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茶文化的產業(yè)發(fā)展方向
信陽茶文化的產業(yè)發(fā)展方向
信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悠久的制茶、種茶歷史,使茶葉很早就成為勤勞樸實的信陽茶區(qū)人民的生活支柱,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信陽茶文化的產業(yè)發(fā)展方向,一起來看看。
信陽茶文化的產業(yè)發(fā)展方向
信陽毛尖是我國著名的內銷綠茶,以原料細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長而聞名。外形細直圓光而多毫;內質香氣清高、湯色明凈、滋味醇厚、葉底嫩綠;飲后回甘生津,沖泡四五次,尚保持有長久的熟栗子香。欲得毛尖獨特風格,須知細采巧烘炒。
采摘是制好毛尖得第一關,一般自四月中、下旬開采,全年共采九十天,分二十到二十五批次,每隔兩三天巡回采一次,以一芽一葉或初展的一芽二葉制特級和一級毛尖,一芽二三葉制二三級毛尖,芽葉采下,分級驗收,分級攤放,分級炒制。攤放的地方,要通風干凈,攤葉厚度不超過五寸,攤放時間不超過十小時,要當天炒制完畢。信陽地區(qū)優(yōu)越的氣候與土地壤條風味件,是綠茶生產的理想環(huán)境,千百年一脈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藝,使“信陽毛尖”的獨特無與倫比。
除人工炒制茶葉外,還有機制。唐代時用水車帶動茶磨,將磨碎的茶葉制成團茶;50年代,用過簡易筒形揉茶機和水利揉茶機,大大提高了工效。特別是由信陽縣茶葉總公司、龍?zhí)杜撇枞~總廠開發(fā)研究的茶葉機械初制加工技術,結束了信陽毛尖必須依賴手工炒制的歷史,把信陽毛尖的炒制技術提高到新的水平。
信陽茶文化的歷史
信陽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陸羽《茶經(jīng)》和唐代李肇《國史補》中把義陽茶列為當時的名茶。宋朝,在《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據(jù)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明朝,對名茶方面的記載很少。清朝,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復。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葉生產又一個迅速發(fā)展時期,制茶技術逐漸精湛,制茶質量越來越講究,在清未出現(xiàn)了細茶信陽毛尖。
清光緒末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陽緝私統(tǒng)領、舊茶業(yè)公所成員的蔡祖賢,提出開山種茶的倡議。當時曾任信陽勸業(yè)所所長、有雄厚資金來源的甘周源積極響應,他同王子謨、地主彭清閣等于1903年在信陽震雷山北麓恢復種茶,成立“元貞”茶社,從安徽請來一名余姓的茶師,幫助指導茶樹栽培與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請陳玉軒、王選青等人在信陽駱駝店商議種茶,組織成立宏濟茶社,派吳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帶買茶籽,還請來六安茶師吳記順、吳少堂幫助指導種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著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制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沖、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fā)展均具有一定規(guī)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并學習龍井炒制技術。回來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制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制法制造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發(fā)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qū)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tǒng)稱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為了迎接1915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行的萬國博覽會,1914年,信陽縣茶區(qū)積極籌備參賽茶樣,有貢針茶、白毫茶、已熏龍井茶、未熏龍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覽會上,經(jīng)評判,信陽毛尖茶以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被授予世界茶葉金質獎狀和獎章。信陽毛尖從此成為河南省優(yōu)質綠茶的代表。1958年,信陽毛尖在全國評茶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信陽茶文化的產業(yè)發(fā)展方向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