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孫中山破陋習的教學反思
時間:
志藝942由 分享
語文孫中山破陋習的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是一種形象化的教育,它要求我們還語文以畫面、還語文以旋律、還語文以意象。孫中山的姐姐纏足時的情景,學生自然沒有見過,書上也只有短短的兩句話,而這個內容對學生感受纏足陋習對帶來的痛苦非常重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孫中山破陋習的教學反思,望大家喜歡。
語文孫中山破陋習的教學反思范文一
這次省實小驗收,我很榮幸地上了一節(jié)課,課題是《孫中山破陋習》。這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敘述了孫中山親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纏足的痛苦和母親的疼愛而又無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故事中的孫中山、姐姐、媽媽人物個性鮮明,有著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在指導學生感悟文本中人物個性的教學時,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三個人物的句子,然后讓學生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和交流,使學生走進文本,閱讀課文。在整篇課文教學中,我運用了以下方式:
1、朗讀感悟:本文主要是孫中山與他媽媽的人物對話,感情真摯動人。在教學中我用了很多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所體驗的情感,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通過朗讀學生能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能體會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也能了解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
2、說話練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留白想象的環(huán)節(jié),想一想媽媽會做什么,會說寫什么,孫中山當時怎么樣?這說話練習,激發(fā)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能運用學過的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這一練習達到了我預想的目的。
由于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上這節(jié)課我是信心百倍。這節(jié)課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很順利地結束了。我自認為課上得還不錯,課后,我主動去和領導交流。當領導提出:“你的這節(jié)課怎么沒板書?如果有了板書,學生的感悟會更深。”我驀然回首,發(fā)現偌大一塊黑板,竟成了荒蕪的園地,沒有一個字,我楞住了。原以為用了課件,板書就不重要了,而且,我認為讓學生一會兒看投影,一會兒看黑板,一會兒看書,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磥砦业南敕ㄆち恕?“一語驚醒夢中人。”領導的話讓我明白了,在這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板書依然是很重要的。教師板書的過程就是一種展現美的過程,就是讓學生發(fā)現美、欣賞美的過程。這樣的教育過程,現在被現代高科技手段所剝奪,難道不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嗎?雖然電腦能顯示規(guī)范的字體,可是它不能體現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無論如何,它代替不了我們教師的精美板書。這節(jié)課沒有板書的設計,成了我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已意識到:我們的課堂還是需要教師精妙的板書,現在需要,將來也一樣需要!
語文孫中山破陋習的教學反思范文二
《孫中山破陋習》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敘述了孫中山親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纏足的痛苦和母親的疼愛而又無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
在教學設計中,我認識到,纏足作為封建社會所特有的產物,離現在學生的生活已十分遙遠,學生自然沒有辦法獲得切身感受。那如何帶領學生走近纏足,去感受纏足時代的那些事呢?我抓住了兩條線索:第一,回溯時空,采用聚焦畫面的方法,像攝影中推鏡頭一樣把關注點推向當時當事, 讓那些遙遠而模糊的情景在學生的朗讀感悟和想象中變得逐漸清晰起來。第二,抓住孫中山、姐姐、媽媽這三個主要人物的感情線索,通過對人物描寫的揣摩,透析不同人物的鮮明個性,感受遙遠年代中那觸手可及的真情實感。
有了這樣的教學構想,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封建陋習對當時家庭生活的影響,突出陋習之“陋”, 讓學生內心能有所震撼,我又整合文本的板塊,設計出基本的教學流程:
一、前后對比,陋習之害,傷及心靈。
姐姐是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兄妹的感情、姐姐的受害是孫中山引發(fā)破陋習的主要原因。學生只有去熟悉姐姐,了解姐姐,才能真正的感受姐姐的快樂,撫摩姐姐被刺痛的心,才是有效的閱讀。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去熟悉姐姐,深入體會纏足前的姐姐是個活潑又能干的姐姐。為了加強前后對比,我抓住文中的“洗衣、燒飯、插秧、挑柴、一起玩、唱歌”等詞,鼓勵學生展開畫面。
在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充分感受到姐姐的活潑能干和纏足前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時,再來學習姐姐后來變成了怎樣的女孩子呢?讓學生通過閱讀、交流去體會,加深對文本內在感情的體悟。
二、聚焦纏足中的三個主要人物,體會人物的鮮明個性。
故事中的孫中山、姐姐、媽媽這三個人物個性鮮明,有著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前面了解了姐姐,而在2-7小節(jié)描述的纏足場景中,通過幾次聚焦的環(huán)節(jié),也走近了媽媽和孫中山。
給姐姐纏足的媽媽角色也很重要,作者對媽媽的描寫很出色,塑造一個軟弱、無奈的中國封建婦女形象。童年的孫中山和學生們不理解媽媽為什么要給姐姐纏足,媽媽又是怎樣一個人?所以教學中,我聚焦媽媽,盡量引導孩子去熟悉媽媽,走進媽媽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朗讀找出關鍵詞語,從媽媽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中去理解媽媽到底為什么要給姐姐纏足?
孫中山是本篇課文的主要人物,走近孫中山,熟悉孫中山,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聚焦孫中山和聚焦對話環(huán)節(jié),使我們對他有了切實而全面的了解。尤其在聚焦對話環(huán)節(jié),孫中山對媽媽說的幾句話,具有鮮明的語言特點,運用反問句和“既然……就……”的句式,表現出堅決的語氣,學習時引導學生跟肯定句進行對比,并反復朗讀,體會孫中山的語氣和內心世界。
在教學中,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不足的地方是情感的鋪墊還不是很扎實,師生情感互動、學生和文本的情感互動還不夠深,導致某些地方的朗讀不夠到位。我定會吸取經驗,再接再厲。
語文孫中山破陋習的教學反思范文三
復習時,先請學生就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聊聊孫中山的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學生們都覺得他的姐姐既活潑又能干。我卻話鋒一轉:“但好景往往不長。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姐姐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找到相關的語句,你可以用筆畫下來。”學生們靜靜地默讀課文,很快就找到了: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學生們的臉上充滿了疑問,我趁熱打鐵:“是什么樣的一件事讓姐姐發(fā)生了改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在文中尋找著答案,一致認為:是“纏足”讓姐姐發(fā)生了改變。引導學生找出這段話:“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 … 眼淚直往下流。”學生齊讀后,我問:“你知道姐姐纏足時的感受嗎?”“姐姐為什么會痛苦地流淚呢?”引導學生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來體會姐姐所受,為學生講解。
為了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我又為他們出示了一組被纏過的腳的圖片,并請學生說了自己的感受。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的反應如何?”我又用這句話引出了孫中山母子的對話,問學生:“從孫中山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通過交流,學生們都體會到了孫中山的“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墒?,他們是否也理解媽媽的作法呢?所以,我又用奇怪的語氣說:“奇怪!同是親人,弟弟是那么的心疼姐姐,而媽媽卻還要堅持給姐姐纏足,難道媽媽就不心疼嗎?”很多學生都從“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可會被人家笑話的”等詞體會到了媽媽也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我難過地說:“‘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正因如此,母親們寧愿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也要讓她們纏足。孫中山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也知道纏足很痛苦,她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痛苦。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這種心情吧!”我相機指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母子倆的對話,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
我說:“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著媽媽含著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著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么呢?”從學生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被個故事深深地震憾。我說:“纏足,帶走了姐姐燦爛如花的笑臉,也奪走了姐姐悅耳動聽的歌聲。正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讓我們捧起書,齊讀二至七自然段,感受一下姐姐的改變給孫中山帶來的這份傷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