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徽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面臨高考,你可能會激動緊張,但要自信地勇往直前!高考加油!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安徽高考語文試卷,僅供大家參考!
安徽高考語文試卷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習家池的修禊習俗
修禊,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粹。東漢應(yīng)劭《風俗通義·祀典》說:“禊者,潔也。謹按《周禮》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歲時以祓除釁浴。”但從《詩經(jīng)·溱洧》來看,修禊由純祭祀活動逐步演變?yōu)閹в泄?jié)日性的活動。三月桃花盛開,百花馥郁,河水蕩漾,水盈碧泛,陽光明媚的時候,鄭國的青年男女到溱洧兩水上沐浴,以潔身除穢邪之氣,臨別互贈花草?!俄n詩》載:“鄭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續(xù)魄。秉蘭草,拂不祥。”這應(yīng)該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兩漢,修禊的形式發(fā)生了變化。其神秘繁復(fù)的色彩減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處喝酒吟詩成主要內(nèi)容,成為一種官民同樂的高雅有趣的節(jié)日活動。到了宋代其內(nèi)容已經(jīng)是根據(jù)喜好隨意增減了。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觴,臨河賦詩歌詠。一般民眾則游春踏青,賞覽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會是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謝安、孫綽等共41人在山陰(今紹興)蘭亭舉行的。賢士名流分列兩岸,參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賦詩,縱酒狂歡。王羲之作《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但影響巨大波及全國的修禊活動是清康乾年間揚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紅橋修禊”,主持者皆為名士,參加者近萬,規(guī)??涨?,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盛舉。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隨水流羽杯,舉觴吃酒,吟詩作詞。
襄陽也是一個有修禊傳統(tǒng)的地方,而習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點。《湖廣通志·襄陽府》載:“縣東十里,有白馬泉,晉習鑿齒居焉,因名習家池。”宋祝穆撰《方輿勝覽·襄陽府》載:“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飲于此。”六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濱,為流杯曲水之飲,取黍曲菜汁和蜜為餌,以厭時氣。”
襄陽習家池修禊習俗極可能源于東漢。但是,從東漢到隋沒有文字記錄。發(fā)現(xiàn)最早的修禊詩文是孟浩然《襄陽公宅飲》詩:“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寫修禊之時,習家池風景無限。“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則寫禊飲者的神態(tài)和曲水流觴的場景。
記載比較詳盡的一次習家池修禊是清道光五年(1866),習家池改擴建及灌溉工程完成,應(yīng)官民要求,太守周凱親自主持了這次慶祝落成暨修禊活動。是日,習家池松簧交翠,桃柳夾岸,泉涌石洑,潺湲邅回,七十多位嘉賓、耆舊、士人、幕僚列坐池濱。曲水流觴,大家各賦詩一首??上н@些詩今日未能目見。從周凱其它詩中我們約略可見,“盈盈水一泓,清淺鑒毛發(fā)”“勝事不可追,蘭亭久消歇”“烹泉坐池上,默默問殘碣”,便勾勒出當時的情景。這次修禊,成為襄陽歷史上傳為美談的盛事。
孟浩然詩曰:“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襄陽,勝跡如林,修禊之事為何獨情于習家池?習家池亦稱高陽池,乃東漢初襄陽侯習郁所修建,為中國私家園林鼻祖。此處藏氣聚風,名士輩出,為文人騷客垂青偏愛。高僧曾在此“彌天”,孟浩然有澗南居;李太白且醉池上亭,杜工部清思漢水上;李商隱曾共山翁把酒時,皮日休十宿高陽忘卻回;白居易賦詩借良駒,歐陽修《醉翁亭記》續(xù)新詞。習家池為文人雅士提供了最好的山水環(huán)境。他們的逸志閑情,往往在樂山愛水中,托酒而出。“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故習家池有“醉酒詩千篇”美譽也。
習家池修禊,在乎山、在乎水、在乎酒、在乎意境矣!
