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8課將相和教案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8課將相和教案
五年級語文老師在進行《將相和》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要重點用于概括人物特點和搞清聯(lián)系上。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8課《將相和》教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8課《將相和》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7給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召集、商議、約定、隆重、完璧歸趙、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負荊請罪、同心協(xié)力”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課文內容,領悟3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藺相如和廉頗忠于國家、顧全大局的高尚品質。懂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和為貴”的道理。
三、教學準備
課件、《史記》的相關知識、《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片斷
四、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一、 揭課題,曉背景。
1、 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來聊聊一本書《史記》,把書翻到95頁的“資料袋”。史記是由西漢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史記》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歷史。其中戰(zhàn)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當時,比較強的國家有七個,即秦、楚、齊、趙、燕、魏、韓,稱為“戰(zhàn)國七雄”。七雄并峙,戰(zhàn)火頻繁。而秦國又數(shù)七雄之中最強悍,常常侵犯別的國家,被其他諸國稱為“虎狼之國”。我們來看看春秋戰(zhàn)國的形勢圖。大家可以看到,趙國的東面是富強的齊國,西面是強大的秦國,處于兩大強國之間。當時秦國全力進攻楚國,不能集中兵力對付趙國,主要用威脅的手段占趙國的便宜?!秾⑾嗪汀愤@個故事就始于較強勢的秦國和較弱勢的趙國之間。(課件:戰(zhàn)國形勢圖)
2.出示課題:(課件:課題)將相和(板書),齊讀課題,解釋課題:“將”是誰?“相”是誰?“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
1. 現(xiàn)在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
2.老師這有幾個詞語,在我初讀課文的時候也覺得有幾個字比較容易讀錯,你們能正確地讀出來嗎?(課件:生字新詞)
允諾 膽怯 拒絕 乘機 鼓瑟 擊缶 上大夫 上卿
3. 詞語會讀了,課文你們讀懂了嗎?課文有幾個故事組成?(指名說一說)
4. 其實這篇課文有個特點,每個故事結束之后,都有個小結段,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這幾個小結段。(指名說,出示課件)
5. 同學們把這幾個小結段齊讀一遍,邊讀邊思考:能不能從中找出關鍵詞以小標題的形式來概括這幾個故事嗎?(齊讀句子)好,誰能來說一說?(指名說)
(澠池之會:這是一次在澠池的會見,文言文中“之”有“的”的意思,你可以把“之”加進去再說一說嗎?)
6. 板書小標題,強調“璧”的寫法。
7. 我們再來看前兩個小結段,前一句話總結了上文的故事,后一句話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我們把這樣有承上啟下作用的段叫做——過渡段。對,過渡段能更便于我們了解課文內容。
三、 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
同學們注意到經(jīng)歷了完璧歸趙之后的藺相如由一介平民被封為士大夫(板書:士大夫),澠池之會后的藺相如被封為上卿(板書:上卿),可謂平步青云,書上特別說明的是職位比廉頗還高。
