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設計_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設計_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設計
如何讓小學生們更好更快的去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呢,這就需要教案設計上場了。下面是有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72~73頁第七單元“長方形與正方形”。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過“推一推”“拉一拉”的活動,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獲得研究圖形的經(jīng)驗。
3.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數(shù)學知識的實踐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語言描述出來。
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掌握探索的方法。
教學理念: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
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教學方法:
談話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實踐法、自主探究法、觀察法。
教具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紙,直尺,三角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能夠感性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并能從生活中找到一些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操作、小組交流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感受到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同學們,請你仔細觀察我們的教室,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觀察教室,全班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獨立思考,指名匯報)
3.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見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們常見的圖形。為什么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這么廣泛呢?到底它們身上有哪些特征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貼長方形和正方形,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室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或是正方形,使學生感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使他們有了研究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主體探索,合作研究。
1.回顧舊知。
(1).你們已經(jīng)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識?(全班交流)
(2).你能分別指指它們的四條邊和4個角嗎?(指名完成)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為下面的教學定位了1個起點。】
2.研究長方形邊的特征。
(1).我們首先來研究長方形邊的特征。
(2).你能說說長方形四條邊的長短關系嗎?(指名說說)
(3).為了方便大家敘述,我們通常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做寬。(板書長、寬)
(4).長方形有幾條長?幾條寬?(集體說一說)
(5).請你來大膽預測一下長方形的兩條長的長短有什么關系?兩條寬的長短有什么關系?(指名說說)
(6).小結:長方形的兩條長是相對的,叫做對邊,兩條寬也是相對的,也叫做對邊。
(7).長方形有幾組對邊?(集體說一說)
(8).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長方形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
(9).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呢?(指名說說,并演示)
(10).現(xiàn)在請你選擇1種你喜歡的方法來驗證一下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11).誰能來給大家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驗證的?結果怎樣?(指名說說)
(12).老師也驗證了,請看大屏幕。(課件2出示)
(13).可見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同學們真棒!給自己一點掌聲鼓勵一下。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大膽預測長方形的邊的特征,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驗證了長方形邊的特征,使學生掌握了研究長方形邊的特征的方法,為下面研究正方形邊的特征打好基礎?!?/p>
3.研究長方形角的特征。
(1).長方形邊的特征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它的角有什么特征呢?(同桌交流,個別匯報)
(2).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演示)
(3).老師也量了,請看大屏幕。(課件3——7出示)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WWW.niubB.neT]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研究得出正方形角的特征,掌握了研究正方形角的特征的方法?!?/p>
4.小結方法。
(1).剛才同學們自己動手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特征,我們是從哪幾個方面去研究的?(同桌交流,指名匯報)
(2).我們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的?(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對長方形的特征的研究,使學生掌握了研究的方法和從哪些方面去研究的,通過小結,使學生對這些研究方法掌握得更好,以便于運用到下面的學習中。】
5.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1).現(xiàn)在請你用折一折或量一量的方法同桌合作研究正方形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同桌合作完成)
(2).誰能來給大家說說你們的研究結果?(指名說說)
(3).既然長方形的邊的特征和正方形的邊的特征是一樣的,他們的形狀就應該一樣,為什么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呢?到底正方形還有哪些不同于長方形的特征呢?請你動手再來研究一下?(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4).現(xiàn)在誰來給大家說說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特征?