1.下列對修禊習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從《詩經(jīng)》及相關(guān)資料來看,修禊是由純祭祀活動逐步演變成后來帶有節(jié)日性質(zhì)的活動的。
B.到了兩漢時期,修禊的形式發(fā)生了變化,其神秘繁復(fù)的色彩完全消除,祭祀只是象征性的。
C.蘭亭集會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活動,發(fā)生在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為此作《蘭亭集序》,字如蛟龍之舞,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D.清康乾年間揚州瘦西湖畔舉行的三次“紅橋修禊”活動影響巨大甚至波及全國,由名士主持,參加者近萬,規(guī)??涨啊?/p>
2.下列對襄陽習家池的修禊情況的介紹不當?shù)囊豁検? )
A.襄陽習家池修禊習俗很有可能源于東漢,也可以說是從習家池修建起來便漸漸開始有了修禊習俗。
B.清代襄陽太守周凱于道光五年親自主持的習家池修禊活動是文獻記載比較具體的一次修禊活動。
C.唐代孟浩然的《襄陽公宅飲》詩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記錄了習家池修禊習俗的文獻,對這一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D.襄陽習家池舉辦的修禊活動從東漢到清代均有相關(guān)記錄,比如東漢應(yīng)劭《風俗通義·祀典》“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歲時以祓除釁浴”就是記載習家池修禊儀式的。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修禊活動產(chǎn)生后形式漸漸發(fā)生了變化,但直到明清都還是保留了潔身、飲酒作詩、游春踏青等高雅趣事的習俗。
B.到了宋代,修禊活動的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喜好隨意增減,原本作為節(jié)日余興的活動成為主要內(nèi)容,人們常常曲水流觴、臨河賦詩、游春踏青、賞覽春光。
C.清代襄陽太守周凱于道光五年親自主持的習家池修禊活動和蘭亭修禊一樣也僅僅是一次文人名士集會,此外沒有其他的緣由。
D.襄陽習家池為歷代文人騷客垂青偏愛是因為這里風景優(yōu)美,并且修禊習俗活動的舉辦為他們提供了抒發(fā)性情的平臺。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
陳子昂別傳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縣人也。奇杰過人,姿狀岳立,始以豪家子馳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嘗從博徒入鄉(xiāng)學,慨然立志。因謝絕門客,專精墳典。數(shù)年之間,經(jīng)史百家罔不該覽。尤善屬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風骨。初為詩,幽人王適見而驚曰:此子必為文宗矣。
年二十一始東入咸京,以進士對策高第。曾獻書闕下,時皇上以太后居攝,覽其書而壯之,召見問狀。子昂貌寢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際,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陳子昂,地籍英靈,文稱偉曄,拜麟臺正字。上數(shù)召問政事,言多切直。
屬契丹以營州叛,建安郡王攸宜親總?cè)致?,臺閣英妙,皆署在軍麾。時敕子昂參謀帷幕。軍次漁陽,前軍王孝杰等相次陷沒。三軍震,子昂進諫,乞分麾下萬人以為前驅(qū)。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書生,謝而不納。子昂體弱多疾,激于忠義,嘗欲奮身以答國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參預(yù)軍謀,不可見危而惜身茍容。他日又進諫,言甚切至。建安謝絕之,乃署以軍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書記而已。
及軍罷以父老表乞罷職歸侍,天子優(yōu)之,聽帶官取給而歸。遂于射洪西山構(gòu)茅宇數(shù)十間,種樹采藥以為養(yǎng)。恨國史蕪雜,乃自漢孝武之后以迄于唐為后史記,綱紀粗立,筆削未終,丁府君憂其中廢。子昂性至孝,哀號柴毀,氣息不逮。屬本縣令段簡貪暴殘忍,聞其家有財,乃附會文法將欲害之。子昂荒懼使家人納錢二十萬,而簡意未已。數(shù)輿與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毀,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絕。年四十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進士對策高第 策:計謀
B.覽其書而壯之 壯:認為……壯美,贊賞
C.激于忠義 激:激勵
D.哀號柴毀 毀:因悲哀過度而損害健康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陳子昂“奇杰過人”的一組是(3分)
?、僦聊晔甙宋粗獣 ??、谘庞邢嗳缱釉浦L骨
?、垡赃M士對策高第 ④地籍英靈,文稱偉曄