那作為同朝為官、戰(zhàn)功顯赫的大將軍廉頗此時對藺相如作何評價呢?找到廉頗的話,誰來讀讀?(抽生讀書)數(shù)一數(shù),廉頗說了幾句話。來,先看第一句。(第一句: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每個人,你現(xiàn)在就是廉頗,就說這句話,(抽生讀書)感覺這廉將軍什么樣?(預設: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氣十足,居功自傲,很神氣,相機板書)(第二句: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第二句,自己讀試試。(抽生讀書)聽出廉將軍對藺相如什么態(tài)度了嗎?(預設:看不起,不屑一顧,相機板書并補充強調:一張嘴,爬到我頭上去了。 覺得藺相如有沒有真本事?所以他的決定就是(第三句: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一起讀。
有一個詞叫“言為心聲”,意思是通過聽一個人說的話你就可以知道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個怎樣的人。聽了廉將軍這短短的三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廉將軍在你的面前?(預設交流:耿直暢快、豪爽、率直,性子直等,相機板書)
作為一員武將,廉頗之所以這樣率直地表達不滿,是因為他一直站在誰的角度?引導學生再次讀書,找到三句話中的同一個人稱:我,從而點明:廉頗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難以全面,帶有很大的片面性。
題目是將相和,此時的將相之間是和還是不和?引導學生用“將相之所以不和,是因為藺相如————,還因為廉頗————”來從表象和實質兩個層面感悟:將相之所以不和,表面看是因為藺相如的官位比廉頗高,實際是因為廉頗的錯誤認識:藺相如沒有本事,只靠說嘴皮子就作了比自己還高的官。
第二課時
一、友情調解,感悟藺相如其人:
1、既然是廉將軍的認識出現(xiàn)了問題,那咱們就來幫幫廉將軍,全面了解了解藺相如這人吧!既然廉將軍認為藺相如是靠一張嘴被封為上卿的,那我們就從藺相如所說的話開始研究。請同學們讀讀前兩個故事,讀文時看看老師給你們的提示:(課件)
*學習任務:一邊讀一邊感悟,哪些地方你看出了藺相如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學習建議:老師建議大家先畫出重點句子或重點詞揣摩人物特點,并有感情朗讀。
*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從藺相如的語言、動作來體會他的特點。
2.好,來,按課文敘述順序交流你畫出的內容。(抽生交流)
(1)同學們,請思考:藺相如的這番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趙國的君臣都為難想不出辦法的時候)用一個詞就是——臨危受命(板書)。那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藺相如太聰明了,所以趙王一問他怎么辦,他就不加思索地說了這番話?為什么?引導學生交流:想了一會兒,也就是他經(jīng)過慎重思考以后,那這時他會怎樣地說這番話?你來補充:藺相如想了一會兒,( )地說。(預設交流:斬釘截鐵、堅決、胸有成竹、擲地有聲)太好了,所有的男同學我們都是藺相如,端起書一起來胸有成竹地讀書。
這里有兩個假設句,你發(fā)現(xiàn)了嗎?“如果------就------”說明藺相如出行前就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考慮周全了。藺相如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你可以用哪個詞來形容他?——深謀遠慮。
同學們,這是藺相如的辦法,也可以說這就是藺相如對趙王作出———(承諾),要么以璧換城,要么完璧歸趙。
如此難的事,他卻主動要求自己帶著和氏璧到強大的秦國去,你從中可以看出什么?——他膽識過人,為了國家利益置個人安危于不顧。所以照應了前文別人對藺相如的評價:是個機智勇敢的人!
(2)來,繼續(xù)交流藺相如的話。抽生讀“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好,同學們,就這句,真話假話?那就這句假話,你覺得藺相如此時說得妥不妥?為什么?(生交流,引導:不只是妥,還很巧妙,先看看秦王拿到和氏璧時的表現(xiàn)即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這時,以璧換城已不可能,唯有沉著冷靜地和秦王斗智斗勇,以求完璧歸趙。
(3)和氏璧既然已經(jīng)回到自己手中,藺相如再說話可就——理直氣壯了。誰能讀出藺相如理直氣壯的話來?(抽生同時提醒學生:現(xiàn)在,我們就是秦王,聽聽藺相如的話。)
秦王們,你心里想什么?(預設交流:可別真的摔碎了和氏璧,哎喲,這可不行…….)也恰恰是這個“撞”字,你看出藺相如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生交流:勇敢、無畏。)是啊,這真是寧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大無畏精神呀!板書。
(4)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從來不講信用的!”
