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積累方法
語文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基礎。通過積累能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小學語文積累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積累方法
一、語言的積累
現(xiàn)今對語言積累的指導偏重于知識的擴充,忽視自主積累的意識、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自主意識、能力與習慣比增加積累知識更重要。有了自覺積累的意識,學會了積累的方法,養(yǎng)成了注意積累、善于積累的習慣,學生才能自主讀書。在我看來,語言積累應包括三方面內(nèi)容:
1、語言材料的積累。積累語言材料是語言發(fā)展的基礎。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文字符號,積累大量的詞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不僅要求學生熟記、會寫文本中的經(jīng)典詞匯,還倡導在了解詞匯意思的基礎上用這些詞語練習說話。
《二泉映月》這篇課文中有許多描寫月光的詞語,如“月光如銀”“月光似水”“靜影沉璧”“月光照水”等,我先引導學生找出這些詞,反復朗讀,再讓他們練寫、描寫月景的小片段,在積累詞語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語言規(guī)律的積累。通過聽、讀理解語言,通過說、寫表達思想感受,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要了解語言的規(guī)律,把握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
《二泉映月》這篇課文,學生離阿炳生活的那個舊社會實在太遙遠,要想讓學生理解阿炳的心境和他所拉出的曲子要表達的情感有些困難,所以我先請學生聽音樂。那幽怨的曲子立刻把學生的思緒帶到阿炳凄慘的生活中去。接著我再讓大家讀課文,阿炳的不幸命運和坎坷的經(jīng)歷激蕩起學生心中的情感之浪。
3、精粹語言的積累。精粹語言往往包蘊著豐富的語匯、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思,是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規(guī)律的成功范例??梢砸龑W生記誦古今中外精彩的語段、篇章。
現(xiàn)在正是初春時節(jié),我為我們班的學生推薦了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優(yōu)美的文筆深深吸引了學生。抓住這一好現(xiàn)象,我開展了誦讀《春》的比賽。學生與往日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截然不同,一個個讀得神采飛揚。我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積累精粹語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修養(yǎng),是促進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二、能力的積累
學好語文,提高閱讀和寫作這兩方面能力至關(guān)重要。雖然語文學習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可以相互遷移,但是只有相當?shù)姆e累,才能夠駕輕就熟,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學好語文。
1、閱讀能力的積累。文本,它傳達的是作者的情與愛。只有讀才能把作者深刻的情感挖掘出來。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準確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讀者與作者筆下人物進行角色換位,讀者的情與作者的情才能和諧統(tǒng)一,文本中那些準確傳神的、充滿靈性的語言才能喚起學生心中某種情愫。
2、寫作能力的積累?!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它形象地描述了語言由積累到運用這樣一種最高的境界。事實上,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也是一個從積累到運用的過程。語言的學習,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無疑是在量的儲備中逐漸形成的。蘇教版的新教材,內(nèi)容充實,我們可安排學生進行片段的仿寫、結(jié)尾的續(xù)寫、情節(jié)的想象等寫作訓練,在習作過程中可安排例文和閱讀訓練,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比較其異同,借鑒其用詞造句的方法,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把對詞句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從整體中把握、積累。
三、生活的積累
語文學習與生活聯(lián)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語文學習需要一定的生活積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識,培養(yǎng)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積累豐富深刻的生活體驗、生活感受,語文學習才有基礎,才有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閱讀理解得深,需要這樣的積累;作文寫得好,更需要這樣的積累。另一方面,語文又是生活的工具,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認識生活,更好地參與生活、改造生活,讓自己和他人生活得更有意義、更美好。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語文學習與生活的關(guān)系,指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學會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并最終能夠有效地運用語文更好地生活。