?、萜蚍主庀氯f人以為前驅(qū) ⑥天子優(yōu)之,聽帶官取給而歸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子昂曾經(jīng)跟著賭博的人進入地方學校,感情激昂地樹立志向。于是辭去了門客,專心研究古代典籍。
B.陳子昂狀貌丑陋短小,但是說起王道霸業(yè)這些遠大的謀略,君臣關(guān)系,非常激昂,從而贏得皇上的重視。
C.陳子昂第二次進諫的時候武攸宜沒有親自接見他,而是讓軍曹來聽他的意見,陳子昂知道意見不合,就閉口不言了。
D.陳子昂怨恨國史雜亂,就從漢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為止寫作為《后史記》,只粗略地確立了提綱就因父親去世而中止了。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書生,謝而不納。(5分)
(2)及軍罷以父老表乞罷職歸侍,天子優(yōu)之,聽帶官取給而歸。(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8-9題。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①。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 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②。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①據(jù)說鷓鴣“生不辭巢不別群”,其鳴叫聲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②杜宇,即杜鵑,又名子規(guī)。相傳它的叫聲近似人語“不如歸去”,又有“杜鵑啼血”的典故。
8.這兩首詞都寫了夜聞鳥鳴,請結(jié)合詞人所處的時代,簡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6分)
9.這兩首詞在對“夜聞鳥鳴”的具體表現(xiàn)上又各有特點。你更喜歡哪一首的寫法?請簡述理由。(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故雖有名馬, , ,不以千里稱也。(韓愈《馬說》)
(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 。 (荀子《勸學》)
(3)鵬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nèi)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nèi)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漸漸消散的炊煙
老了。這是老木最近的發(fā)現(xiàn)。
慢慢的,就沒了熱度,還怕冷,把云彩當衣服裹在身上。還沒了力氣,直往西山里墜。老木擠巴幾下眼睛,定定神,繼續(xù)往山凹里望。
記得還是放牛娃的時候,也喜歡坐在這塊大石頭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順的家。那長有一大團雪白梨花的梨樹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雖瞎著,卻靈醒得很,還沒靠近梨樹呢,就戳著棍子叫罵開了,龜孫子,又磨牙了嗎。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戶的娃,人手一個是棍打不動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聲最好聽。那是黑妹家的兩間茅草屋,她家最窮,她也最不討人喜歡。
老木閉著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時候,老木還和伙伴玩過這樣的游戲,就是根據(jù)各家屋頂上冒出來的炊煙,猜各家在燒什么好吃的東西。老木是贏得最多的,也正是這一點,讓伙伴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實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時候,沒有哪家有大魚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誰家種了什么東西,什么東西種得多,哪天又收獲了什么,在村子里竄上竄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嗎?鼻子長,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樹林一樣密的炊煙呢?怎么就不見了?二蛋的兒子是包工頭,在城里買了房子,把二蛋老兩口給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學,據(jù)說當了官,早就把家給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兒子媳婦和孫子孫媳婦都在外打工,那一樹梨子早就沒人管了;三順家的小子是最遲去打工的,據(jù)說也混得不錯,一家人都帶出去不說,連山場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個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來越模糊。每次走過已經(jīng)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會站上半天,總感覺門會突然打開,會有人笑嘻嘻地走出來,叫老木進去坐坐,喝口水,嘮上一時半會。可除了一刻不離跟隨自己的阿黃,什么也沒有??偸前ⅫS的幾聲叫,把老木給喚醒,滯重的腳步才繼續(xù)緩慢挪動。
