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教育的相關論文
隨著經濟社會地不斷發(fā)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地逐步深入,高等教育與社會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大學逐步從社會的邊緣步入了社會的中心,大學社會服務職能日益凸顯。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教育的相關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教育的相關論文范文一:大學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
摘要:大學作為教育的“最后一百米”,大學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重點和難點,而與之對應的教育管理在很多時候處于左右為難之中。教育管理作為大學教育的基礎與保障,其執(zhí)行的廣度與深度影響著大學生的理念接受程度以及教育成果的高低。值得關注的是,大學教育制度不能僅僅是冷冰冰的制度,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人文關懷理念的滲入。將人文關懷理念運用于大學教育管理中,可與傳統(tǒng)的剛性管理制度相輔相成,既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關鍵詞:人文關懷;大學;教育管理;應用
在大學這樣一個較為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很大的發(fā)揮。因此,在大學教學管理實施的過程中,不能像初、高中一般,執(zhí)行嚴格的、一板一眼的教育管理制度,而是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變保姆式管理為啟發(fā)式管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在根本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在大學教育管理中將人文關懷擺在相對重要的位置,運用潤物細無聲的管理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理性思考的能力。
1人文關懷與大學教育的關系
人文關懷理念,指采用人性化的手段和方法,在人道主義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的人權特性,給人以基本的心理慰藉與良好的倫理環(huán)境,并在這種氛圍下為人們提供文化與精神支持的一種理念。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因為,這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機會系統(tǒng)性地接受教育。在實際中,大學教育需要解決兩方面的難題,一方面要求為有志于繼續(xù)深造的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并提高其知識儲備能力,另一方面對有志于就、創(chuàng)業(yè)的學生進行社會適應的基本訓練,此外,還須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上幾點是大學教育的基本目的,而大學的教育制度也是圍繞著這些目的制定的。從大學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大學教育在注重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也注重社會化人才的培養(yǎng),而人文性關懷是培養(yǎng)社會化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一些院校中,教學管理某些環(huán)節(jié)剛性過強,過分強調對教學和管理活動的集中控制,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自由,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因此,加入了人文關懷的大學教育制度,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因思想不成熟而造成的不必要損失,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近距離體會如何更好地參與社會并適應社會,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種下一顆人文關懷的種子,使他們不至于迷失于社會的滾滾紅塵之中。由此可見,大學教育中必須有人文關懷的存在,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過分依賴于人文關懷。大學教育管理制度首先是制度,制度要求的是賞罰分明,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切照規(guī)定來,長期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存,很容易造成自身心理扭曲化進而缺乏心理層面的整體調節(jié)。舉例來說,歷史上一些“酷吏心態(tài)”的形成與他們長期在司法機構工作不無關系。但是上文中也可以看出,大學教育是不適用于這種條條框框的制度的,大學的制度需要體現(xiàn)更多的人文性,而由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于最后的即將定型狀態(tài),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就要求在大學教育管理中植入人文關懷理念。
2大學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理念的具體應用
傳統(tǒng)的辦學理念強調的是對學生進行嚴格規(guī)范有序的管理,學校各部門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當代的大學教育管理應將人文關懷落到實處,變管理學生為服務學生,由“管理者”變?yōu)檎\心誠意的“服務者”;樹立教育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管理思想,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關心學生的發(fā)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堅持品德、知識、能力并重,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對廣大學生既有共性的要求,同時又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殊性提出個性化的教育管理方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制定教學計劃時必須體現(xiàn)出對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要求,在進行課程設置、制定教學計劃時,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才規(guī)律,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其次,在教學過程管理中充分發(fā)揮師生的自主性。教學過程管理是一項持久性的工作,也是大學組織實施教學計劃最核心、最主要的管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因勢利導,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都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同時,采取多樣化的考試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期末考試大多采用閉卷的方法,過于夸大考試紀律的重要性,因此,應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考試模式,將筆試、口試、綜合考試等結合起來,營造輕松活潑的考試氛圍,在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
3小結
將人文關懷融入當代大學教育管理中,是我國大學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培養(yǎng)新時期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將人文關懷與剛性管理相結合,完成制度與文化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樹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使教學管理真正做到規(guī)范化、科學化與民主化,促進大學的教學管理更加良性、高效運行。
作者:陳霄 單位: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開復.大學:人生的關鍵(節(jié)選)[J].心雨——健康•心理•人文,2012:4.
[2]王曉明.人文關懷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2):12-15.
[3]李濤.人文關懷理念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5):108-109.
[4]史華紅,梁麗君“.以人為本”視域下“以學生為本”教育觀的解讀[J].教育與職業(yè),2012,(26).
[5]張俊,張紹紅.關于構建高校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6,(12):232.