藺相如為什么能“大大方方”?——和氏璧已經(jīng)安全送回趙國。這種場合,秦王敢殺他嗎?不敢,秦王也怕天下人笑話他不講信用,會丟面子。面對強大的敵人,他毫不懼色,你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他?——機智勇敢、不畏強暴。
那除了“大大方方”,你還能用哪些詞來形容他的心理狀態(tài)?——踏實、坦然、輕松、沉著、無畏無懼。(就請你們帶著這種心態(tài)去讀這句話)
老師指著“嘴””說:“看來,廉將軍錯了,藺相如不僅僅靠的是一張嘴呀!靠的是他的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
(5)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
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你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聯(lián)系生活,引出疑問。我們班上許多同學都在學習樂器,難道不想有朝一日能登臺演奏,為人們帶去美的享受嗎?為什么秦王讓趙王鼓瑟,就成了侮辱了呢?(學生分析古代與現(xiàn)代觀念的區(qū)別)
是呀,秦王和趙王都是一國之君啊,怎么趙王就成了秦王的下人呢?這不僅僅是侮辱趙王,更是侮辱了趙國。
同學們,如果別人這樣侮辱我們的國家,你生氣不生氣?秦王這樣侮辱趙王,藺相如生氣不生氣呢?(當然生氣)請你讀出你的生氣:請您為趙王擊缶。
創(chuàng)設情景讀:
秦王拒絕了,藺相如更生氣了,他再要求:讀……
秦王還是拒絕了,藺相如十分氣憤,他再要求:……
秦王還是拒絕了,藺相如憤怒到了極點,他只有威脅秦王說:“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我就跟您拼了。”
制造懸念:老師帶著無限惋惜說:“完了,藺相如完了,趙王的命也斷送了……小藺相如們,你們可是闖下了滔天大禍,秦王現(xiàn)在完全可以找借口殺死趙王,然后帶兵攻打趙國……
但藺相如畢竟是藺相如,他怎么可能讓秦王抓住把柄呢?他極其憤怒中又帶有分寸:讀好“您”字;分寸中有帶著不可抗拒的威嚴,讀:……
小結: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用自己的機智勇敢,用自己的性命維護了趙國的尊嚴,立下了大功,趙王封他為上卿。
3.藺相如與秦王的較量可以說是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若沒有大智大勇,沒有舍身忘我的精神是無法做到的。他雖沒有持刀作戰(zhàn),但他唇槍舌劍,同樣為趙國保住了尊嚴。所以他并不是如廉頗所說:就靠一張嘴。可是面對廉頗的挑釁,藺相如又是如何應對的呢?請同學們讀第三個故事,分別找出他們的語言。(指名答,出示課件)
大家仔細看看兩人的話,好像這二人說話方式不太一樣,有哪些不同呢?同桌間讀一讀,討論討論。
全班交流:稱呼不同(廉頗稱藺相如為“他”,而藺稱廉為“廉將軍”)
說話語氣不同(廉:言辭無禮、充滿不滿情緒。藺:謙虛、顧大局、識大體。)
分角色讀句子。同學們說的很到位,我們分角色來讀一讀,注意讀出人物特點,男生讀廉頗的話,女生讀藺相如的話。
有對比才有鑒別呀,同樣是語言描寫,人物的個性不同,語言也不一樣,我們日后在描寫人物時,也要注意語言必須體現(xiàn)人物的個性。正所謂:品其語,知其人嘛!(板書)
二、拓展練筆,深化人物形象
1、說來說去,藺相如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著想,為了趙國,就應該——將相和。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耳中,廉頗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負荊請罪”如今是一個成語,表示向人認錯賠罪。廉頗前來賠罪,(出示圖片)你覺得此時他會對藺相如說些什么呢?拿起筆,看圖,發(fā)揮你的想象,寫一寫。(交流)其實廉頗也是一個勇于認錯,知錯就改的人。
2.我們來看看司馬遷在《史記》中是這樣記載廉頗的話的(出示課件),——鄙賤之人,不知將軍之寬之至此也!(生讀)我這個粗陋卑賤的人,不知道將軍寬容我到這個地步啊!