汪,汪,汪。阿黃在叫了,有氣無力的,就在身邊。以前的阿黃可不是這樣。記得兒子媳婦才出門那會,有老伴陪著,倒沒感覺什么。地種著,田耕著,孫兒孫女帶著,照樣其樂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實。一場病,把老伴給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來了。兒子媳婦要老木一起出門,說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幾間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莊稼,那也是兒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對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誰去給她清除墳頭上的雜草。
阿黃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頭上出現(xiàn)的。瘦得皮包骨頭,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養(yǎng)了它,從此形影不離。老木到哪,阿黃一準到哪,聽到阿黃的叫聲,老木才踏實??砂ⅫS的皮也塌拉下來了,越發(fā)灰暗,聲音早沒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連聲,現(xiàn)在成了短促沉悶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樹后面,有炊煙升起來了,若隱若現(xiàn),淡淡的白。老木來勁了,仔細地瞅。老木站起身來,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樁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頭,那是李家的女兒在給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煙。
想到李家嫂子的過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莊子的人都來了,還站不滿一堂屋。最關(guān)鍵的,是沒幾個能做事的人。一個個佝腰駝背,稍微出點力,就動彈不了了。該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將就著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還閃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時候,兒子媳婦又到哪張羅幫忙的人呢?聽說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聽到火化就動氣。人活一輩子吃苦受累也就罷了,死了連個全尸都沒有,造孽呀??涩F(xiàn)在老木不這樣想了,人死了,還知道什么呢,能肥幾棵莊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燒就燒吧,總比沒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終于有炊煙裊裊地升起來了,甚至沒有老木抽的煙鍋里的煙濃厚,就那么稀稀落落著,不用風,轉(zhuǎn)眼即逝。阿黃也沉默了,一雙渾濁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緩緩合攏……
(選自《天池小小說》2012年第9期)
(1)下列對小說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小說第二段的景物描寫“還怕冷,把云彩當衣服裹在身上。還沒了力氣,直往西山里墜”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
B.小說寫老木對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戲的回憶,又寫昔日伙伴或搬走,或離鄉(xiāng)外出打工,作者這樣寫是為了使今昔形成對比。
C.每次走過無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會停留,覺得會有人走出來叫自己進去坐坐,寫出老木人緣好,廣受鄉(xiāng)親歡迎。
D.老木不愿意和兒子媳婦一起出門是因為舍不下那幾間土屋,舍不下地里用汗水浸泡的莊稼,表現(xiàn)了老木對家園的眷戀。
E.老木以為杮子樹后升起的若隱若現(xiàn)、淡淡的白煙是炊煙,結(jié)果不是,這引發(fā)了老木對李家嫂子喪事的感嘆,引起了老木對自己身后事的擔憂。
(2)小說以“漸漸消散的炊煙”為題,有什么用意?(6分)
(3)小說中老木和阿黃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處?請結(jié)合文本作簡要概括。(6分)
