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箜篌與現代樂器的歷史(2)
古代箜篌與現代樂器的區(qū)別
豎箜篌
最早是對胡箜篌的別稱。東漢之時,由波斯(今伊朗)傳入我國一種角形豎琴,也稱箜篌。
東晉時有天竺(今印度)送給前涼政權的一部伎樂中有這種豎箜篌。
豎箜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亞述、巴比倫、波斯以及埃及、希臘等十分流行的一種叫做豎琴的樂器。如今,古代的箜篌實物雖已不存,但漢魏壁畫上多見到彈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彈奏的就是豎箜篌,它們完全與亞述浮雕上所見的豎琴相同。
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音箱多是皮革制成,張著20多條弦,豎抱于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锻ǖ洹酚涊d:“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于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根據古代壁畫和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種。
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在東晉時自印度傳入中原,明代后失傳。
鳳首箜篌東晉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我國,晉曹毗《箜篌賦》描繪為“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可知其是以鳳首為飾而得名。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曲頸項端雕有鳳頭,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今新疆克孜爾古窟38窟晉代思維菩薩伎樂所奏樂器即為鳳首箜篌。鳳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印度樂、驃國樂和高麗樂中。唐德宗(78O~805)時,從驃國(今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這是項有絳軫的一種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高”或“彎琴”,也叫作“緬甸豎琴”。而在國內,鳳首箜篌在明代后失傳。
臥箜篌
臥箜篌與琴瑟相似,但有品,是漢族的傳統樂器,盛行于漢至隋唐,宋代后失傳。
在古代皇室樂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的樂器之一。由于它有弦數組,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其他樂器理想。
遠在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就已經有和琴、瑟相像的臥箜篌了。漢代臥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當時有五弦十余柱,以竹為槽,用水拔彈奏,不僅流行于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漢代流行這種樂器。箜篌雖然與琴瑟形似,但其長形共鳴體音箱面板上卻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這是它與琴瑟在形制上相異的主要特異。遼寧輯安(今吉林吉安)高句麗壁畫所彈之樂器即是臥箜篌。
臥箜篌曾用于隋唐的高麗樂中,以后在我國日漸銷跡,至宋代后失傳。但臥箜篌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成為今日的玄琴。在日本臥箜篌因由當時的百濟國(高麗、百濟都為朝鮮古稱)傳入,稱為百濟琴。
小箜篌
小箜篌,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彈撥弦鳴樂器。又稱角形箜篌。是豎箜篌之一種,屬于豎箜篌中的較小者。歷史久遠,結構簡單,造型美觀,使用方便。長期流傳于宮廷和民間,清代失傳。20世紀30年代得以復興,80年代推陳出新,造型各異的小箜篌登上我國和世界音樂舞臺,用于獨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歷史悠久的小箜篌,起源于古代獵弓,具有古代樂弓向古代樂器發(fā)展的最初型式。自東漢由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中原后,曾在歷代宮廷中應用,隋唐用于西涼樂、龜茲樂、疏勒樂、高麗樂和印度樂中。在敦煌北魏至唐宋的壁畫中,可以看到古代器樂演奏家們“豎抱于懷中”、用“雙手齊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樂弓的痕跡,只是加粗了向上彎曲的共鳴槽。不僅拴弦方法簡便,琴弦的數目也多為八弦。筆者認為:這就是角形箜篌中的小箜篌。而唐代杜佑《通典》所載:“二十有二(一作三)弦”和宋代吳自牧《夢梁錄》所載“張二十五弦”,顯然是角形箜篌中的大箜篌。按照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般多為先簡后繁,角形箜篌也必然是先小后大、張弦由少及多。小箜篌一直流傳到明末,清代失傳,但在史籍中仍有記載?!肚宄m(xù)文獻通考》中說:“小箜篌,女子所彈,銅弦、縛其柄于腰間。隨彈隨行,首垂流蘇,狀甚美觀。……按弦樂器可行走彈奏者惟小箜篌一種而已。”書中并附有小箜篌圖像。