3.最終,廉頗和藺相如和好了!將相和,國家則安;將相不和,國家則危。如此說來,趙國本應更加強大,可是最后還是秦國統(tǒng)一了六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史記》中寫的清清楚楚,同學們可以詳細地讀一讀。而且《史記》中寫人的藝術課遠不止“品其言,知其人”而已,(出示課件)希望同學們能在歷史長河中盡情遨游,在《史記》中認識更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8課《將相和》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十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召集、大臣、允諾、抵御、侮辱、拒絕、戰(zhàn)袍、完璧歸趙、負荊請罪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悟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過程與方法:
讀中品味,小組學習,在自讀自悟中體會人物品質;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表演的欲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會主人公的愛國思想和他們的美好品質。
2、培養(yǎng)學生以大局為重,愛國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及美好品質。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
2、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引入正題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平時特別崇拜影視明星,說說你們都喜歡誰? 喜歡它的哪部作品?(生談)今天,老師給大家一個圓明星夢的機會。那就是把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將相和》改編成劇本,并表演出來。大家有興趣沒有?(板書:12將相和)
將相和是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動人故事。我覺得要把這個故事演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請同學們說一說怎樣才能演好這個劇本呢?(生談感受)對,要演好劇中的每一個角色,必須深入理解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大家有沒有信心學好課文?
二、初讀尋疑,理解背景
1、自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主要是字詞方面)
2、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教師補充介紹,重點讓學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各國的位置關系,(用課件出示)及對主要人物的簡介。
3、學生談對預習3 的理解,讓學生理解將相之間原本是和睦的,后來發(fā)生了一些誤會,變得不和,最后將相之間消除隔閡,和好如初,共同為國家出力。
4、學生給文中的三個小故事加小標題,只要意思對即可。教師板書: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
5、由學生提出預習過程中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教師歸納整合,重點讓學生討論以下問題:(課件出示)
1、藺相如怎樣做到完璧歸趙的?秦王為什么不殺掉藺相如,還要客氣地送藺相如回國?
2、澠池會上,藺相如為什么逼秦王擊缶?秦王擊缶后,為什么“不敢拿趙王怎么樣?”
3、將相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三、精讀課文,研討問題。
1、選擇有關的內容仔細讀,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一個問題可以讓學生講述,重點讓學生了解藺相如的勇敢、機智。結合完璧歸趙這個故事的背景,讓學生了解秦王之所以不敢殺藺相如一方面因為理屈,怕天下人笑話,和氏璧沒有得到,就算殺掉藺相如又有什么用呢?另一方面,當時秦國正在攻打楚國,不能集中精力攻打趙國,只想占些小便宜。所以只得送藺相如回國。
第二個問題要讓學生理解秦王叫人記錄趙王為其鼓瑟一事,是為了說明秦王可以指揮趙王,他們之間是不平等的,這對趙國是個奇恥大辱,藺相如冒死逼秦王擊缶是為了維護趙國的尊嚴。
秦王之所以不敢拿趙王怎樣是因為廉頗早已在邊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準備。
此處可讓學生討論:在這場爭斗中,是打成了平局,還是分出了勝負?
第三個問題可讓學生討論:將相因為什么發(fā)生矛盾?重點讓學生理解一句話:
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
討論:藺相如是不是僅靠一張嘴就得到了高位?
要讓學生理解在政治斗爭的戰(zhàn)場上,藺相也是隨時冒著生命危險,出生入死。
將相之間和好表面上是由于藺相如的寬宏大量,廉頗的知錯就改,更重要的是緣于兩人的愛國思想,這是將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四、體會人物品質。
說說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舉例說明。
尊重學生的感愛,能說出理由即可。
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在談到藺相如的機智、勇敢時可讓學生表演“獻壁”及“逼秦王擊缶”的片斷,加深對人物品質的了解。如有學生談到喜歡廉頗的知錯就改時,可讓學生想象表演“負荊請罪”的場面。
五、理清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課件出示,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人物的特點,我想同學們一定會成功的塑造這些鮮活的角色的。請同學們課下自由結組,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好嗎?最后老師預祝同學們演出成功。
↓下頁更多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8課《將相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