(4)本文以“漸漸消散的炊煙”來反映農(nóng)村人口漸漸向城鎮(zhèn)轉(zhuǎn)移、村莊漸漸消逝的城鎮(zhèn)化事實。有人說,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也有人說這是一種發(fā)展的退步,你是怎樣認為的?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加以分析。(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散盡千金濟英才
——追憶邵逸夫先生
1月7日中午,站在寫有“逸夫樓”三個字的大樓前,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xiāng)晨陽希望學校校長樂平海心中感慨萬千:“多虧了邵逸夫先生捐建的教學樓,經(jīng)受住了蘆山強烈地震的考驗。”這一天,著名的愛國人士、香港知名實業(yè)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107歲。
“逸夫樓”見證慈善一生
雖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邵逸夫的長相與生平,但或多或少都聽過或見過“逸夫小學”、“逸夫樓”等由他捐助的設(shè)施,這些見證了邵逸夫慈善為懷的一生。
蘇州大學姜禮尚教授曾與邵逸夫先生有一面之緣。時任蘇州大學校長的姜禮尚教授回憶說,1992年自己隨受捐贈學校代表團前往香港參加捐贈儀式,和邵逸夫有了一面之緣。“邵逸夫先生雖然做了這么多慈善,也有很高的社會威望,但為人十分低調(diào)。”姜禮尚說,但邵逸夫先生的親和力很強,在晚宴上主動與代表團代表們合影。
邵逸夫先生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支持內(nèi)地教育、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據(jù)教育部消息,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先生通過邵逸夫基金,與教育部合作,連年向內(nèi)地教育捐贈巨款建設(shè)教育教學設(shè)施,迄今贈款金額近47.5億元港幣,建設(shè)各類項目6013個,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邵逸夫獎”媲美諾貝爾獎
邵逸夫先生長期支持中國內(nèi)地和香港的教育科研發(fā)展,也關(guān)注人類科學進步,創(chuàng)舉之一是設(shè)立了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獎”。該獎項成立于2002年,設(shè)有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yī)學以及數(shù)學科學三大獎項,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足以媲美諾貝爾獎。一年一度的“邵逸夫獎”自2004年起已頒獎10次。有人拿了“邵逸夫獎”之后就拿了諾貝爾獎。南開大學數(shù)學研究所原所長陳省身先生于2004獲得首屆“邵逸夫數(shù)學獎”。1990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中國發(fā)現(xiàn)的2899號小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與高校合辦藝員培訓中心
上世紀90年代初,邵逸夫先生向當時的國家教委提出,希望在內(nèi)地選擇一所大學創(chuàng)辦電視演員藝訓班,吸收內(nèi)地人才,進行培訓后進入香港無線電視(TVB)工作兩年。這一設(shè)想得到國家教委的支持,最終將合作點定在了邵逸夫先生曾經(jīng)捐贈過的華南理工大學。
據(jù)參與該項合作的鄢秋萍老師回憶,藝員培訓中心面向內(nèi)地招生,由香港無線電視提供資金支持,在華南理工大學校內(nèi)授課,雙方邀請藝術(shù)專家對學員進行授課與培訓,經(jīng)過培訓的藝術(shù)人才以及電視技術(shù)人員可以進入TVB工作。一直到1996年共舉辦了近10期培訓班,培養(yǎng)出邵兵等一大批演藝人才。
逸夫先生一路走好
邵逸夫逝世的消息傳到邵先生在故鄉(xiāng)浙江多次捐助過的浙江大學,許多師生和校友紛紛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表示哀悼和敬意。浙江大學新聞傳媒與社會發(fā)展研究所所長韋路說:“邵逸夫的名字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向邵老致敬!”
淮陰師范學院宣傳部部長朱延華翻出了一份20年前的校報,上面在顯眼的位置刊登了一則消息——《我校“逸夫圖書館”落成》,編輯是朱延華。朱延華說:“‘逸夫圖書館’建成,從校長到學生精神都為之一振,這將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東南大學宣傳部副部長李小男表示,斯人已逝,福澤后人,東南大學師生將永遠感念這位致力于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慈善家。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院長吳景泰教授說:“2007年,我親自參與了逸夫基金投資我校300萬元港幣的項目,沈航師生會永遠銘記這個名字。”
同濟大學檔案館館長朱大章說:“近20年來,‘逸夫樓’一直是同濟利用率最高的建筑之一。”網(wǎng)友“啖月忽律”說:“我在‘逸夫樓’里扯過皮,拿過獎,看過畢業(yè)典禮,讀過書。愿老人家走好!”
