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
語文教師往往都會知道,在課前做好教案便能充分提高課堂效率!為此,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
學習目標
1. 積累文言詞語。
2. 準確、明白地翻譯文句。
3. 學習本文比喻恰當、對比鮮明、說理透辟的論證方法
4. 認識孟子“舍生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xiàn)實意義
一、預習導學
1、給加點字字音
茍得 辟 一簞食 一豆羹 蹴爾 不屑 鄉(xiāng)為身死
2、對照注釋,理解識記以下詞語
【所欲】 【得兼】 【有甚于】 【茍得】
【惡】 【患】 【使】 【何不用也】
【由是】 【是故】 【非獨】 【勿喪】
【簞】 【豆】 【羹】 【呼爾而與之】
【蹴爾】 【不屑】 【萬鐘】 【何加】
【奉】 【所識窮乏者 得 我歟】 【向為身死而不】【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本心】
3、指出通假字并解釋
辟 辯 得 歟 向
4、翻譯下列句子。
?、儆墒莿t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诤魻柖c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廴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艽酥^失其本心。
?、莨驶加兴槐僖?/p>
?、匏R窮乏者得我與
?、哙l(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喾仟氋t者有是心也
⑨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二、探究展示:
1、理清課文結構。文章第一段分為 三 層。寫出大意并理清論證思路。
2.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本文中心論點的句子是?
3.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各贊揚斥責 了什么樣的人?
4、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并思考本文的寫作意圖?談給你的啟示。
5、提問:課文中運用了許多兩兩相對的句子,它們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6、提問:第3段運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處?
7、提煉中心論點。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這樣提出有什么好處?
8、分析論證方法。在論述中心論點時,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9、賞析《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三、練習反饋:
(一)、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含義。
?、脔頎柖c之,乞人不屑也。 ②萬鐘于我何加焉! ③賢者能勿喪耳 ④此之謂失其本心 ⑤故患有所不辟也 ⑥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⑦是亦不可以已乎
(二)、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偃缡谷酥跤谏?,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谝缓勈常欢垢?,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凵辔宜?,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芊仟氋t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蒴~,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⑥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呷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噜l(xiāng)為身死而有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三)、選擇題
1. 下列各組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婦拍而嗚之 B. 此之謂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馬也
C.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至于負者歌于途 D.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2.選出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 ( )
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類的一項是 ( )
A.舍魚而取熊掌也 B.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C.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D.呼爾而與之
4. 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則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謂 / 失其本心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 / 我而為之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B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C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D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6、下列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一項是( )
A、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綺繡 B、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C、故患有所不辟也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D、萬鐘于我何加焉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7.下面對文段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段開頭以魚和熊掌比喻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比喻“舍生而取義”,引出中心論點,自然貼切。
B.孟子認為,義重于生,當義和生不能同時兼得時,應該舍生取義。
C.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與文段的主旨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敗被俘,寧死不屈,也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
D.在孟子看來,不僅賢人,就是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舍生取義之心,在生死考驗的關鍵時刻,都會做出合乎義的選擇。
(四)、簡答題
1.填空:作者用“一簞食,一豆羹”來進行論證,這屬于 的論證方法。文段中著重論述了“ ”比“ ”更重要,人應該保有本心的道理。
2.請任意寫出文段中具有對比性的一組句子(內容)。
3.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________,《岳陽樓記》中對“心”的解釋與之不同的例句是_____________。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請搜尋古今這樣的“賢者”的言或行去印證孟子的觀點,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言或行
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曾經(jīng)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
6、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成語就源自自文第一段,這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
7、簡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闡述的觀點(4分)
8、從全文看,本文先后運用了______________論證和______________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則,請你根據(jù)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為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jù)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取)。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形象與《<莊子>故事兩則》(《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中莊子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孟子與莊子形象的不同點。
看了九年級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的人還看:
九年級上冊語文魚我所欲也教案
上一篇:九年級上冊語文陳涉世家教學設計
下一篇:九年級上冊語文綠色蟈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