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加強小學德育教育論文
淺談如何加強小學德育教育論文
當前小學的德育工作受到傳統(tǒng)德育觀念、方法、手段的制約,已不適應新時期德育工作的要求,致使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夠明顯。如何加強小學德育工作,是值得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如何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如何加強小學德育教育全文如下: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教育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素質教育轉變,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和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德育教育中,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教育,結合校內和校外活動來使德育教育獲得實效。
【關鍵詞】 德育教育;以人為本;校園氛圍;實踐活動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小學教育由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在教學中對他們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用自身良好的言行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質。小學生正處于教育的初級階段,他們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正處于形成和發(fā)展時期,教師的正確引導能夠使學生避免不良行為習慣和道德觀念的影響,使他們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促進其他方面的發(fā)展。所以,德育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引導:
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實施以人為本的德育教育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往往是對學生進行說教,針對某個學生出現(xiàn)的行為錯誤進行長篇大論的批評和指責。在德育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德育理論的灌輸,沒有從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進行指導。德育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不關注學生的體驗,使德育教育很難取得實效。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又要從學生的情感出發(fā),對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對道德理論認識的更清晰,并能夠把學到的道德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使他們知識和行為相統(tǒng)一,使德育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校氛圍,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環(huán)境對他們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一個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素質。在學校教育中,學校領導和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德育氛圍,使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國旗、唱國歌之后,向學生介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在進行校園建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都參與到其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把校園建設的更美。在學生動手參與過程中,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校園。
三、尊重和欣賞學生,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人,他們都具有很多優(yōu)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關點,并對他們進行表揚,讓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內動力,樹立好好學習的信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要耐心的進行指導,幫助學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和學習。在面對后進生時,教師不要對他們進行一味的批評,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關心下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后進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使他們擺脫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四、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影響和感染學生
在傳統(tǒng)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和習慣,教師采用強制性要求讓學生改正,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學方法,采用引導、影響和熏陶的方法,用教師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被教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從思想和行為上都獲得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愛心來引導學生,使教學順利開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行為,需要教師首先做到。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下,嚴格實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開展豐富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在活動中進行探究和學習。通過參與活動,讓學生的道德認識更清晰,并在實際生活中踐行道德認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以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革命烈士堅強不屈的精神;開展以考察國情社情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調查和采訪,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開展幫助孤寡老人、殘疾人的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并在活動中讓他們的道德觀念行動化。德育實踐活動的種類多種多樣,除了讓學生親自參與體會,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活動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有違背道德的現(xiàn)象展開討論。在討論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各抒己見, 允許他們在相互的爭論中剖析現(xiàn)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作用、負面影響,從中吸取正確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們對道德規(guī)范的認識和操作不僅知其然而且還知其所以然,培養(yǎng)其自律的品質。
總之,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滲透德育教育,利用一切教育契機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和他人交往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幫助有困難的人。除了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還可以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通過具體活動來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使他們在豐富的活動體驗和感受中提升自我,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發(fā)展。
相關文章:
4.小學素質教育德育工作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