“我們會永遠感謝邵先生捐資助教的千秋功業(yè),勤勉求是,嚴謹治學,為國為民,前行不輟。”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顧玉林說。
(1)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 ) (5分)
A.本傳記的內(nèi)容包括兩部分,主標題“散盡千金濟英才”突出主題,副標題“追憶邵逸夫先生”補充傳主,兩者結(jié)合,塑造了捐資助學的邵逸夫先生的偉大形象。
B.文章開頭,“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xiāng)晨陽希望學校校長樂平海心中感慨萬千”這段文字既引出下文對邵逸夫先生的介紹,有統(tǒng)領(lǐng)了全文,點出主題。
C.邵逸夫先生長期支持中國內(nèi)地和香港的教育科研發(fā)展,關(guān)注人類科學進步,創(chuàng)立了“邵逸夫基金”和“邵逸夫獎”,迄今捐款金額達到了47.5億元。
D.邵逸夫逝世的消息傳到邵逸夫故鄉(xiāng)的浙江大學,許多師生和校友紛紛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表示哀悼和敬意,這是因為邵逸夫先生曾多次捐助過這所大學。
E.本文敘述了較多人物對邵逸夫先生的評價,這是對傳主的側(cè)面描寫,突出了人物形象,凸顯了主題,也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可信度,使文章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2)邵逸夫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請簡要概括。(6分)
(3)文章中的四個小標題有怎樣的作用?試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做簡要分析。(6分)
(4)古有李白“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瀟灑豪邁,今有邵逸夫先生“散盡千金濟英才”的慈悲為懷。結(jié)合文本和社會現(xiàn)實,就“千金散盡”談?wù)勛约旱目捶ā?8分)
安徽高考語文試卷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幾年前,學界幾乎沒有人不對他的學說大加撻伐,可現(xiàn)在當他被尊奉為大師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簡直要踏破他家的門檻。
B.據(jù)美國“自由燈塔”網(wǎng)報道,在2月12日,據(jù)美國“自由燈塔”網(wǎng)報道,在2月12日奧巴馬發(fā)表國情咨文前數(shù)小時,兩架俄羅斯圖-95戰(zhàn)略轟炸機掛載核彈,抵近美太平洋關(guān)島基地飛行。此新聞已被證實純屬不刊之論。
C.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人們往往會抱怨,抱怨學習壓力,抱怨生活煩惱,抱怨環(huán)境喧鬧……抱怨在我們的世界里蔚然成風,然而生活并不會因抱怨而變好。
D.專家指出:肥胖癥患者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下控制飲食,加強鍛煉,科學瘦身;亂服減肥藥,雖然也可能減輕體重,但副作用很大,會使身材苗而不秀,有害健康。
1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李雪芮在賽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憑借頑強的拼搏,力克多名強敵,最終摘得羽毛球女子單打金牌,實現(xiàn)了重慶健兒在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
B.沒有多領(lǐng)域的信息資源共享和交叉學科的檢測預(yù)報技術(shù)發(fā)展,就難以從一般性的天氣預(yù)報基礎(chǔ)上真正做到對氣象的預(yù)報預(yù)警和有效防御。
C.在作者眼中,這些民辦教師是國家基層教育重任的承擔者,采用“天行者”的書名表明了作者對這群樂天苦行的民間英雄充分的虔敬之意。
D.重慶市將不斷加大投入,在農(nóng)村、學校、社區(qū)和其他公共場所大力建設(shè)書屋和借閱點,目的是為了改善普通社會階層的閱讀環(huán)境。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瓷上青花與畫中水墨一樣,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極的藝術(shù)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到極致,也濃到極致。青花以它的這種獨特瓷韻,自蒙元以后,始終是中國瓷器的主流。
?、倩蛎骼蕦庫o,或曲折幽深
?、诰哂袩o法言說的韻味
?、郛嬕阅珵轫?,瓷以青為貴
?、芑蛉缢{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菀蝗缢谛埳箱佌?/p>
⑥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
A.②⑥⑤③④① B.③⑥①④⑤②
C.②③④①⑥⑤ D.③⑥⑤②①④
今年安徽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上一篇:江蘇語文高考真題2017
下一篇:今年高考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