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組詩群文閱讀教學設(shè)計_送別組詩群文閱讀課堂講稿
送別詩往往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對離別之人的不舍之情!看看詩人們是如何表達的吧!下面是有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送別組詩群文閱讀》教學設(shè)計,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送別組詩群文閱讀》教學設(shè)計一
教學內(nèi)容:送別詩六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贈汪倫》、《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勞勞亭歌》、《山中送別》
教學目標:
1.理解六首古詩,結(jié)合注釋,了解詩意。
2.多誦讀,并能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詩歌意象,體會送別的形式多樣,但都表達朋友情深。
4.挖掘詩歌文化內(nèi)涵,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課外主動
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詩歌意象,體會多樣送別方式所包含的誠摯的友情。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打印閱讀材料。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主題
1. 回顧:學生回顧自己所學詩歌。
2. 明確: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讀一些送別詩,看看古人都是通過什么方式來送別的。
3. 出示課題,理解課題。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調(diào)
1.教師講解送別詩成為詩歌重要題材的原因。
2.出示詩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請學生談?wù)劺斫狻?/p>
三、第一板塊,溫故知新
(一)已學的送別詩
1.回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一生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其余學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別孟浩然?
(2)情境創(chuàng)設(shè):孟浩然的船漸行漸遠,李白卻一直望啊望啊,這眼中滿是 ?
(3)配樂朗誦。
(4)板書:極目遠送
2.回顧《贈汪倫》
(1)自讀《贈汪倫》,思考汪倫是怎樣為李白送行的。
(2)講典故,找問題:為什么在李白臨走的時候汪倫才匆匆趕到呢?
(3)板書:踏歌送別
四、第二板塊,學思并重
(一)學習《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思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一腔深情的。
3.交流分享
(1)理解“折柳贈別”的含義。
(2)分別時的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
4.明確送別方式:折柳餞別、飲酒泣別
(二)學習《勞勞亭歌》、《山中送別》
1.自讀詩歌,嘗試找到詩歌中的地點和時間。
2.合作學習。
3.交流反饋、互通有無
(1) 長亭:想像畫面,朋友們在長亭是怎樣依依惜別的?
(2)日暮:在送別時,我看到 ,可是 。
(3)總結(jié)這兩首古詩所表現(xiàn)的送別方式:長亭餞別、日暮傷別。
(4)再次吟詠這些古詩。
(三)自主發(fā)現(xiàn)送別方式的不同。
五、總結(jié)延伸。
1. 出示李叔同送別并欣賞歌曲。
2. 小練筆:引用送別名句,書寫離別之情。
《送別組詩群文閱讀》教學設(shè)計二
師:(板書“詩”)你們學過詩嗎?(生答學過)
(在“詩”前板書“組”字)“組詩”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組詩歌。
師:(在“組詩”前板書“送別”)“送別組詩”是什么意思呢?
生:這一組詩都是寫送別的。
生:把送別的詩放在一起,成為一組詩。
師;是呀,以前我們一堂課一般是學習一首詩,今天啊,我們一堂課來嘗試學習一組詩,一組寫送別的詩,大家有沒有信心?(生答有)
我們先學習第一首詩。(板書:贈汪倫)請大家自讀這首詩,自己嘗試解釋它。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wù)。
(學生各自投入地讀,然后各自嘗試解釋詩句。)
師:誰來試一試?我最喜歡自信、勇敢的學生。
生:李白乘著小船剛要離開,突然聽到岸上傳來踏歌聲,桃花潭的水啊,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師:(高興地)你真能干,不用老師講,自己就理解了!誰再來試試。
生:(小手舉成一片,個個躍躍欲試,老師又點了一位同學)李白乘著小船剛要離去,忽然聽到岸上有人踏歌相送。桃花潭的水啊,你即使有千尺深,也抵不上汪倫送我的感情深呀!
師:不錯,不錯,看來同學們自學能力挺強,離開老師也能學習。古人講:“學貴有疑,小疑者小進,大疑者大進。”對這首詩,你們有什么問題呢?
生:“踏歌聲”是什么意思?
生:為什么李白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呢?
生:李白和汪倫的感情為什么這么深呢?
師:蘇州的小朋友真聰明,提出了一些好的問題。但我想念你們再讀讀詩,再思考思考,討論討論,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問題。
(生埋頭默讀,陷入沉思,然后竊竊議論)
生:(疑惑地)老師,一般人離別時都很傷感,為什么汪倫送李白時高高興興地踏歌相送呢?
生:(大聲地)老師,為什么汪倫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時侯才送呢?
師:(極度高興地)這兩位小朋友多聰明,多能干呀,提出兩個十分有價值的問題。他們是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提的。按常理送人應(yīng)在家里告別,送別朋友一般比較難過,他們發(fā)現(xiàn)了詩上寫的與生活實際不同。下面請你們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猜猜看,汪倫為什么等李白上船時再送?為什么汪倫要歡歡喜喜踏歌相送?
