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物研究進展
相信大家都靶向藥物的作用是非常大,也非常的有用,可能大家不知道靶向藥物研究進展。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靶向藥物研究進展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靶向藥物研究進展
1997年11月,利妥昔單抗(抗CD20單克隆抗體)獲準用于治療復發(fā)性或頑固性低度或濾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這也是FDA獲準治療腫瘤的第一個單克隆抗體;
1998年9月,曲妥珠單抗(抗HER2單克隆抗體)獲準用于治療轉(zhuǎn)移性乳腺癌;
2001年10月,甲磺酸伊馬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獲準用于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ML);
2002年9月,Tarceva獲準作為標準方案治療無效的晚期NSCLC的二線或三線治療方案。
2003年5月,吉非替尼(抗表皮生長因子單克隆抗體)獲準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
2004年2月,西妥昔單抗(抗表皮生長因子單克隆抗體)獲準用于治療轉(zhuǎn)移性結直腸癌 。
靶向藥物研究面臨的挑戰(zhàn)
進入21 世紀以來, 腫瘤的靶向治療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使過去很多不能治療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迄今為止, 很多靶向藥物已經(jīng)在臨床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更多、更有希望的藥物也在加緊地研制或已經(jīng)進入早期臨床試驗中。目前的抗腫瘤藥物研發(fā)戰(zhàn)略是在繼續(xù)深入發(fā)展細胞毒性藥物的基礎上同時逐漸引入分子靶向性藥物的開發(fā)。同時分子靶向治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
1、分子靶標策略面臨的問題 分子靶標策略過分強調(diào)某一生物分子在病理過程中的作用,而忽視了整個機體對疾病和藥物的作用。這導致針對某一分子為靶標而研制的藥物或活性不夠理想,或是易產(chǎn)生耐藥。在許多病理情況下,某一生物大分子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并非起絕對作用。分子靶標策略忽略了藥物靶標除了在病理過程中的作用之外還有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在研究過程中往往只強調(diào)藥物抑制靶標,因而有可能使原來不平衡的體系更加不平衡,進而作用于該靶標的藥物有潛在的意想不到的不良反應。
2、分子靶向藥物的毒副作用 分子靶向藥物雖然沒有化療藥物的細胞毒作用,但由于制作工藝(如人-鼠嵌合型抗體)和靶點的非特異性分布,仍然存在過敏、心臟毒性和皮疹等不良反應,有的甚至十分嚴重,如注意不夠或處理不當,也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此外,分子靶向藥物長期應用對機體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已有報道[15],吉非替尼長期應用可致傷口愈合困難,埃羅替尼則可發(fā)生遷延不愈的皮疹,而利妥昔單抗可導致B 淋巴細胞功能低下,甚至影響體液免疫功能。
3、分子靶向技術耗資大,風險高 根據(jù)美國幾大制藥公司不完全統(tǒng)計,以高通量篩選為例,發(fā)現(xiàn)有效新藥的幾率為:在1~10萬個受試化合物中,發(fā)現(xiàn)有1個候選藥物化合物;在候選藥物化合物由Ⅰ期臨床進入Ⅱ期臨床的機率是33%;再由Ⅱ期臨床進入Ⅲ期臨床的機率是50%。于是高通量篩選發(fā)現(xiàn)有效新藥的機率是百萬分之三~百萬分之零點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