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隸書書法大全_書法名家隸書作品欣賞
隸書是一種最好寫的書體,同時也是一種最難寫好的書體。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名家隸書書法大全,希望你們喜歡。
名家隸書書法大全欣賞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1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2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3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4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5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6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7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8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9
名家隸書書法圖片10
隸書的書法知識
隸書是一種最好寫的書體,同時也是一種最難寫好的書體。說它最好寫,因為他的筆畫最簡單;說它最難寫好,因為它的筆畫過于簡單。所以,有人一天就學(xué)會了寫隸書,但一輩子也未能把隸書寫好。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當(dāng)代書法家用心于隸書者便為數(shù)甚少了。
從隸書的發(fā)展來看,這種書體確實與“俗”更為貼近一些。首先,最初的隸書使用于下級官吏———或可直接呼之為“俗吏”中間;其次,隸書的點畫在五大書體中是最簡單的,書體本身便有“俗”的特征;第三,成熟的隸書具有工巧、秀麗等世俗的審美特征。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隸書作為一種書體,它本身便具有“俗”的意味,某種程度上說,它是一種俗書。
隸書以漢代隸書為其極致,而漢隸又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階段。西漢隸書風(fēng)格拙樸,風(fēng)神接近篆籀,相對高古一些,“雅”一些;東漢隸書則趨于工整秀麗,相對“俗”一些。清朱彝尊于《西岳華山廟碑跋》中云:“漢碑凡三種:一種方整;一種流麗;一種奇古。唯延熹《華岳碑》變正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長,當(dāng)為漢隸第一品。”而劉熙載于《藝概》中則稱“若《華山廟碑》,旁薄郁積,瀏漓頓挫,意味尤不可窮極。”
康有為云:“漢分佳者絕多,若《華山廟碑》實為下乘,淳古之氣已滅,姿致之妙無多。”實為下乘,淳古之氣已滅,姿致之妙無多。”(《廣藝舟雙楫》郭宗昌則跋曰:“割篆未會,時或肉勝,一古一今,遂為隋唐作俑。”顯然,同樣一塊漢碑,個人的看法竟然相左如此。撇開個人偏好,我們看到的《華山廟碑》點畫寬扁,波畫明晰,結(jié)構(gòu)緊湊,字字勻稱,章法布白(其實是布黑)也極為停勻,無疑是徹底擺脫篆書的標(biāo)準(zhǔn)隸書。朱彝尊所謂“方整”、“流麗”頗能中的,而“奇古”則純屬子虛烏有??的虾5?ldquo;淳古之氣已滅”倒是頗為中肯。所以,《華山廟碑》純屬清秀華麗一路漢碑,是成熟漢隸的代表作,風(fēng)格近乎甜俗。
在用筆的力量分配方面,橫畫一律較粗,豎畫一律較細(xì),這種筆法雖然看上去非常賣力,卻并未顯現(xiàn)出應(yīng)有的力度,究其因,主要是用筆上鋪毫與聚毫運用不當(dāng)所致。鋪毫使線條呈扁平狀,這種線條雖然表現(xiàn)出一定的寬度,但卻喪失了應(yīng)有的厚度,缺乏立體感,給人以單薄的絲綢或布條等扁平物體的感覺,而且又給人以筆始終浮在紙面上,不能入紙的感覺,自然缺乏力度。聚毫所寫出的線條則相反,它表現(xiàn)出一定的立體感,給人以破空殺紙、力透紙背的審美效果。古錢幣文字就有這種審美感染力。按說,兩種筆法并無優(yōu)劣之別,關(guān)鍵是如何使用。將聚毫用在豎畫上,鋪毫用在橫畫上,橫粗豎細(xì),加劇了字形的扁平感,極大減弱了書作的體積感和感染力。
在結(jié)字上,無論是多筆畫字,還是少筆畫字,將每個字處理得四角填滿。對于筆畫多的字來說,這么作要容易一些,對筆畫少的字,就需要將筆畫加粗加厚,這樣的結(jié)果便是大小齊平,如古人所謂“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給人的感覺便是“狀如算子”,缺乏變化、缺乏生氣、缺乏生動活潑的氣象。
章法上,隸書更是突出了這個“滿”字。不僅每個單字四角布滿,整個作品的四角依然填得很實,每字每行端正筆直,壁壘森嚴(yán),仿佛一個無比嚴(yán)肅的儀仗隊!
看過“名家隸書書法大全”的人還看了:
1.名家隸書書法大全
6.名家隸書書法
9.名家隸書書法字帖
10.隸書名家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