生:李白怕汪倫知道自己要走了,破費錢財買禮品送自己,因此不告訴汪倫悄悄地走了。汪倫回家尋不見李白,向鄰居打聽才知李白走了,急急忙忙地趕到桃花潭邊相送。
生:李白和汪倫朝夕相處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李白擔心汪倫知道自己要走會傷心難過,因此就不辭而別,汪倫知道后趕來相送。
生:汪倫去買酒了,李白接到家書,需要立即回家,來不及和汪倫告別,就在桌上留下紙條。汪倫回家后發(fā)現(xiàn)紙條,急忙趕到潭邊相送。
生:我是這樣認為的,李白和汪倫情投意合,可能汪倫已在家門口送別李白。但李白走后,汪倫覺得這樣不足以表達對李白的一片深情,于是又趕到桃花潭邊踏歌相送。一送李白上路,二送李白上船。
師:(贊嘆道)真了不起。你們想象得合情合理,說得有理有據(jù)??磥硐胂笫菍W習詩歌的一個好方法。那你們說一說汪倫為什么踏歌相送呢?
生:我認為踏歌相送是當?shù)氐娘L俗。
生:(自信地)我認為李白是豪放的人,他不希望朋友分別十分傷感。而汪倫因為十分了解李白,于是針對李白特點歡歡喜喜地踏歌相送。李白聽到汪倫踏歌來送,極為感動,覺得汪倫真是了解自己,是自己的知音。因此,跳上岸去迎接汪倫,握著汪倫的雙手,千言萬語涌上心頭,執(zhí)筆寫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千古佳句。
師:(拍案叫絕)如果說汪倫是李白的知音,那我說,你們就是李白和汪倫的知己,是這首詩的知音啊!你們能不能把這首千古佳詩背下來?
生:(信心十足)能!(生齊背古詩,搖頭晃腦,入情入境)
師:這首詩是誰送誰呀?用什么方式送的?
生:是汪倫送李白,用踏歌的方式相送。
師:(板書:以歌送別)如果說這首詩是汪倫送別李白,那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送別別人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多媒體顯示)請大家自讀這首詩。(生自讀)誰來把這首詩解釋一下?
生:老朋友向西辭別了黃鶴樓,在煙花三月的時侯乘船去揚州。孤單單的小船越走越遠,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見長江水滾滾地流向天邊。
師:說得好。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說李白在黃鶴樓上送孟浩然送了多長時間?理由是什么?
生:送了一個小時,因為從船離開黃鶴樓到消失到天邊大約要一個小時。
師:此時長江水在李白眼中僅僅是水嗎?
生:滾滾長江水仿佛是李白對孟浩然的思念。
生:李白對孟浩如煙海然的感情就像這滾滾長江水一樣綿綿不斷,源遠流長。
師:太好啦!如果說汪倫送李白是以歌相送,那李白送汪倫呢?(這里編者可能是筆誤,應(yīng)該是李白送孟浩然)
生:以目相送。
生:注目相送。
師:(板書:以目相送)請大家背誦這首詩。(生吟誦)
師:我請大家看第三首詩----《別董大》(電腦顯示)請大家根據(jù)下面的注釋自學這首詩。(生自學)董大是什么人?
生:是著名的琴師,當時聞名全國。
師:高適是在什么情況下送別董大的?
生: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生:天氣陰沉沉的,大雪紛飛,大雁南飛,一派凄涼的景象。
師:在這樣的天氣,這樣的環(huán)境下好朋友離開,心情怎樣呢?
(學生紛紛回答:難過,壓抑,沉悶,傷心。)
師:作為好朋友,高適能讓自己的朋友-----一代琴師帶著這樣的心情離去嗎?不行!高適用什么辦法驅(qū)趕董大心中的不快呢?
生: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來鼓勵他。
生:用振奮人心的話語勉勵自己的好友。
師;是呀,聽著這樣暖人的話語,董大心情為之一振,離別的愁緒一掃而光,充滿豪情地踏上了漫漫路程。這叫“以話相送”。(板書)請大家齊背這首詩。(生背誦)
師:最后請大家看這首詩----《渭城曲》,根據(jù)譯文自學。(生自學)
師:如果說前三乎詩,分別是以歌相送,以目相送,以話相送,那么這首詩是以什么相關(guān)這?
生:(齊)以酒相送。
師:(板書:以酒相送)不管是以歌相送,以目相送,以話相送,以酒相送,說到底詩人是以什么相送?
生:以心相送。
生:以情相送。
師:對呀,詩人是以真心相送,以真情相送(板書:以心相送,以情相送)讓我們懷著和詩人一樣的心情吟誦這四首送別古詩。
(生投入地吟誦)
師:同學們,請你們課后搜集有關(guān)的“送別詩”,研究一下這些詩的表達特點。馬上我們就要分別了,請你們用一句話送送孫老師。
生: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全場大笑)
《送別組詩群文閱讀》詩歌原文欣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贈汪倫》
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別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⑷。
《勞勞亭歌》
金陵勞勞送客堂,蔓草離離生道傍。
古情不盡東流水,此地悲風愁白楊。
我乘素舸同康樂,朗詠清川飛夜霜。
昔聞牛渚吟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
苦竹寒聲動秋月,獨宿空簾歸夢長。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猜你喜歡:
1.群文閱讀心得體會
3.群文閱讀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