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習孫式太極拳推手
太極拳推手亦稱太極推手,它是太極拳的一種練習方法,經(jīng)常練習太極推手可以提高身體整體的靈敏度,而且健身效果很好,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如何練習孫式太極拳推手。歡迎閱讀!
如何練習孫式太極拳推手
首先,入門必須循序漸進。孫式太極推手需要一定的手、眼、身、步法,如果已經(jīng)練過套路,而且練得不錯了,那么學習孫式太極推手就具備了最基本的入門條件。
不論學孫式太極推手還是學器械,有了徒手單練套路的根基,方能事半功倍。
其次,不可急于求成。一朝成井只是不現(xiàn)實的主觀想法,要一層一層打基礎才能長工夫,技法要一點一滴去學,經(jīng)過練習、鞏固、純熟、提高的過程。
開始不好隨便跟人亂推,搞所謂“自由孫式太極推手”(目的是如何把對方推倒取勝)。如此孫式太極推手,只能說是舍本逐末,丟掉孫式太極推手的精髓,而摻雜武術擒拿、摔跤等其他方法。
孫式太極推手,首先要從虛實變化中穩(wěn)定自己的重心,然后設法令對方失去重心而傾倒。
所以孫式太極推手不是斗力,以力取勝,而是要學會柔化,要“引進落空”,等到有可乘之機,所謂“合”,才“出”——發(fā)放出去。這樣就要靠孫式太極推手本身的搠、捋、擠、按這些最基本的技術。
入門也就是先練這些,一般可從定步單孫式太極推手開始,進而定步雙孫式太極推手。在把手法練純熟之后才進入第二個層次,即練活步孫式太極推手,手、步、身法結合一起。
在搠、捋、擠、按四種技法運用自如的基礎上進人第三個層次,就是大捋孫式太極推手,即十三勢的總體練習。大捋熟練了,可以運用自如,就可以練習變化無常的自由孫式太極推手——亂踩花了。
同時還應練好基本功,其中包括樁步練習——站樁。
當然,初入門是要有老師指點、帶領的。入門引路須口授,常常與別人孫式太極推手練習也是進步的因素——工夫無息法自修。
傳統(tǒng)太極拳的技法是通過孫式太極推手練習來掌握的。在練習的過程中,初學者必須掌握兩種勁,分別為黏勁、走勁。
從技擊的角度講,四種勁又可以概括為兩種類型:化勁和發(fā)勁。黏勁和走勁屬于化勁;引勁和拿勁屬于發(fā)勁。
如何練習孫式太極拳推手1、初學者先學會黏勁
作為孫式太極推手練習的初學者,在這四種勁中,首先應掌握黏勁。所謂黏勁,即常說的“不丟”。與對方交手時,招式千變?nèi)f化,但有一點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即知己知彼。
如何才能做到知彼?這就要求使用黏勁,黏住對方的皮膚,體會對方勁的走向和強弱。這也叫聽勁和懂勁。
拳譜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掌握黏勁,要在平時的孫式太極推手練習中細心體會。
做到不頂勁,不丟勁,不讓先,不落后,靜心以求同步,這是感覺雙方勁力消長變化的高級知覺運動。
練習者務求兩臂放松,周身綿軟,不用力,求輕靈,通過長時間的磨煉,去掉身上的強硬、拙力,化僵為柔,完全做到用意不用力,這樣就能輕靈奇巧,內(nèi)勁暗藏,相隨不悖,對彼方的勁道了如指掌。
因此,做到“不用力”幾字最難。很多練習者不明白這個道理,喜歡用蠻力,不能做到舍己從人,如果遇到對方力大于己,便敗下陣來,這和太極拳要求的四兩拔千斤相去甚遠。
所以練習黏勁,除了勤習不輟,還要用心參悟。練拳不僅要動手,更要動腦。
如何練習孫式太極拳推手2、走勁——虛領頂頸
化勁中的另一種勁叫走勁。所謂走勁,即“不頂”。在對抗中,一旦感覺到對方使蠻勁向我逼迫過來,千萬不可硬頂,而是應該順著對方勁道的方向,把他的勁引到另一邊去。
打個比方,就好像治水,洪水洶涌襲來,光靠筑壩抵擋,畢竟不是良策。但是如果采用疏導的方法,把水流引向低處,便可起到長久的緩解作用。
走勁的道理也是這樣,對方大力襲來,如果硬頂,勢必有受傷的危險。倘若把對方的勁引向一邊,則對方的勁力必然落空,我則可以乘虛出擊,事半功倍。
因此拳譜上有“偏沉則隨,雙重則滯”。雙方使勁硬頂,就是雙重,這是我們太極拳練習者要竭力避免的。
走勁練習的最高境界,應是“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稍微有一點勁加在身上,都可以化去。
練習走勁的關鍵在于學會用腰。腰脊要做到垂直中正而放松。垂直中正,則易轉動;拉長放松,則不易受力。
所以練習太極拳首先要“虛領頂頸”,指的便是腰脊的垂直中正如放松拉長。
在化勁中,黏勁是走勁的基礎,走勁是黏勁的目的。黏勁是感受對方的勁道,為走勁做準備。走勁又是為發(fā)勁打基礎。
看了“如何練習孫式太極拳推手”文章的人還看了:
如何練習孫式太極拳推手
上一篇:孫式太極拳的養(yǎng)生功效
下一篇:練習孫式太極拳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