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遼寧高考語文答題時間分配
高考語文要想考高分,不僅要扎實掌握基本知識,而且還要合理分配考試答題時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2017遼寧高考語文答題時間分配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2017遼寧高考語文答題時間分配
遼寧高考語文共六道大題,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第三、四大題為選考題,考試時選其中一道作答。高考語文答題時最好能留下一點時間檢查,下面語文考試時間分配僅供參考,因人而異。
題號 | 題型 | 分值 | 答題時間分配 |
第一大題 | 現(xiàn)代文閱讀(1~3) | 9 | 5-10分鐘 |
第二大題 | 古代詩文閱讀(4~10) | 36 |
文言文閱讀大約15—20分鐘; 古代詩歌閱讀大約10分鐘; 默寫2分鐘左右 |
第三大題 | 文學類文本閱讀(11題) | 25 | 三、四大題選一個做,大約20分鐘 |
第四大題 | 實用類文本閱讀(12題) | 25 | |
第五大題 | 語言文字運用(13~17) | 20 | 大約15分鐘 |
第六大題 | 寫作(18題) | 60 | 55分鐘左右 |
2017遼寧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1.在復習“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這一考點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時應注意,一是通讀全文,了解大意。閱讀時要留心作者所寫的人與事,情與理;對作者選取的材料、記敘的角度、敘述的語氣、相關的議論抒情等,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二是題文對照,逐項檢查。將選項中的內(nèi)容,逐條與原文相關部分比較,看選項的表述是否與原文一致,注意不要遺漏重要內(nèi)容。三是認真檢查,全面驗證。
2.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主要包括哪些內(nèi)容?
答: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學作品刻畫的藝術形象的內(nèi)涵。藝術形象不僅指人物形象,還包括詩歌中的意象。鑒賞這些藝術形象的內(nèi)涵,就是要分析、判斷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會意義。
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主要包括:分析作品語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練性,指出語言所表達的具體意義;分析作品運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夸張、互文、雙關等)及其作用與效果;分析作品語言的風格及其藝術魅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郁頓挫等)。
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作品在選擇材料、安排情節(jié)、刻畫人物等方面的特色;鑒賞作者運用表達技巧的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高考??疾榈谋磉_技巧主要有:情景交融、反襯、烘托、運用典故、虛實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象征等。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一、樹立一種概念
雖然高考試題中的社會科學類文章,內(nèi)容涉及廣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專業(yè)性很強,但畢竟考查的是閱讀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統(tǒng)、透徹地弄懂相關的知識。
基于這一認識,我們在做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試題時,要牢固樹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觀念。如“理解重要詞語、句子在文中的含義”中的“文中”即指具體的語境,有兩種含義:一是對文章全局的整體把握,一是指具體詞句的上下文。即使“推斷和想象”試題的答案也同樣在原文中。
二、具備兩種心態(tài)
1、做題時精神要高度專注。只有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和解題狀態(tài),我們才能迅速、準確地發(fā)現(xiàn)問題,作出判斷。
2、一定要認真仔細。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的考查,往往在極細微處做文章。有的選項看似與原文不符,其實是正確的;而有的選項看似與原文語句相符,卻因在極細微處作了改動,反而是錯誤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仔細,馬虎大意是萬萬要不得的。當然,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找不到與選項“酷似”的句子,但我們可以找到與之相關的句子,由這個相關的句子去作出推斷,從而判定選項的正誤。
三、明確六個步驟
一般來說我們常用讀(圈點勾畫)、審(題干、選項)、找(篩選信息)、比(干擾項)、排、選六步法來進行解題。
(一)讀(圈點勾畫)——讀原文,讀題干,讀題肢。
讀是重要的一步,只有讀懂了文章才有可能準確地篩選信息,找出正確答案,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劃讀原文找“概念”,將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標示出來——
1.重點闡述的名詞術語。
2.重要問題及概念前后的修飾語、限制語以及有指代意義的詞語。
3.關聯(lián)詞
4.中心句、要點句及聯(lián)結(jié)句。
5.特殊句(判斷句或有判斷意義的句子;雙重否定句;疑問句等)
(二)審(題干、選項)
這一步是審題,要求劃讀題干找方向(題目要求、提示):
1.題目要求是什么:正確還是不正確的項。找正確項,須用排除法;找錯誤項,運用重點突破法;
2.提示方面:題干中有些詞語經(jīng)常出現(xiàn),分為三類:
A.“解釋”“理解”——表明命題者在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錯因應注意“內(nèi)容方面”和“程度差異”;
B.“推測”“分析”——考查對文章延伸意義的理解,錯因常在“程度差異”與“邏輯錯誤”;
C.“原因”“證據(jù)”——考查對文章邏輯關系的理解,錯因與B類同。
(三)找(篩選信息)
這一步要求對讀題目,找區(qū)位,找差別,找錯因,找答案。
1.找區(qū)位,審題干。即閱讀每一選項,并從原文中找到相對應的區(qū)位。
2.找差別,包括內(nèi)查語意與外查關系。
內(nèi)查語意。對照原文,精讀相應文字,查找區(qū)位的相關敘述與選項有沒有意思上的差別,尤其是一些細微的差別,如程度、范圍、角度、先后順序等。
外查關系。查找時,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關系,主要包括:話題關系——與前后文是否屬于同一話題;邏輯關系——在邏輯上與前后文是否一致。
3.找錯因
社科文命題陷阱,主要集中在選擇題錯誤選項的設置上,一般為十種陷阱:
(1)偷梁換柱。偷梁換柱也可稱為偷換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結(jié)果在選項中變成了乙結(jié)果,導致表述不當,它是就結(jié)果而言的。
(2)張冠李戴。所謂張冠李戴,是選項把原文中對象為A的概念說成是B,從而導致對象不當。
(3)以偏賅全。以偏賅全是就概念數(shù)量范圍而言的,命題人往往改變原文中數(shù)量表述的范圍,將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體,以達到干擾考生的目的。
(4)是非顛倒。選項中的內(nèi)容故意對原文的信息進行反說,原文是肯定的,在選項中變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選項中反而變成了肯定。
(5)強加因果。所謂強加因果,就是選項中把原文沒有因果關系的信息說成是有因果關系,導致邏輯不當。
(6)超前判斷。一是弄錯時態(tài):如將“將來如此”說成了“已經(jīng)如此”,二是模糊現(xiàn)實,往往是在“必然如此”還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
(7)無中生有。是指選項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據(jù),命題者純靠主觀臆斷來迷惑考生。
(8)瞞天過海,是指命題人故意遺漏文中的重要信息,以期瞞過考生的眼睛達到干擾的目的。
(9)答非所問,指選項故意與所問的問題不一致,造成驢唇不對馬嘴,以干擾考生。
(10)喧賓奪主。所謂“喧賓奪主”是指選項中所列的內(nèi)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據(jù),但只有一個是闡釋概念的主要原因,其他項雖不算錯,但都是次要原因,這樣放在一起干擾考生,起到喧賓奪主的作用。 ?
(四)比(干擾項)
聯(lián)系上下文劃區(qū)比照題肢,比照互證鄰里試題的題干、題肢。
(五)排:根據(jù)從文中篩選到的信息,對選項進行排除,將錯誤選項逐一排除。
(六)選:選出正確選項。
2017遼寧高考語文答題時間分配
上一篇:2017遼寧高考語文壓軸試題
下一篇:2017黑龍江高考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