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創(chuàng)作論文發(fā)表范文
音樂創(chuàng)作論文發(fā)表范文
在音樂的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作一直是必不可少的驅(qū)動力。對于音樂而言,創(chuàng)作不是靈感的突如其來,更不是音符的華麗轉(zhuǎn)身,而是來自于一點一滴的積累。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音樂創(chuàng)作論文發(fā)表范文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音樂創(chuàng)作論文發(fā)表范文篇1
淺談門德爾松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
【內(nèi)容摘要】門德爾松是西方音樂史初期浪漫主義作曲家和鋼琴家。他的作品以高雅華貴、淳樸大方和清晰自然著稱。文章從三個方面分別探討了其音樂的基本特征,以及藝術理念、創(chuàng)作個性形成的背景因素,意在說明門德爾松的作品是浪漫主義音樂整體架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在諸如首創(chuàng)無言歌,發(fā)掘、宣傳巴赫的古典主義音樂遺產(chǎn),以及作為著名的指揮家,推動音樂伴奏事業(yè)的演進和創(chuàng)立萊比錫音樂學院等方面對歐洲音樂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是不可抹煞的。
【關鍵詞】門德爾松 鋼琴音樂 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無言歌 《仲夏夜之夢》
“門德爾松一生也沒有寫過比給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所寫的序曲再好的音樂了。在這部幸運的作品中流露出門德爾松的才華的一切最卓越珍貴的東西。”
——謝洛夫
一、藝術生平
門德爾松(1809—1847年)是19世紀前期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是德國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其出生地為漢堡,父親是一位精明強干的銀行家,母親的文化修養(yǎng)和嫻熟的鋼琴演奏水平受到當?shù)厝说馁澴u。
家庭的熏陶和嚴格的音樂教育,促使門德爾松音樂意識早熟。他9歲登臺演奏,11歲即已寫出50多首作品,17歲在其家庭的“花園大廳”指揮樂隊演奏為莎士比亞名劇《仲夏夜之夢》而配寫的音樂,使聽眾喜悅而癡狂,被人稱為“管弦樂精靈魔術”的大師。①
門德爾松從小就接受了啟蒙主義者的思想,在他的家里,經(jīng)常聚集詩人海涅、哲學家黑格爾,以及音樂家韋伯、莫舍列基、洪美爾等知識界精英。他與歌德友誼頗深,對前輩音樂家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音樂崇拜有加,曾舉辦過多次音樂會,親自指揮并演奏他們的交響曲、清唱劇等。自1829年起,門德爾松赴意大利、蘇格蘭、英格蘭、法國等地游覽并演出。游覽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1835年—1843年間,門德爾松擔任萊比錫布業(yè)會堂管弦樂團指揮,后該樂團以精湛的演奏水平而成為歐洲樂壇中首屈一指的交響樂隊。1843年,門德爾松在薩克森王的贊助下,創(chuàng)辦了德國第一所音樂院校——萊比錫音樂學院。以他為代表的萊比錫樂派,曾為德國音樂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1847年春,因其姐姐芬妮突然病逝,使門德爾松的身體和精神受到極大的傷害,同年末,門德爾松與世長辭。
二、創(chuàng)作特征
門德爾松生活在19世紀初至中葉的歐洲社會極度動蕩的年代。風起云涌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封建的復辟勢力進行著殊死的搏斗。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作為生活在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及從未遇到過挫折,且在藝術上一帆風順的門德爾松,對此則置身度外,反應冷漠。加之所受到的嚴格學院派教育這諸多因素,都深刻地影響著他的藝術理念、美學追求和音樂風格,從而形成了與同時代作曲家所不同的創(chuàng)作特征。
(一)崇尚古典主義藝術
門德爾松很小時父親為他請的音樂理論啟蒙老師,就是一位古典主義和貝多芬的崇拜者。15歲時,他的老師采爾特曾鄭重地對他說:“親愛的孩子,從今天起,你不再是我的學生了,而是我的同事。我以老巴赫、海頓和莫扎特的聲譽,授予你同事的稱號。”②在他的教導下,門德爾松對巴赫的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逐漸養(yǎng)成了壓抑創(chuàng)作激情和音樂構思追求均衡的習慣。1829年由他發(fā)掘并指揮的巴赫杰作《馬太受難曲》在柏林歌唱學院演出,致使這部塵封近80年的作品重現(xiàn),使巴赫恢復了其在音樂史中的重要地位,觸發(fā)了大眾對巴赫音樂的新興趣。由此門德爾松聲名大噪,據(jù)當時人說:“除巴赫之外別無上帝。門德爾松是他的預言家。”門德爾松對古典主義音樂推崇與尊重,而對像柏遼茲、肖邦、舒曼那樣革新家的音樂,門德爾松并不買賬,也不能完全理解。而表現(xiàn)在教育上,他主持的萊比錫音樂學院,則貫徹了一種以古典主義音樂占主導的教育體系。誠然,該體系對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訓練至關重要,但由于缺乏對學生音樂革新發(fā)展的教育,遂使該學院在以后的音樂改革浪潮中成為音樂保守思想的溫床。
對古典藝術的崇拜與喜尚,反映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則表現(xiàn)為觀念上的中庸之道。如注重感情和理智的平衡,結(jié)構上講究勻稱、嚴謹,旋律上追求和諧、統(tǒng)一,等等。雖然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音樂的一些特征,如抒情、對大自然的感受和對奇幻藝術的追求等,但缺乏浪漫主義作曲家那種激情和情感表現(xiàn)的夸張和戲劇性。體現(xiàn)的是一種古典主義美學觀念和柔美、明朗、平靜、高尚和典雅的音樂格調(diào)。
