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論文參考范文(2)
計算機應用論文參考范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參考范文篇2
淺析計算機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
【摘 要】現代社會是以計算機等多媒體為主的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給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帶來深刻變革。同時,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出現,為現代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計算機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此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淺談計算機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旨在提高現代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現代教育;應用;有效性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計算機技術已經被大范圍地應用在我國的教育教學領域的發(fā)展和建設當中。通過在教育行業(yè)全面深入地利用計算機技術,開發(fā)和整合教育資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以計算機技術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對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又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計算機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擴大教學信息的傳遞量
在計算機技術教育教學中,可以擴大教學的信息量,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計算機技術的信息量擴充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其可以將一些分布于不同課程上的知識匯聚起來,形成知識網絡,組成系統(tǒng)后展示給學生。這種優(yōu)勢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某些教材內容比較豐富,課時較多,所學知識比較分散。如在總結課上,把相關知識化零為整,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計算機媒體投影上揭示給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有利于培養(yǎng)高校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在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以為,教師在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肯定是有所幫助的。在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訓練和練習,無疑可以使得學習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實際能力,并提高了學生的智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在具體練習時,可以采取一題多變的形式,并進行一題多解和舉一反三的訓練。這種做法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而且可以使其思維得到鍛煉,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無形中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三)有利于教學活動中的溝通與交流
交互性是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于教育活動的一大優(yōu)勢,符合現代教育良好溝通、人機對話的要求和現代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借助計算機科學技術,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溝通和交流,不必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便于教學內容的靈活選擇以及各種教育問題的及時處理。同時,借助計算機科學技術在溝通與交流上的優(yōu)化,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生動,變傳統(tǒng)、靜態(tài)的教學模式為動態(tài)、交互式的教學過程,有助于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積極轉變。
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應用中的貫徹落實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揚長避短。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示范啟發(fā)教學
由于學生人數的日益增加,但是教師資源和學校的硬件資源都是有限的,而且教師的自身水平也參差不齊,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要,進行示范教學這種形式,把一些有經驗老師的教學過程錄制起來,利用多媒體系統(tǒng)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幾個甚至十幾個班同時接受計算機授課,這時剩下的師資隊伍,可以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與經驗在課堂上對那些有問題的學生進行答疑解惑,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提高授課的效果。
(二)課件制作求精
在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時,為保證制作課件的科學性并具有一定的審美效果。課件的主要內容完成制作后,應請專家或富有經驗的老教師來把關。實踐證明,只有精益求益,才能出精品。這樣制作的課件才能顯示出高科技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魅力和生命力。
(三)追求美學效果
在教學施教過程中,課件制作上求精求實的同時,還要力求給學生以美的感受。所以在在制作課件時,課件的畫面安排要比例協調,要既能突出教學主題,又可給學生以良好的視覺享受。當制作的課件背景為冷色調時,課件的主體應安排為暖色,易于吸引人的注意。另外,文字的靜與畫面的動或文字的動與畫面的靜應有機結合,達到動靜結合、相得益彰的美學效果。
(四)操作簡單方便
從實際出發(fā),輔助教學課件不可能要求軟件使用者均掌握全面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因此,在課件制作時,應充分考慮到其通用性,操作要簡單,使用要方便,便于教師實施教學過程。應充分利用現有軟硬件,提高制作水平,總結點滴經驗,大膽創(chuàng)意,并實現傳統(tǒng)教學與現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結合。
結 語
計算機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在極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推進了我國現代教育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但與此同時,筆者認為計算機技術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永遠只能是輔助位置,它的一切設計都應為教學服務,而不能代替教學。希望今后在教學方面,能更好地實現傳統(tǒng)教學與現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結合,將教學質量提升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耿蕊,于曉敏,鄧文新.計算機基礎課實驗教學改革[J].高師理科學刊,2011(9).
[2]諶新年,何宏,王寧.導向型自主學習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9(9).
[3]季林,邢振民.計算機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芻議[J].中國成人教育,2010(9).
[4]楊以光.加強計算機教學培養(yǎng)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J].教育與職業(yè),2010(33):124-125.
[5]黃祥淡.計算機應用課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