四、文化的積累
積累文化是加強文化內(nèi)涵的重要途徑。文化積累既是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又是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手段。當前呼吁加強人文教育,主要是強調(diào)用人類出色文化成果滋養(yǎng)、熏陶學生,豐富學生的人文積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語文積累既有語文知識的積累,也有語文能力的積累,還有語文學習方法、習慣、態(tài)度以及熱愛語文的情感態(tài)度的積累。無論哪種積累方式,都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生命所在。也正是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生活中才有了這點點積累而生成的美麗。
2小學語文語言積累方法
1、朗讀中豐富積累
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fā)”,“下筆如有神”。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途徑。教學應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反復誦讀,熟讀成誦,讀出滋味,讀出情趣,從而讀有所值,讀有所得,在讀中自然而然地積累豐富的語文材料。我覺得作為教師,要注意引發(fā)學生在朗讀中動情、生情,主動積極地積累語言。如:上個學期在講《虞美人》這首詞時,我就是通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再配以恰當?shù)囊魳?,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學生在讀中理解詞句的意思,在讀中想象詞句描寫的畫面,在讀中感悟作者心情,學生心通其意,必有身臨其境之感,將自己融入詞句之中,就在感情朗讀中順理成章地積累了語言。
2、品析中深化積累
引導學生學習和積累語言,可在品析中積累。我們強調(diào)在品析鑒賞中積累語言,就是要學生不能淺嘗輒止,而應在好詞佳句的鑒賞中,深化認識融會貫通,把握實質(zhì)將范文中的語句化為已有。如:《鯨》這一課中,有很多說明性的文字,作者表達非常準確。我先讓學生自讀這些句子,然后說說這樣表達好在哪,或者用換詞的方式問一問學生這樣行不行。如:“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一個“約”字便能體會出作者語言的準確。此外不要忘記學習作者是抓住事物特點介紹事物的說明方法。這樣學生在品詞、品句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把這些好的表達方法以及說明方法記憶在腦,豐富了自己的“語言倉庫儲備”。
3、說話中沉淀積累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把握合理時機,設計靈活形式,讓學生練習說話,使學生把學到的語言材料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材料,并沉淀積累。如:上學期在學習《草原》后,我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摘錄到摘抄本上,然后讓學生反復默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課文中的語言組織在一起,向同學介紹內(nèi)蒙古風光和風情。說話前讓學生把說的內(nèi)容列成提綱,介紹時盡量用上自己摘錄到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使學生在說中積累。另外,復述是將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語言的有效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用故事描述、導游介紹和即興表演等形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在說話中沉淀積累。
4、運用中深化積累
毛澤東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指導學生靈活運用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語言積累的有效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運用遷移的練習點,指導學生有機積累語言,沉淀語言素材。如:在學完《鯨》和《松鼠》兩課后,我讓學生比較兩篇文章在表達方式上的異同,并嘗試著進行改寫。也就是說,用《鯨》這一課的表達方式去介紹松鼠,再用《松鼠》這一課的表達方式來介紹鯨。這樣,學生在不斷的、反復的語言運用中,既鞏固了所學到的說明方法,又實現(xiàn)了所積累語言的再次運用。
5、課外勤于積累
葉老曾說:“惟有從生活中多方面去體驗,把社會所得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積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見深切?!边@句話,道出了生活實踐對語言積累的深刻影響。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樂于記錄生活的好習慣,幫助學生在腦海中不斷積累多種表象。要鼓勵學生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常用的諺語、歇后語,留意周圍的標語、廣告詞,并隨時記錄到自己的生活筆記中去。學會了品味生活,才會使生活的語言富有靈性。還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如:利用休息日嘗試一日家長工作,結(jié)合綜合性學習開展活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了,便會自然產(chǎn)生聯(lián)想,將頭腦中已有的語言材料選擇重組,積累內(nèi)化為自身的語言,得到永久儲存。
