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胡的基本介紹
中胡是在二胡基礎上改制的一種樂器,是中音二胡的簡稱。所有二胡上的演奏技巧都適宜中胡演奏。它仍屬于靈敏性較弱的樂器。它最善于演奏一些抒展、遼闊的歌唱性旋律,和聲長音與不很復雜的音型,較少演奏快速的華彩性旋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中胡的基本介紹,希望你喜歡。
中胡的結構特色
結構與二胡相同,形制稍大。琴桿長86厘米,琴頭多雕龍頭或呈彎月形。琴筒較大,多為圓形,長15、前口外徑10.5厘米,蒙蟒皮,后口置音窗,也有前八方后圓筒或擴音筒中胡。琴筒較大,琴桿較長。
它在花色上有龍頭中胡和彎脖中胡兩種。琴筒多為圓形,也有前口是八方形、后口是圓形的,還有擴音筒中胡。琴筒所蒙振動膜為蟒皮,應選用中鱗、厚薄適合的為宜,反之則會影響發(fā)音的靈敏度和音響厚度。琴弦使用絲弦時,外弦用中弦,里弦用老弦?,F在多用鋼絲弦。
張鋼絲弦。琴弓長75厘米。20世紀70年代改革制成扁圓形、扁八方形琴筒中胡。用于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器樂和樂隊合奏或越劇伴奏,也用于獨奏。
在樂隊中,中胡主要起襯托作用,以調整音色和加強音量。它是結合高、低音樂器以及弦樂器與管樂器之間的橋梁,使整個樂隊的聲音豐滿、雄厚。此外,在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民間樂種和越劇音樂伴奏中,中胡也是必不可少的樂器。在民族樂隊中屬中音樂器,使樂隊音響豐滿、渾厚。有著溫厚、飽滿的音色性質。
中胡的撥弦技法
不論彈撥、單撥或拉撥,練習時有幾點必須要引起注意:
1)弓毛應避開被撥動的那根琴弦,否則根本撥不出清脆的彈撥聲。
2)撥弦要用指尖(拇指應用指甲)輕巧敏捷的撥動琴弦。如果用指肚在琴弦上的彈壓滑動來求得撥弦聲,就很容易觸動另一琴弦,使撥弦效果顯得渾濁而模糊。
3)撥弦的時值要準確,這在彈撥和拉撥中顯得猶為重要。
4)撥弦必須用得恰當,不可隨心所欲的濫用。
若要使撥弦效果清脆、明亮,除了動作要敏捷、準確外,樂器本身質量、結構以及一些附屬裝置的質量也很重要。一般來說,低檔中胡的撥弦效果是不如高檔中胡理想的。鋼弦比絲弦的效果好;呈“S”狀的金屬千金比直接用布條、皮條系弦的效果好;松節(jié)琴碼比其它質料的琴碼效果好,千金距琴碼遠的比近的效果好。要在可能的情況下更換這些附屬裝置,求得較好的拔弦效果。
中胡的保養(yǎng)
應注意避免陽光的直射,以免木料變形和開裂;在北方使用應避免靠近取暖設備,使用完畢放回琴盒內;在江南地帶每年 6 月份雨季或其他地區(qū)連續(xù)潮濕的季節(jié)時應在琴盒內放些“樟腦”,以免蟒皮和琴弓被蟲蛀;為了使二胡達到最長的使用壽命,建議使用完畢后把琴弦放松,使中胡的琴桿和蟒皮可以經常得到休息,延長使用壽命。新制作的二胡發(fā)音比較噪,需經過幾個月的使用,在各把位反復拉奏,使蟒皮的張力受到振動后逐漸變的均勻以后,聲音才會圓潤柔美,這通常稱為中胡的磨合期,所以經常拉奏的中胡,音質會越拉越好,這也是最好的保養(yǎng)方法。
琴皮
琴皮是中胡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優(yōu)良的琴皮厚薄適中、均勻;鱗格排列整齊,橫豎成行,黑色塊居正中,黃色塊昀分兩邊,界線分明;皮面光潔,鱗邊不翹起。但中胡中,琴皮十分理想者非常罕
見。
把皮面向著亮處,從琴筒中看去,如果琴皮顯得很暗,幾乎透不過光來,這樣的琴皮就偏厚了。琴皮過厚會影響樂器良好的振動,使聲音發(fā)暗、發(fā)木,音量也較小。此時可將琴筒卸下,用一平頭木棒,上包一層細水砂紙,蘸少量清水,伸進琴筒中,由上往下順著蟒皮纖維輕輕打磨琴皮背面。注意邊磨邊對光檢查,務使厚薄均勻、適中。磨完后用布擦盡粉塵,再用棉簽薄薄地涂上一層植物油即可。
通過對光檢查,如發(fā)現琴皮過薄,可將琴筒卸下,用棉簽蘸蠟液趁熱伸進筒內涂于琴皮背面(要注意控制好蠟層厚度)。涂完后再把琴皮正面對著小火烘烤一下,平放片刻,使蠟層分而均勻。在烘烤時要不停地移動琴筒,避免局部過于受熱而燒壞,如蠟層過厚,可用平頭小刀輕輕刮去一層,再烘烤一下;如蠟層厚度不夠,可依法再涂。