雙排弦箜篌
雙排弦箜篌,是我國新型彈撥弦鳴樂器。在箜篌流傳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一直沿襲著傳入時的結構和外貌,但這種現象,終于在20世紀70年代被改變了。樂器制作家韓其華在箜篌領域中首先創(chuàng)制成功雙排弦箜篌,不僅使箜篌的結構和演奏技法有了長足發(fā)展,同時也使箜篌的外觀煥然一新,在音響效果上,也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已用于音樂實踐中,并首次在電影音樂中啟用箜篌。
1958年,沈陽樂器廠民族樂器制作家韓其華,開始了對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樂器遺產——箜篌的發(fā)掘工作。他先后查閱有關史籍和資料七十余件,收集箜篌圖樣五十余幅,走訪與調研了國家文化保護科技研究所、故宮博物院、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所(即今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北京樂器研究所等三十多個單位和老一輩音樂家、樂器制作家,從而對箜篌的歷史狀況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新型彈撥弦鳴樂器。因雁柱作導音體而得名。是我國繼雙排弦壓顫箜篌之后,取得的又一個箜篌研制新成果。沈陽音樂學院高級實驗師、鋼琴調律維修專家、民族樂器改革家張琨,與音樂界、樂器界專家合作,采用立體式雙面琵琶形共鳴箱和箏式雁柱,借鑒豎琴的形式和弦列設計,吸收韓其華的“雙排弦壓顫”結構原理,設計并制作成功雁柱箜篌,使千年古樂以嶄新的面貌登上世界樂壇。
1980年3月,我國第一架雁柱箜篌在蘇州研制成功(圖)。它張有雙排弦72條,每排36弦,相對應的兩弦同音。音階按C大調七聲音階排列,音域A1—a3,達五個八度。音色明亮、與古箏相像,泛音效果猶如古琴,表現力十分豐富,可以演奏琶音、和弦及復調旋律,尤其演奏揉、滑、壓、顫音效果更佳,從而形成雁柱箜篌特有的音響效果與民族風格。達到專業(yè)演奏使用水平,可用于獨奏、重奏或為歌舞和其它樂器伴奏,并可與民族或西洋管弦樂隊協奏。在同年9月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式上,中央民族樂團箜篌獨奏演員崔君芝用這架箜篌,獨奏了古曲《梅花三弄》并與高胡二重奏《漁舟唱晚》,箜篌通過壓顫奏法模擬古箏音色,描繪出祖國壯美的河山和古代漁夫滿載而歸的歡樂情景。崔君芝當時演奏這架箜篌的圖像,被載入了《中國樂器圖鑒》大型畫冊中。
轉調箜篌
轉調箜篌,新型彈撥弦鳴樂器。在雁柱箜篌的基礎上,設計制作轉調機械結構,使其成為結構完善、造型優(yōu)美、表現力強的樂器。
1981年4月,雁柱轉調箜篌被正式列入沈陽音樂學院的科研項目,張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礎上,完成了轉調機械結構的設計,由院辦工廠承擔試制任務,民樂系還派了三年級學生趙廣運參加了琴體制作、油漆和裝配工作。1982年12月首先制出了八個調的雁柱轉調箜篌,通過沈陽音樂學院學術委員會鑒定并移交教學使用。在鑒定會上,沈陽音樂學院講師張愛蘭用這架箜篌演奏的《山里人》、《漁舟唱晚》、《二泉映月》和《秋思》等古今樂曲,頗富特色,尤其可以用來演奏復調性音樂作品。
1984年,張琨又與本院孫海濤、楊品清和楊蘭芝等人合作,最終完成了雁柱轉調箜篌的科研項目。研制的這架大箜篌,通高200厘米、底長90厘米、寬20厘米。琴柱呈鳳凰靜立形,琴頭雕刻“ 鳳回首”裝飾。底座設踏瓣和變音傳動裝置,上方曲木兩側鑲嵌厚銅板、置金屬弦軸。下方的共鳴箱,呈立體式雙面琵琶形,兩側蒙以魚鱗松或桐木面板,上置箏式活動雁柱。張兩排88條尼龍弦或尼龍纏鋼絲弦,每排44弦,按C大調七聲音階排列,相對應的兩弦同音,共44音。達六個八度另兩個音,在中間的三個八度音域范圍內為壓顫音區(qū)。通過踏瓣的控制,可轉十二個調,轉調后各音階、音程關系準確。這種箜篌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鑒》大型畫冊中。
看過“古代箜篌與現代樂器”的人還看了:
5.中國古代樂器分類
古代箜篌與現代樂器的歷史(2)
上一篇:古代樂器大小排名叫什么呢
下一篇:古代樂器的制作材料是怎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