大學教育的相關論文范文二:“剛柔并濟”的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高校的管理制度對大學生的成長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F(xiàn)代社會的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各大高校所承擔的責任與所肩負的使命也日益重大。在大學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方面則需要我國各大高校的教育管理者進行不斷地審視。“剛柔并濟”管理模式是構建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首選。在大學教育管理模式中堅持“剛柔并濟”理念,則有助于我國的大學教育科學的發(fā)展。本文闡述了在大學教育中,建立以“剛柔并濟”為理念的管理模式的根本前提是對于大學本位正確的思考,其管理模式的關鍵是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的理性思考,并且明確構建與推行該模式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高校;大學教育管理;剛柔并濟的模式
伴隨高效管理體制的深入改革,各大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在不斷改進。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保障大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被淘汰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構建教育管理制度方面,高校所需要的并不是單一的制度化或者人性化的管理,而是需要二者的有機結合,建立健全以圍繞“剛柔并濟”理念為中心的教育管理制度及管理體系。
一、當前大學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力度的弱化
在大學教育管理中,泛倫理化思維是導致管理制度弱化的關鍵?,F(xiàn)代的大學發(fā)展源于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大學,在時代的不斷變遷中,大學教育理念、內涵以及存在形式都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這主要是大學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改革中,與現(xiàn)代社會日益契合。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環(huán)境下,普遍存在于大學教育管理中的泛倫理思想,致使大學生產生了個人中心主義的傾向。在大學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者常借用倫理化與人性化理念,對大學生的管理尤為寬松,致使大學的教育質量不達標,大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極其不扎實,使得大學生在就業(yè)及個人未來發(fā)展上受到阻礙。因此,大學的教育管理者一定要認識到泛倫理化思維的本質,理性看待因泛倫理化導致的管理制度弱化的問題,創(chuàng)新大學教育管理制度,保障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2.教育管理的軟化
大學教育的大眾化發(fā)展使得大學校園演變成了一個有廣度而無深度的開放式學習場所。整個大學也直接成了學生進入社會就業(yè)前的緩沖地帶,而不再是學習知識的圣地。當代大學校園,商業(yè)化在不斷加深,大學知識的魅力與感召力正在逐漸消失。所以,大學學術氛圍的淡化導致了大學教育管理的軟化。
3.教育管理人性化的缺失
在當代大學教育中,大學新教育理念注重管理的人性化。目前,大部分的大學教育管理者對學生進行的是命令式的管理,學生也只是對命令進行被動的服從,因此導致學生的主觀意識沒有得到很好地發(fā)揮,未能使學生的訴求得到相應的滿足,最終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究其緣由,是大學管理者未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位置與角色,沒有換位思考,導致管理效率低下,缺乏人性化管理。
二、構建以“剛柔并濟”為理念的教管模式的意義
建立以“剛柔并濟”為理念的教管模式具有重大意義,其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建立健全以“剛柔并濟”為理念的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及管理體系是高校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大學教育管理制度更加的有效與規(guī)范,同時也激發(fā)出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學習潛力,使得制度具有一定的嚴肅性。其次,該管理模式的建立使學校管理制度得以順利推行,使其真正的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讓制度約束力以及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與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力而有機結合,達到大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最后,該管理模式是較為靈活的,使管理效率達到最大化。這種靈活管理機制的構建不僅僅對大學生正確獲取各方面知識有一定幫助,而且也有利于大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養(yǎng)成。管理效益的提高,能使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利于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的形成,同時也能使學校得到科學健康的發(fā)展。
三、構建并推行以“剛柔并濟”為理念的管理模式注意的問題
構建該模式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正確的思考大學本位是前提與基礎。當代社會要求大學得以培育出專業(yè)基礎扎實、綜合素質全面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因此大學生對大學本位的正確思考尤為重要。第二,對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理性認識較為關鍵。當代大學在大量擴招生源的情況下,學生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容易導致大學教育的管理進入誤區(qū)。大學生所受的教育更接近于大眾文化的教育,但大眾文化是較為平庸的文化,所以不能任由大學教育深入大眾文化的市場,而是應該主要以培養(yǎng)精英文化作為目標,使大學生具備自我負責、自我選擇與證明的學習態(tài)度。第三,明確建立目的。明確構建以“剛柔并濟”為理念的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最終目的,是建設合理的大學教育管理的保障。大學教育管理者要把握住大學制度的“剛性”,使大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調整好心態(tài),同時自身也要嚴格遵守制度規(guī)范,換位思考,對學生進行人性化指導,達到促進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以及大學科學發(fā)展的最終目的。
四、總結
構建并推行“剛柔并濟”的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對現(xiàn)代大學以及社會的發(fā)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這種管理模式的嘗試與探討表現(xiàn)出大學生是大學教育里的主體,也體現(xiàn)出教育管理者的指導作用。充分發(fā)揮了大學的教育職能,推動大學教育的科學健康發(fā)展。在此模式下,管理者必須把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相結合,真正做到貫徹落實以“剛柔并濟”為理念的管理。
作者:王儲平 單位:長春中醫(yī)大學
參考文獻:
[1]王艷麗,孫守超,戴恩冰.國際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山西科技,2014
[2]曾艷.“剛柔并濟”的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14
[3]張寶君.建構“剛柔并濟”的大學教育管理新模式[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
淺談大學教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3.大學教育論文范文
淺談大學教育的相關論文
上一篇:淺談挫折教育的相關論文
下一篇:關于大學教育的問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