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論文發(fā)表刊物范文(2)
法律論文發(fā)表刊物范文
法律論文發(fā)表刊物范文篇2
試談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建議及對策
黨的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強調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屆四中全會更是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大大加快了我國的法制建設進程。實現依法治國,有賴于全民法律意識的增強。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陣地,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及法制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分析
目前來看,高校對于學生的法學教育力度仍偏低,導致大學生接受法律教育的途徑過窄,對于法律規(guī)范的了解程度不高。大學生自身所積累的法律知識遠不能與其發(fā)展需要相匹配。
(一)法學教育力度低,法律意識缺失
一方面,《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程,由于各版本教材普遍存在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的問題,導致不能收到預期效果。教材內容與教學重點不明顯。教材內容以道德素養(yǎng)與法律基礎知識為重點,在法律基礎方面,教材內容涵蓋了我國現行法律,陌生的法學術語、生硬的文字表達對于非法學專業(yè)的學生理解異常困難,對于剛剛接觸法律的專業(yè)學生來說也存在諸多問題。與此同時,教材中缺乏真實案例,更多的是法言法語的鋪述,對于大學生真正了解法律、遵守法律、運用法律缺乏實用性。另一方面,《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這一課程的任課教師能力參差不齊。部分任課教師的法學修養(yǎng)不高。以河北大學為例,此類課程的教師多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其主要研究方向并不是法學,這使得任課教師無法靈活運用課本內容,對于傳授具體法學內容更是無從下手,最終造成在課堂講解中,多數教師照本宣科,沒有專業(yè)性的法律基礎的補充,重點也只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說教,法律素養(yǎng)教育被束之高閣,完全未體現此類課程設置的真正價值。
(二)法律意識淡薄,違法犯罪現象增多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不斷健全、內容的不斷完善,高校大學生的法學修養(yǎng)理應不斷加強,但事實卻事與愿違。多數大學生只關注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問題,對法律表現出較強的實用性和功利性。復旦投毒案中,被告人林森浩竟然以一句“我就是和他(黃洋)開玩笑來為自己辯解”;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先后兩次把硫酸潑向北京動物園飼養(yǎng)的狗熊,造成多只狗熊受傷,其在被拘留后說道“我只是知道一點刑法知識,不知道傷害狗熊也是違法犯罪”。諸如此類,法律意識淡薄而走向犯罪道路的例子屢見不鮮,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整體社會形象,造成社會公眾對大學教育的質疑,從而產生了讀書無用論。
(三)法律信仰缺失
盧梭曾說“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它形成了國家的真正憲法,它每天都在獲得新的力量,當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時候,它可以復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個民族的精神”。隨著法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高校普法教育已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力度仍有待加強,其表現之一便是如何提高當代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仰與敬畏。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高校大學生數量日益增加,但社會整體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信仰和敬畏之心嚴重缺失。在高校,大學生群體普遍傾向于專業(yè)素質、社團活動、兼職工作,法學之外的學生基本沒有機會接觸法律,更談不上了解法律、信仰法律。部分大學生甚至連自身合法權益和受到侵害之時都不知道要用法律武器找回自己的權利。高校大學生漠視法律的現象普遍存在。
二、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建議及對策
(一)深化基礎法律教育改革
要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有關“兩課”設置中法律課的規(guī)定開展。要突出現代法學基礎理論和依法治國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民事法律、市場經濟法律與WTO規(guī)則基本知識的學習,牢固樹立憲法意識、權利義務對等意識和依法辦事意識?!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一課,在內容上,重點突出對法治的基本理論、現代法的基本觀念和法律基本精神的介紹,通過分析真實案例,將活生生的事實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其在遇到相關法律問題時能夠自己分析、解決。在課程設置上,應提高此次類課程所占比重,貫穿于大學學習的整個階段,以確保各專業(yè)學生法律學習的連貫性。根據不同專業(yè)設置與其相關的法律課程。同時,要加強對法律素養(yǎng)的考核程度,將以往的一次考試一次通過改為每學期按時考核,考核的內容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力求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要進行啟發(fā)式教學,通過開展模擬法庭、案例小組分析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對于法律學習的興趣,增強法學的實用性。
(二)提高普法教育者素質
高校普法教育工作者是法律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教育教學水平是極為重要的。高校的法學教育應由法學院教師進行,一方面保證師資水平,促進學生對法律的理解與運用;另一方面,法學院的教師對于法學理論研究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使學生從理性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及各部門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宏觀把握,從而逐步培養(yǎng)出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的大學生。對于高校法律教師,應定期舉行培訓活動,使高校普法教師隊伍的水平和業(yè)務素質不斷提高,以適應教學任務的要求。對于沒有法學院的高等院校,應從外校聘請相關的法學專業(yè)人士進行法律課程的講解,或者聘請當地公安、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人員對學生進行實際案例的分析、解說,力求法律課程做到有數量,保質量。
(三)營造校園“法治”氛圍
高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活動,營造校園法治文化氛圍。開設法律課堂,定時播放以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遇到的真實案例為主要內容的普法宣傳片及真實庭審案例。開展普法知識競賽活動,將普法與校園活動緊密結合,激發(fā)其對于法律學習的熱情與興趣。積極利用新媒體,為高校大學生搭建一個能夠提出訴求,有人幫忙解決問題的良好平臺。各高?,F今都以搭建了自己的網絡平臺,因此可以利用各高校的校園網進行普法教育活動。同時,可以與相關的法律專業(yè)網站進行合作,開通網站鏈接,為學生搭建一個能夠及時了解世界最新法學研究成果的平臺,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開展法律學習活動。
(四)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律信仰
當代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曾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相同虛設。想要真正地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必須使大學生心中充滿對法律的信仰與敬畏。首先,要堅持權利教育與義務教育相統(tǒng)一。通過校園法治教育,逐步樹立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即權利意識,這是大學生真正體會法律,踐行法律的基礎。使學生對法律的價值感同身受,對法律產生內心的潛在認同感。同時,也要樹立大學生的社會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其自覺遵守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識,真正投入到法律實踐中去。其次,尋找法律文化與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融匯點。在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同時,加強法文化的滲透與教育,使高校德育工作與校園法律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梢圆扇」_課、辯論會、校園法治宣傳日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實踐活動中體味法的內涵。
誠然,法律信仰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一起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之中樹立法律的權威。因此,高校學生法律信仰的培養(yǎng)需要從校園文化、普法隊伍水平、高校法律教育工作等多方面進行配合,以期達到最終效果。
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發(fā)展的棟梁,承擔著國家發(fā)展的重任。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不斷深入,增強高校大學生法律意識任重而道遠,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法律人才,以適應社會主義法制化建設的要求,為譜寫中國夢、法治夢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蔡衛(wèi)忠.論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要著力把握好的幾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6).
[2]姚麗敏.淺析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yè)導報,2012(13).
[3]朱子桐.對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幾點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