的初中數學課堂探討
摘要:動態(tài)生成是近年來在教學領域里備受關注的一個嶄新的教學概念,是因為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創(chuàng)新自主的學習方式已被教育屆人士接受和認可。動態(tài)生成是從課堂教育、學生總體發(fā)展的特點和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中所決定的。展開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育研究是目前教育界人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關鍵詞:動態(tài)生成;初中數學;課堂研究
正常情況下,課堂教學過程存在眾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存在著很多種可能性,教育過程的進展,就是在很多種不確定因素中選擇,促使新的狀態(tài)下持續(xù)生成,同時影響下一步的進展。動態(tài)課程就能做到這些。那么在當今的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怎么做到初中數學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呢?
一、掌握學情,努力預設———搭建動態(tài)生成的前提條件
教師預設必須建立在對初中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正因如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聯系起來。教師應當透徹研究教材。教材是展開課堂教學的基本,是教學理念精華的載體,不僅如此,學生主要是依靠教材展開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教材研究透徹,完全明白教材的理念和目的所在。在這個基礎上,再把教材與教師自身的教學特色和初中生的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制定出具有特色的落實方案。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情。課堂教育里的動態(tài)生成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結果,然而初中生已有的基礎知識、能力水平等都會影響課堂生成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剖析初中生的特點,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容易犯的錯誤,從而為學生制定出更好、更適合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
二、深思熟慮、相互交流———掌握動態(tài)生成的實現方法
深入思考能讓初中生更好地交流,互動交流是讓學生有更好的交流平臺。要達到課堂教育的成功,必須把思考和交流有效結合起來。數學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如今的課堂教學互動,大部分是以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展開,多數采用的方式是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較差的學生分在一組,使得學生能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那么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就一定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第一,應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擁有適合自己的思考機會,找到自身的定位,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幫助;第二,規(guī)避形式主義的思考,避免學生在沒有完全理解所學內容時就展開討論,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咏涣饕⒅爻踔猩膮⑴c。第一,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比較具有代表性以及挑戰(zhàn)性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促進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使得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第二,為了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鞏固學生的主導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急著講解教材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初中生的主動性在小組討論時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三、提高領悟,貼近現實———達到動態(tài)生成的有效延伸
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身臨其中。初中數學教材里的很多內容都是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展現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發(fā)深入思考,將動態(tài)生成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讓其深深的感受到數學是人類生存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從而讓學生深刻地明白學好數學是十分重要的。提高感悟,使動態(tài)生成更有成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就是初中生對數學知識領悟的過程。數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發(fā)揮出指導、組織、促進的作用,對于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指導,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識,得到更多的體會。在課堂教育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展現出自己的思維特點,使數學課堂充滿活躍的氣氛和創(chuàng)意。四、提高效率,明確動態(tài)生成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合理地“預設”,讓教學事半功倍。所謂的“預設”就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項非常復雜、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這項工作第一是有價值導向和理論認識前提的,這就奠定了教學的方向。動態(tài)生成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初中生在課堂學習中有所生成。第二,教學設計是從一種整體觀念來考慮怎么使得參與教學活動的要素有效結合起來,并且在活動的每個重要步驟合理進行相互作用,進而最有效地達到最好的教學目的。有效地“生成”,有效的生成是有它基本要求的,就是生成一定是思考的結果。不經過思考而生成的內容都是無效的生成。動態(tài)生成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是在教師長期精心設計的前提下依據教學實際展開不同方面的開發(fā)和轉化。第一,教師必須尊重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自由表達的機會。課堂上最不幸的事就是教師一看到學生對自己提問沒有任何反應,就立刻產生焦急的態(tài)度,急于自己說出答案,替學生思考、替學生回答問題。其實在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學習時間留給學生,讓其憑著自己的思維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平等的表達機會,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得課堂上的氣氛更加和諧。其次,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覺培養(yǎng)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思維,促使學生形成“自我”的意識。教的精髓在于指導,學的成功在于領悟,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抓住每一個細節(jié)和機會,加上有效的方法,使數學學習充滿活力。在數學教學中不管是從課堂教學發(fā)展的趨勢所需,還是從突破長期形成的瓶頸來講,都應當想法突破沉悶、機械的課。動態(tài)生成的理念是不能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按課本講課,要時時刻刻注重課堂活動,要在自主、創(chuàng)新、合作的學習氣氛中,有效地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幫助學生自主的完成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事實表明,在現階段實現初中數學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是很有可能的,也是頗具效益的,它可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成績,同樣也使得教師專業(yè)化進步。每一項教育教學的更新都不是個人或者少數幾個人所能決定的,動態(tài)生成教學方法也不例外,我們期待通過日后的努力能將學生培養(yǎng)的更加優(yōu)秀。
參考文獻:
[1]王萍.關注動態(tài)生成提升課堂效率———初中數學動態(tài)生成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05).
[2]沈忠斌.讓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初中數學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06).
[3]陳余榮.讓“動態(tài)生成”成為小學數學課堂的主旋律———例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化解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2,(08).
作者:蔣海鵬 單位:江蘇省泰州市醫(yī)藥高新區(qū)野徐鎮(zhèn)康和實驗中學
看過" 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論文"的還看了:
5.初二數學教學論文
初中數學教學研究論文
上一篇: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探究
下一篇: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