新琴一般蒙皮較緊,以致發(fā)音尖而亮,似高胡聲,這樣的琴經過一年半載的使用,可使琴皮逐漸松軟至適當程度。如需加快這個過程,可用棉簽伸進筒內,在琴皮背面涂一層植物油,然后在琴皮正面墊一塊3厘米見方的木塊,再在木塊上施加10-15公斤壓力,經12小時后取下;如仍偏緊,過一、二天再壓一次,也可以在拉完琴后不卸馬子,把弦定高大二度,如此持續(xù)一、二個月。還可以把琴平放在桌上,用兩手拇指蘸植物油,用力輭鱗格方向壓抹琴皮,每日一、二次,直至琴皮松緊適度為止。
如琴皮經長期使用變得太松,以致發(fā)音沉悶時,可將吸潮劑(如硅膠、炒鹽粒、生石灰等)塞于琴筒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琴皮的彈性。平時拉完琴要即刻墊上長竹棍或卸下馬子,以沽減少琴皮的受壓時間。如果琴皮松軟到影響演奏的程度,那就要送樂器廠或修理店重新蒙皮了。
琴筒、琴桿
根據氣候適當調節(jié)琴盒中的濕度,可合琴筒、琴桿不致開裂或脫膠,保持二胡的音質穩(wěn)定。天氣潮濕時,應在琴盒中放一、二包吸潮劑;天氣過于干燥時,可將一塊含適量水的海綿用塑料薄膜包裹起來,再用針扎出些小孔,放在琴盒中以增加濕度。在干燥的地區(qū),可經常在琴筒及琴桿上涂薄薄一層植物油,以防出現裂紋。
如果中胡音量偏小,可用鋼絲鋸將音窗的中間部分鋸去,只留下緊靠琴筒的寬約1.5毫米的一圏。這樣即可使音量有所增大,又不影響美觀。
此外,每次用過完中胡后,應用軟布將琴筒及琴桿上的松香粉末擦干凈,放入琴盒或琴套中(不要掛在墻上)。在寒冷的冬天,把琴由室外拿入室內后,不要馬上打開琴盒,要等20-30分鐘后再打開,以免使琴體上凝結一層小水珠。
琴馬
市集的琴馬一般都是半成品,需要經過適當修整后方以能使用。可按下列步驟進行修整:
1、修整高度。將琴馬頂部和底部交替用細砂紙打磨,要使小圓孔始終處于中心位置,修磨至高度適合為止。
2、整孔。如果二胡本身發(fā)音比較沉悶,可用小圓銼將馬孔擴大些。如二胡本身發(fā)音比較尖亮,就應選擇底大孔小的琴馬。
3、磨底。在細砂紙下面墊十幾層布,然后把琴馬底面在砂紙上磨成微凸狀,以使其更好地與皮面緊密接觸。
4、開弦槽。把琴馬裝在二胡上,調整到合適的弦距,然后用手壓一下馬子上的鋼弦,使琴馬上留下二處壓痕,然后取下用小刀刻出二個“V”形弦槽。
5、定位。仔細觀察琴馬,把較高的一側作為內弦側,并用筆點上一個小圓點(標記)。在日后的使用中,有圓點的一側永遠固定為內弦側。
控制墊
最好選用厚大衣呢料,剪成長6厘米、寬3.5厘米左右的長方塊,對折成兩層墊于馬子下方。如琴馬較高,控制墊不夠厚度的話,可再剪一、二個小條,夾在兩層中靠上部位,使之成為上厚下薄狀。調整時可上下移動,至即不影響樂器的正常振動,又能有效地控制狼音為佳。如選 用泡沫塑料、海綿等物作控制墊,也能起一定作用,但效果要差些。
千斤
千斤是容易被忽視而又十分重要的部件之一,很多二胡跑音的原因就在于千斤過于簡陋。使用北京民族樂器廠研制的銅鉤固定千斤,能有效地防止演奏中因千斤移動引起的跑音,還能靈活調整高度與寬度。使用時要在千斤弦鉤上墊一塊小小的軟墊,如小橡皮等,這樣既能美化音質,又能防止磨壞弦皮。在廣大二胡愛好者中仍普遍使用的線繞千斤,在繞制時先剪一條寬約0.5厘米的膠布繞琴桿一周粘住,再用線在膠布上繞制千斤。要注意先在琴桿上繞一圈,然后往弦上繞五圈,最后再在琴桿上繞一圈后打結并剪去余線。這種纏繞法可避免因千斤左右移動而產生跑音。
弦軸
中胡的弦軸分機械軸與木軸二種。機械軸中又分蝸輪和絲桿式二種,各有所長。對于蝸輪式弦軸,在每次換弦時可以從繞弦輪處滴入幾滴機油,并轉動軸柄幾周,這樣能防止齒輪局部反復受力而磨損。如果是絲桿式弦軸,在換弦時應擰松拔出,將適量機油涂于絲桿之上。上弦時不要每次都拉到同樣的松緊度,可有時緊些,有時松些,讓絲桿上的螺扣交替受力,避免局部磨損。木軸如果經常松脫,在軸孔內撒些松香粉末,這樣能保證必要的磨擦力;如果太緊,往軸孔內撒入些爽身粉,即可轉動自如。
琴弓
弓桿如彎度不適,可把弓毛一頭脫出,將弓桿在無煙焰上邊轉動邊烘烤,務必要使受熱抣勻,且不可烤焦。當竹質變軟時,就可彎成適合的形狀。彎好后要立即用涼水冷卻,使之定型。
發(fā)現有斷弓毛時,不可用手扯去,而要用小剪子齊根剪下。因為用手扯容易帶去其它弓毛,使之松緊不一;如果連根拔出,還會使結頭變松,引起弓毛陸續(xù)脫出。如有幾根弓毛太松,又舍不得剪去,可用燃著的煙頭熏烤一下使其收緊。但要注意煙頭不要靠弓毛太近,以免燒斷。
中胡的基本介紹相關文章:
1.胡騰舞的基本介紹
2.北京胡同歷史介紹
5.二胡曲一枝花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