魯迅先生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痹谡Z言積累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地觀察,大量地閱讀,主動地積累,養(yǎng)成“采蜜”的好習慣。教師要不斷開辟語言積累的途徑,教給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使他們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語言倉庫;指導他們在閱讀中摘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成語格言、優(yōu)美詩詞等,把生活學習、電影戲劇、報刊書籍、宣傳標語、電視廣播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記錄下來,廣擷博采課外語言,并在同學中進行傳閱交流,互相觀摩。這樣直接、間接的語言材料積累多了,寫文章就會語言豐富,表情達意就能揮灑自如。
3小學語文積累基礎知識方法
一、在教學課堂中的積累
在教學過程中要十分注重讀和背,需要按照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教學。對于那些可以對學生一生都用得著的東西,不但要求他們熟記,熟背,而且要想辦法讓他們記得快,記得牢。比如一些優(yōu)美句段篇章、流傳千古的古詩名句等。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學生該積累的時候,愉快地記下他們應該記住的“精品”,為他們打好“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的雄厚基礎。
教師創(chuàng)建語言環(huán)境,讓語言文字變得情境化。課文的本身就是一種“人的表情達意形式”,無非就是創(chuàng)建一種具體的語境,讓學生通過這個情境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活動,并且在語言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習語言文字。充分的掌握語言,運用語言文字這個重要的交際工具。因此,我讓學生通過讀后復述,讀后再表演,讀后在經(jīng)過議論,讀后練筆等形式,把課文化為一種學習語言的動態(tài)情境。
二、在平時閱讀過程中的積累
在《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明確的指出“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過程中增加積累”?!皶x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實踐的證明,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背”和“讀”,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更能夠讓學生吸收和積累語言材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憑借教材,讓學生閱讀后找出好詞好句,加強理解,升華情感,在自讀中感悟文詞之美、用詞之妙、描寫之美,并根據(jù)學校安排把小學生應該背誦的70首古詩詞落到實處,鼓勵學生熟讀背誦。
然而只從課內(nèi)閱讀中積累,對小學生來說還遠遠不夠,因此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也分為對課內(nèi)知識和對課外知識的積累。我把學生的摘記本也分成了課內(nèi)摘記本以及課外摘記本這兩種。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盡量擴大自己的課外閱讀面,我為學生列出了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多讀、廣讀,我堅持做到:(1)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給學生留出閱讀的時間。(2)在課上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使其學會摘錄,如就全書來說,常常以瀏覽性的默讀為主,對那些語句優(yōu)美、生動的段落,應該反復誦讀,進入采蜜集,并且學會運用寫一些讀書體會。
摘錄閱讀過程中精彩的內(nèi)容。從摘記過程中積累語言。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的強調(diào)“積累課文閱讀過程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把劭辞П椴蝗缡钟浺槐椤?、“好記憶不如爛筆頭”等一些古語,也都說明動筆記在積累語言中的作用。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篇目,側(cè)重記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讓學生熟讀精思,以摘記的形式積累語言,培養(yǎng)學生讀書動筆的習慣,在掌握了讀書摘記的方法以后,再放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選擇地多讀、廣讀,在廣泛的閱讀中欣賞積累知識,在知識的積累中感悟能力。
三、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的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從“工具性”的角度來看,課程的目的應該是“重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課程目標實現(xiàn)的途徑也應該是“課文實踐本身”。因此積累來自實踐應用。
第一,讓課堂教學生活化,閱讀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生活,閱讀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讓閱讀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閱讀,課堂本身就不應該僅僅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地方,而應該是生活的樂園,讓學生在生活式的課堂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因此,我注重讓課堂創(chuàng)設成一種近似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不斷的語言運用實踐中逐步內(nèi)化語言,形成自然的內(nèi)部語言體系,最后達到正確、熟練、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的目的,并形成自己的語言個性。
