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歌技巧和發(fā)聲方法
在KTV里面,唱歌唱得好是很吸引人的,但是除了先天的條件之外,后天的發(fā)聲方法和技巧的練習也很重要,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K歌的技巧和發(fā)聲方法。
K歌技巧個發(fā)聲方法:
1.音準練習
音準的練習重點不在於唱,而在於聽。要聽正確的音,也要聽自己的音。
(聽)非常重要,仔細發(fā)現(xiàn)自己與正確的音的差異,慢慢就能使音非常準。音最小的差別是一個
半音,練習的時候可以自己先規(guī)劃好一個樂句,然後每次唱的時候,都將其中一個音微調半音去唱,并
練習唱出其中的差別。
更進階的練習為,一樣唱C到HighC一組八度的音,并以唱名去唱(即Do、Re、Mi….);然後試
著每一次練習,就把唱名的順序稍微改變,如音還是C到HighC,但唱名的順序為(Re、Mi、Fa、So、
La、Si、Do、Re),以此類推。這樣有點產(chǎn)生錯覺的練習,可以讓我們對音準更為敏感。
2.音域練習
音域的練習是循序漸進的,可同時配合姿勢。以高音來說(我是唱高音的,低音比較不了解),
在最高音時會稍微蹲一下,增加丹田的力量,練習久了,也會越唱越廣。
不過就唱歌而言,高音的歌不一定就是厲害的歌;技巧高的歌唱得完整,也不代表就唱出感動人
心的樂章。練習音域的寬廣給我們更多的發(fā)揮,但了解自己適合的歌曲更為重要。每個人都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音域,唱得舒服,才有更多的空間去表現(xiàn)歌曲。
3.嘴唇的(動點方向)有助於讀音吐字
歌詞的清晰,宜注意字頭、卡腹、字尾的行腔,而其中又以字腹最重要,其字腹乃以各種母音來延長,因此不同的母音有不同的念法,不可含混。中國的語言,以「國語」(北京話)而言,有「八母音」(ㄚ、ㄝ、ㄧ、ㄛ、ㄨ、ㄜ、「 」),為了使母音有念的正確,除了唇齒及舌頭的配合之外,嘴唇的動作是最大的關鍵,因此個人特別提出以嘴唇的「動點方向」來幫助「純母音」的練習,
1、「ㄚ」:「動點方向」乃是以嘴角的兩側,微笑上抬,自然露出上齒。
2、「ㄝ」:「動點方向」乃是以嘴角的兩側橫張,感覺氣往鼻腔方向送流。
3、「ㄧ」:「動點方向」同「ㄝ」,亦是橫向的。
4、「ㄛ」:圓唇,動點在上唇及下唇的中央,這二個點同時往前伸張把「ㄛ」張圓念。
5、「ㄨ」:圓唇,動點和「ㄛ」一樣,但嘴型比「ㄛ」小,且有「尖」唇的感覺。
6、「ㄩ」:口型同「ㄨ」,動點、嘴型皆和「ㄨ」一樣方式,但念時嘴唇稍內收。
7、「ㄜ」:口型同「ㄝ」相近,但動點感覺比「ㄝ」稍微松弛。
4、「」(注3):口型同「ㄧ」,唱念時在短音上易念,但在長音上最好把前半仍照普通讀,到後半句可以把音往「ㄜ」韻的方向漸漸放開一點。(注4)
以上各母音的念法,其動點方向,固然有助於演唱時母音之清晰度,但宜再配合將口張大舌位放正(即所謂「打開喉嚨」),藉此將每個母音的發(fā)聲位置避開喉嚨之擠壓而達於「面罩」共鳴。
另外,國語中也有「復合韻母」,包括復韻母「ㄞ、ㄟ、ㄠ、ㄡ」及鼻隨韻母「ㄢ、ㄣ、ㄤ、ㄥ」和卷舌「ㄦ」韻九個。它們的唱法,在短音字上無所謂,一唱就過去了,但在中長音上就應把字音大略勻分,而讓音與音中間漸變(即用介母唱),遇到鼻隨韻母先用點半鼻音,在唱出「n」或「ng」。
5.(運氣的方向)有助於樂句的演唱
良好的「成聲」,如拉弓射箭,乃是以頭腔位置的共鳴為主,加上橫膈膜下沉為根本,形成「弓箭」般的兩端支點,以小腹的收縮(外撐用力)為力點(弓的張力),將氣流形成氣息柱如箭般的直射出去,通過聲帶而發(f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