(二)追求幻想和抒情
幻想和抒情,是門德爾松音樂創(chuàng)作的主要特征之一。1821年,韋伯的歌劇《自由射手》初次在柏林上演,這位年方21歲的青年在看了該劇后,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接受了這種“對于富于幻想的浪漫主義的嗜好”。在門德爾松的作品里,這種幻想,往往是和民間的神話、傳說故事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音樂中所塑造的仙女、山神、巫師等幻覺形象反復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一種幻想與現(xiàn)實世界、與內(nèi)心的愉悅?cè)跒橐惑w的情思。但這種音樂中的幻想,沒有陰晦、邪惡的色彩。而抒情,則是一種有節(jié)制的情感抒發(fā)。如其《b小調(diào)無言歌》,全曲感情雖興奮而熱烈,但速度維持不慢不快的狀態(tài);引子部雖情調(diào)歡快、活潑,但其后卻未展開;在尾聲部,雖已呈現(xiàn)出音樂戲劇性發(fā)展,但并未出現(xiàn)高潮,而后逐漸減弱并隨之消失。又如《仲夏夜之夢》,作曲家突出表現(xiàn)了對民間神話的幻想,采用的是一些童話般的怪誕形象,完全是古典主義式的描繪歡樂的手法。就連孩童聽后也不會驚怕,從中看出,其音樂與莫扎特的音樂頗有相似之處。
(三)鐘情大自然
門德爾松的許多作品,充滿著大自然的詩情畫意。如《g小調(diào)威尼斯船歌》《赫布利底群島》序曲、《平靜的海洋和幸福的航程》《格蘭交響曲》《仲夏夜之夢》等均是其對大自然描繪如畫的音樂典范。③
《仲夏夜之夢》是門德爾松的名作,是其古典的理念與浪漫的意境相結(jié)合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其對大自然的細膩感受和深刻理解令人驚嘆。而富于仙境及大自然美妙絕倫色彩的音樂畫面,給人以飄逸和令人神往的感覺,是作曲家幸福生活和開朗心境的真實寫照。柴可夫斯基曾評價:“這部美妙作品的藝術命運是多么奇怪啊!它出自一個17歲的學生之手,這位學生后來獲得了全世界聲望。”又如《赫布利底群島》序曲(原稱《荒涼島序曲》),是作者1829年游覽蘇格蘭時所作。在去該島的船上,門德爾松雖暈船嚴重,但完全被芬格爾壯麗的山洞所傾倒和陶醉。當時他立即寫了一段旋律,“這便是被后人稱為‘大自然音樂’發(fā)展里程碑的《赫布利底群島》的前八小節(jié)”。而這種對海洋景色的描繪,以及心理感受,卻用傳統(tǒng)的奏鳴曲形式來表現(xiàn),令一些理念更為張揚、激奮的作曲家所不解。④ 三、鋼琴小品無言歌
無言歌(又稱無詞歌)是門德爾松首創(chuàng)的一種鋼琴器樂小品,在其鋼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作曲家真實感情和內(nèi)心世界的抒發(fā),很像是他的“音樂日記”或“音樂素描”;有的則認為這是反映了由作者剪裁而成的寫幸福生活的片斷。其結(jié)構短小,形象單一,抒情性強,且具浪漫色彩。集中反映了他的創(chuàng)作個性和追求器樂聲樂化的傾向。曾被俄羅斯作曲家安東·魯賓斯坦譽為“抒情作品和鋼琴妙品的寶物”。
無言歌計8卷,由48首小曲組成。音樂形象集中、凝練、富于詩意,感情表達細膩、熱情、溫馨和高雅。除《春》《紡車》《威尼斯船歌》《獵歌》《送葬進行曲》等少數(shù)作品外,大部分作品的標題是后人根據(jù)作者反映的形象特征而加的。
在眾多的小品中,尤以《春》(《春之歌》)最具代表性,是門德爾松最為出名的一首,曾被改編為管弦樂和輕音樂。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為全曲的主題,旋律及伴奏織體充滿活力,其悅耳、優(yōu)美動聽的和聲,向我們展示出春天那動人的盎然畫卷;第二段為起伏跌宕的旋律、大跳的音程及豐富多彩的伴奏,使音樂進入了對春天的贊美之中;第三段再現(xiàn)第一段的音樂主題。旋律清淡、素雅的色調(diào),從遠處向我們展示春天的壯麗和如詩如畫般的美麗景色。隨后旋律、音量、力度逐漸伸展、加大和增強,將全曲推向高潮。⑤
結(jié)語
在浪漫主義作曲家群體中,依據(jù)藝術觀念和創(chuàng)作特征來劃分,如果說柏遼茲、肖邦、舒曼、李斯特等為激進樂派的話,那么,門德爾松、勃拉姆斯亦可稱為穩(wěn)健樂派。換言之,前者為浪漫的古典主義者,他們都追隨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后者則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者。二者互相聯(lián)系、不可分割,構成了浪漫主義音樂的有機整體。探討門德爾松鋼琴音樂的藝術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主要文化背景,有益于我們更全面而深入地認識浪漫主義音樂。誠然,門德爾松的鋼琴音樂風格為他贏得了贊譽,也引起圈內(nèi)同行的非議。但他對古典主義音樂遺產(chǎn)的尊重,以及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操和對德國音樂發(fā)展所做的歷史性貢獻,則是舉世公認的。
注釋:
?、倮钚丬?西方浪漫主義音樂分析與鑒賞[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28.
?、陉悥|.西方音樂史教程[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274.
?、酃苤斄x.歐洲著名音樂家評傳[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296.
?、軇⒀恿?,沈永華,高凌瀚,編譯.西方音樂漫話[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262.
?、萘_小平.無言歌《春之歌》.西洋百首名曲詳解[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5: 324—326.
>>>下頁帶來更多的音樂創(chuàng)作論文發(fā)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