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制作方法
下面小編教教大家做一些家常小吃,歡迎大家的閱讀!
小吃制作方法
四喜豆腐
簡(jiǎn)介
四喜豆腐是漢族名菜,特別好吃,可以當(dāng)作待客菜,有豆制品,蔬菜,蝦皮,肉類等,可以說是營(yíng)養(yǎng)豐富。味道咸味適口,老少咸宜。色澤鮮艷,看起來很有食欲。
做法
制作工藝
1.豆腐水煮焯瀝干;
2.水發(fā)口蘑、水發(fā)玉蘭片、凈荸薺切成箸頭丁;
3.將口蘑丁、玉蘭片丁、荸薺丁入沸水氽透瀝干;
4.胡蘿卜20克切箸頭丁,余料切末;
5.炒鍋置中火上,放入菜籽油,燒六成熱,放入胡蘿卜丁炸熟,撈出瀝油;
6.另取凈炒鍋置中火上,放入口蘑、玉蘭片、荸薺、胡蘿卜,加精鹽、黃酒、味精干炒入味,出鍋為餡;
7.將豆腐壓成細(xì)泥,加雞蛋清、精鹽、味精拌合為釀子;
8.取4個(gè)小吃碟,抹上香油,將豆腐釀子一半攤在小吃碟底部抹平,將炒好的餡子分別放在上面,再蓋上另一半豆腐釀子抹平;
9.用香菇擺成“福”、“祿”、“壽”、“喜”,或“吉”、“祥”、“如”、“意”等字樣,加以點(diǎn)綴;
10.再撒上胡蘿卜末,上籠蒸10分鐘取出;
11.由小碟移在大扒盤中,字兩邊放香菜葉2朵;
12.凈炒鍋置旺火上,放肉湯燒沸,加黃酒、精鹽、味精,下濕淀粉勾流水芡;
13.勾兌好的芡汁澆在四喜豆腐上,淋香油即成
宜君窩窩面
簡(jiǎn)介
窩窩面是陜西省耀州區(qū)的漢族名菜。成品面形渾圓,漂浮碗內(nèi),湯清味鮮,紅綠相映。始于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耀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窩窩面”。
做法
原料:精粉、蘑菇、雞蛋、肉米、核桃仁、木耳、蒜苗、廣米、姜、蔥、粉面、香油、醬油、味精等。
步驟:
1.用雞蛋和面(比例為1個(gè)雞蛋1兩面),面和好后,以案上搟平(約2至3分厚),切成筷子粗細(xì)的條,再切成方丁。
2.將切好的面丁在干面中拌勻,用筷子的園頭將面丁一個(gè)個(gè)都戳成園窩形。
3.湯鍋從旺火上,加清水燒開,將窩窩面下鍋煮熟,撈出置湯盤中,將肉末在油鍋中煽炒后,放入湯盆中,加入雞湯和蔥、姜末、鹽、調(diào)料適量,然后加入窩窩面,上籠蒸透取出。
4.蘑菇3錢(每碗量)單鍋加入水1市斤,另鍋蒸約30分鐘,撈出,涼水洗凈,切成片,旺火加熱,放入主、輔料,加入蘑菇湯或雞湯,盛入碗,再撒上核桃仁、蛋餅絲、蒜苗或蔥絲,最后滴香油即成。
金線油塔
簡(jiǎn)介
特點(diǎn):因外形縷縷金絲盤繞,層層塔樓相疊而得名。味松軟綿潤(rùn)、層多絲細(xì)、油而不膩。主要原料:上等面粉、豬板油。簡(jiǎn)要介紹:金線油塔是陜西風(fēng)味小吃,因外形縷縷金絲盤繞,層層塔樓相疊而得名。該小吃首創(chuàng)于唐代。選用面粉、豬板油等原料,將烙制改為蒸制而成。
做法
制作方法:1、特粉加水和成軟面團(tuán),稍餳。2、豬板油與五香粉、精鹽拌勻,做成板油泥。3、將面團(tuán)搟成方形片,涂上板油泥抹平卷起再搟成3分厚的片,順長(zhǎng)切成細(xì)絲,用手拉長(zhǎng)在食指與中指上盤繞成圓塔形成為油塔坯。4、普通粉和成面團(tuán)后搟成兩片薄片,一片鋪在籠屜上,上面擺放油塔坯,另一片蓋在油塔坯上上籠蒸熟。5、出籠時(shí)取掉面片,每?jī)蓚€(gè)油塔合在一起,用手略拍打、抖動(dòng)至蓬松,放入盤中。食時(shí)配蒜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