第二,優(yōu)化校園語言環(huán)境,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校園語言環(huán)境如何,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語言體系的形成。因而形成濃厚的校園語言學習氛圍對有效地促進學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十分重要,我采用的方法有:辦手抄報展評、知識競賽、講故事比賽、作文大賽、詩詞朗誦比賽、口語交流等活動形式。
第三,在生活和感受中積累。葉圣陶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日常實際生活當中積累。比如:讀書、看報、電視、廣播、街頭廣告語等方面。養(yǎng)成記一記、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哪怕只有一句話也是收獲,哪怕積累一個詞也沒關(guān)系,長此以往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產(chǎn)生積極性?,F(xiàn)在的孩子對大自然、社會接觸太少,活動也太少,學生生活單調(diào),感受不多,情感不豐富,再加上書讀得少,因此他們的“心理詞典”所儲存的“詞條”就少得很,這勢必影響他們的理解,影響他們良好感的形成,我經(jīng)常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經(jīng)常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學生的生活豐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
4小學語文積累詞匯方法
一、加大閱讀量,拓展詞匯空間。
擴大詞匯量,最佳的方法就是閱讀課外書籍,這已被眾多教師認同。許多積累作業(yè)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他們邊閱讀,邊摘錄好詞好句。教師很少參與其中,只是進行簡單地檢查批閱。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小學生的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較差 ,詞匯積累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記在紙上。所以教師要做恰當?shù)囊龑АJ紫戎缹W生進行詞匯的分類整理。例:寫人類可分外貌、動作、心理、語言,寫季節(jié)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物候,寫物類分色、形、味。 其次教師在學生課外抄摘的基礎上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需要,選擇出一些詞匯,或成講義,或成小黑板,加深學生對這些詞匯的印象,以備課堂上提取。比如《李子核》一文,我抓住文中三個訓練點:一是看實物運用課外詞匯,描寫李子的外形;二是描寫瓦尼亞臉紅的一個比喻句;三是動補結(jié)構(gòu)的句式“他嚇得臉色發(fā)白”。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課外積累描述果子色、形、味的詞語,描寫紅顏色的事物以及描寫恐懼心理的詞語,分類抄于卡片上。
二、立足課本,強化詞匯學習。
課外的積累,如果沒有經(jīng)過長期的提取、運用,其鞏固率是相當?shù)偷?,我們不能忽視這種現(xiàn)象:有些學生很喜歡看書,也很聽話地做了摘記,但是他作文里的詞匯還是那么貧乏。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好詞沒有經(jīng)過及時消化、強化,被遺忘了。這是很可惜的。如果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回憶課外獲得的詞匯,在加以運用,那么日復一日,所掌握的詞匯量就相當可觀了。在《李子核》一文的教學中,我作如下設計:
(一) 看圖用詞。將一幅逼真的李子圖掛在黑板上,激發(fā)學生的說話興趣。我先讓學生仔細地觀察李子,然后說出李子的顏色、形狀和味道。由于課外的鋪墊,學生的學習難度已相對降低了,學生一下子就說出紅艷艷、紅通通、黃里透紅、又大又圓、圓溜溜、香噴噴、香氣撲鼻等詞語。學生通過運用課外所學詞語對李子的描述,加深了對李子的認識,這對理解文中主人公瓦尼亞偷吃李子這一情節(jié)也無疑起到了過河搭橋的作用。
(二)比較用詞。課文第三小節(jié),描寫瓦尼亞難為情的表情,用了一個比喻句:“瓦尼亞的臉紅得像大紅蝦?!蔽页鍪敬蠹t蝦的圖片,請學生找出大 紅蝦和瓦尼亞的臉的相同點,通過比較,學生一下子說出兩者的共同點是“紅”,然后請學生根據(jù)這紅的特點,瓦尼亞的臉還像什么,學生馬上就說出了紅蘋果、紅櫻桃、紅辣椒、紅石榴等十多種物品,這樣,既鞏固了學生詞匯,加深了學生對比喻句的認識,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
(三)體會用詞。課文第四小節(jié)描寫瓦尼亞聽了媽媽的話后,非常害怕,用了一個動補結(jié)構(gòu)式:他 嚇得臉色發(fā) 白。我先讓學生體會瓦尼亞此時的心情如何,從哪個詞上可以看出瓦尼亞很害怕。然后請學生思考一下描寫一個 人害怕,除了臉部表情外,能否用其他一些與身體部位相關(guān)詞語來表達,接著引導學生說出“頭皮發(fā)麻、兩手發(fā)抖、渾身是汗”等等。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調(diào)整,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課外積累詞匯的興趣。
(四)多種形式用詞。將以上所學的詞匯制成卡片,在課堂上適時貼在黑板上,給學生直觀印象,總結(jié)課文時,以比賽游戲的方式再鞏固一遍。課后,又將卡片帖教室的“學習園地”上,確保這些詞語在學生面前的再現(xiàn)率。
通過課外積累和課堂識詞相結(jié)合,使學生擺脫了積累詞匯的盲目狀態(tài)。每個詞語經(jīng)過信息編碼,貯存到學生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之中,強化了詞匯學習。
小學語文積累方法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積累方法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