(5).老師也進行了研究,請看大屏幕。(課件8——23出示)
(6).小結:其實不但我們驗證了,科學家通過大量的驗證,證明所有的長方形都具有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的特征。所有的正方形都具有四條邊都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的特征。
(7).現(xiàn)在請你來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長方形?什么樣的圖形是正方形?(指名說說)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同桌合作,親自動手用研究長方形特征的方法來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并找到了正方形不同于長方形的特征,做到了學以致用,使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p>
6.游戲。(課件24出示)
(1).接下來我們做1個小游戲,誰愿意和老師一起來做?(師生互動)
(2).其他同學仔細看老師拉出來的部分是什么形狀?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學反思一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這一課,教學重點難點是使學生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區(qū)別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節(jié)課讓學生對它們的特點有個初步的直觀認識,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做準備。雖然是看似簡單的一些平面圖形的認識,教材內(nèi)容的安排也較少,且小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概念本身就較生疏。為此,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1、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圖畫,例如:3.5英寸軟盤、鐘面。引出對舊知識的回憶,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
2、引導學生自由討論,把自己想從哪些方面研究圖形的方法,與同桌互相交流,讓學生在友好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示出來。創(chuàng)造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暢所欲言,主動積極地學習。
3、在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出示釘子板,加強學生對圖形的感知,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同時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都想上臺展示自己。
4、讓學生走出教室,帶上紙和筆,把自己看到的平面圖形記下來。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這節(jié)課我遵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精心設計了形式新穎,情境意識強烈的題目和問題。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下完成了所有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下課時還未減退,他們拿著筆、紙在操場上尋找圖形,當他們又找到一個平面圖形時,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興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說:“莊老師,我已找到了10個……”學生能夠自主探索、積極、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學生學得主動,就會學有成效。
數(shù)學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同時更要將它看作是一種文化。讓數(shù)學課富有生活氣息,喚起學生親近數(shù)學的熱情,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學反思二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是三年級上冊的教學內(nèi)容。這一教學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有的一些自然感知認識和書本上的初步了解上,進行更深一層次的初步掌握學習的。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要使學生能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名稱,初步認識它們的特點,為后面學習周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jù)學生已有的一些模糊印象和具體教學用具,讓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達到一定程度。教學過程中,我按照由易到難、先具體后抽象的教學程序,大量運用學生熟悉的實物來讓學生去……感知,用眼睛去……觀察,用學具尺子……量一量,用長、正方形畫片……折一折,同桌……互相議一議等方法進行全面結合,讓學生在生動活潑、輕松自如的氛圍中學到知識與技能。
[設計一]:我們一起玩一個“猜一猜他是誰” 的游戲。
教師描述某生的外貌特征,學生猜。
為什么你一下子就猜出來了?(對呀,這就是他的特征,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征,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老師就帶著小朋友一起去尋找和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設計意圖]:以游戲的形式輕松自然地導入課題,使學生一開始便以一種愉悅的狀況投入到整堂課中,同時對“特征”有了客觀形象的理解。
[設計二]:研究長方形的特征
猜測:小朋友,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長方形,猜一猜,長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學生猜測:四個角都是直角;橫著的邊相等,豎著的邊也相等;……
[設計意圖]:《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nèi)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在推理能力方面要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shù)學猜想,并進一步尋求證據(jù)、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jù);在數(shù)學思考方面要能根據(jù)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所以這課我運用了這樣的想法,把數(shù)學猜想這種理念用到了我們的課堂上,有效地增強學生主動探索和獲取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設計三] :讓學生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邊的名稱的時候?我這樣設計:我們每個人多有自己的名字,長方形、正方形邊也有名字,你能在書中59頁找到并告訴同學他們的名稱。
學生回答:我們通常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做寬;把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
[設計意圖]:課本是我們進行數(shù)學基礎知識學習的主要依據(jù),數(shù)學課本不僅向我們提供了足夠的練習題,更重要的是有完整準確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敘述,典型例題的規(guī)范化解答。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問題不僅在于閱讀能挽救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閱讀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F(xiàn)在的問題是,多數(shù)的學生與老師認為學好數(shù)學的關鍵在于做題,兩者都根本忽略了閱讀的作用!我以為在學習新課時,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讓學生知道書本是我們很好的老師。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在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時,我以“探究活動”貫穿整節(jié)課,讓學生先猜一猜,并自己動手操作,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說一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自然過度、水到渠成。
聽了陶校長和俞老師的點評后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之錯:
1.在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驗證長方形特征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多發(fā)現(xiàn)一些方法來證明,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過于強調(diào)讓每個學生都去想方法,因而造成驗證的時間過長,影響了后面的練習。教師忽略了學生存在著個別差異,學生的已有學習經(jīng)驗和能力是不同的。
2.在學生進行正方形的特征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學生,他按照自己思路想正方形的邊多一模一樣的,4個直角多是直角,這時教師如果沒當好引路人,而是希望學生的回答是跟著老師的思路,以后應用新理念進行教學改革時,還要注意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它不僅是學生之間,也是師生之間互相交往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一定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數(shù)學知識,技能,發(fā)展能力。
猜你還感興趣的:
1.約客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