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飲食習(xí)俗
從歷史上看,蒙古族的祖先曾經(jīng)是森林中的游獵部落,當(dāng)時他們的食譜以野獸肉、野果、野菜和用馴鹿奶做的奶食品以及少量的糧食為主。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蒙古人飲食習(xí)俗相關(guān)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蒙古人飲食習(xí)俗
蒙古族食品以炒米、奶制品、牛羊肉為主。
明清時期,主要是奶茶、炒米、奶制品,稷米稀飯,手把肉。早餐,一律奶茶泡炒米;副食:胡日達(dá)(奶豆腐),西拉陶蘇(黃油)、烏日莫(熟奶皮子)、蘇來(奶干)、阿爾其(奶酪干)。中午,炒米拌酸奶子,老年人炒米面拌奶。晚餐,肉粥、奶粥或手把肉。
光緒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解除對蒙旗土地封禁政策后,漢族農(nóng)民大批移入農(nóng)耕。受漢族飲食的影響,蒙古族在以肉食、奶制品、炒米為主的同時,開始吃五谷雜糧和少量蔬菜。
解放后,牧區(qū)蒙古族基本上保持過去的飲食習(xí)慣,但食譜豐富,花樣增多。如肉粥,除稷米肉粥、炒米肉粥外,還有小米、大米、玉米等肉粥。用蕎面、白面做吐古拉湯、貓耳朵湯。有蕎面、白面餃子、餡餅。蒙古族餡餅形如小碗口,薄軟透明,香柔可口,是興安盟各族人民喜食之佳品。用牛羊油炸制面食點心有“包日查嘎”、“哈必酥”餑餑。奶制品除胡日達(dá)、西拉陶蘇、烏日莫、蘇來、阿爾其外,還有愛如格(酸奶子)、哈拉薩森烏魯莫(干奶皮子)、烏魯莫(未提煉的奶脂肪)等。牧民野外游牧的肉食有:簡易手把肉、烤肉串、烤干肉條等,食用方便。農(nóng)區(qū)蒙古族殺年豬時,喜食白片肉、面腸、肉片燴酸菜粉條。
每逢喜慶佳節(jié)或招待貴賓時,煮(烤)全羊(蒙語“烏查”)或羊背子。即將全羊取其頭、四肢,帶尾入鍋。煮熟后用特備的灶火烤,邊烤邊涂油,加調(diào)味品,烤至皮焦肉熟后,置于盤內(nèi),謂之煮(烤)全羊。羊背子,即將全羊由背上第7肋骨至尾部割去一段,四肢、肋、胛各為一件,帶尾入鍋,煮熟后置于大盤內(nèi)。煮全羊端上餐桌,由端盤人持刀從羊背右至左劃出印,接著由主賓客或待客長者用刀將羊頭右耳根部壓出印,就餐人開始從羊背前部執(zhí)刀割取食用。這種禮儀一直延續(xù)至今。
火鍋是蒙古族傳統(tǒng)佳肴之一。每當(dāng)節(jié)假日或招待賓朋故友,即用火鍋。將切成薄片的肥肉(豬)、瘦肉(羊、牛)和切成條狀的新鮮蔬菜(白菜或圓白菜),放入鍋內(nèi)加調(diào)味品,湯滾沸后即可夾取食用,美味可口。本世紀(jì)50~70年代,用炭火鍋,80年代后,用電火鍋,既經(jīng)濟(jì)又方便。
煙、酒、茶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喜愛之物,紅、白喜事更不可缺少。年長者對煙具很講究。煙袋嘴有玉石、瑪瑙、琉璃等;煙袋鍋用銀或銅等制作;煙袋桿多數(shù)為木質(zhì),也有銅或白合金質(zhì)的,長短不一;煙荷包更講究,用各種彩絲線繡出水山花鳥圖案,是一種很好的裝飾品。吸的煙多是自種的葉子煙,也有吸更辣的旱煙“蛤蟆頭”。青年人吸煙多是用紙自卷葉子煙。酒,在清代、民國時期喝奶酒,用愛如格釀制,備作喜慶佳節(jié)和接待賓客時飲用。茶,蘇臺伽(奶茶),是用一種特制的磚茶,在銅壺或鐵鍋里煮沸后加鮮奶、酥油、細(xì)鹽,味道鮮美可口,四季皆宜。早茶摻些黃油、炒米,夏季摻奶食品,冬季摻些肉羹。飲食具,在明清時代,主要用鍋撐子、鑄鐵鍋,木制水桶、木碗、小刀;清末民初始,逐漸使用筷子。
阿拉食,每年陰歷十月末選一屠宰日,殺牛宰羊,把一冬、春食用的牛羊肉凍藏起來。在屠宰解肢時,用尖刀按關(guān)節(jié)解肢,忌用刀斧亂砍。每年4月1日至5月5日,忌宰殺牛羊,這一個多月吃素。5月5日打獵,開始吃葷。
蒙古人的飲食文化
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中一個歷史悠久、勤勞勇敢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子”。在長期的歷史生活中,形成了絢麗多姿的民族傳統(tǒng)習(xí)俗,特別是蒙古族的飲食文化更具有濃郁的草原民族特色。
蒙古族早期曾從事狩獵,以獵獲物為食品, 如兔、鹿、野豬、黃羊、黃鼠、野馬等。所食家禽以羊為多,牛次之,大宴會不刑馬?!逗陧^事略》載: 其食,肉而不粒。獲而得者,曰鹿、曰兔、曰野彘、曰頑羊、曰黃羊、曰野馬、曰源之魚。從事畜牧業(yè)后,即吃獵貨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恶R克波羅游記》曾記載,韃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飲食的來源都是他們狩獵的產(chǎn)物。他們還吃一種兔子一樣的小動物(土撥鼠)一直到夏天,這種土撥鼠遍布于整個大草原,這種動物的肉他們也不嫌棄,照吃不誤,此外還吃馬肉、駱駝肉,甚至于狗肉。早期蒙古人的食物并不豐富,到了十二世紀(jì),飼養(yǎng)的家禽逐漸增多,食物便以家畜的肉和奶為主。蒙古地區(qū)還有一些個別的部落開始食糧,史料中只提到篾兒乞部舂米為食,臨近漢地的汪古部,弘吉刺部食梗稻。蒙古國建國以后,隨著屯田的發(fā)展,有更多的蒙古人以糧煮粥為食,行軍時軍營中也配置一些舂米以供兵食。但在相當(dāng)長的歷史階段中,肉食和乳制品在蒙古族飲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蒙古族傳統(tǒng)食品的鮮明特色構(gòu)成了白食和紅食。
(一)白食
白食,即奶制品,主要分飲料和食品兩種。飲料為鮮奶、酸奶、馬奶、牛奶等;食品有奶豆腐、奶酪、奶皮、奶油、黃油等。蒙古人不僅喜歡吃白食,而且還賦予它許多美麗的傳說,認(rèn)為白食能帶給人們幸福和吉祥,因此按照蒙古人的習(xí)慣,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禮遇,是敬客食品。到蒙古牧民家里做客,主人都要把奶皮子、奶酪、奶茶、奶酒等各種白食端出來請客人品嘗。蒙古人在逢年過節(jié)或孩子穿新衣時,都要用白食涂抹一下,辦喜事時做洞房用的蒙古包也要用白食涂抹,以示祝福。還有過生日、滿周歲、行婚禮、出遠(yuǎn)門時,老人們都要端著雪白的奶汁舉行祝福儀式,以求平安、順利。
鮮奶。包括牛奶、馬奶、羊奶、駝奶。黑龍江蒙古族不吃駝奶。清末以后,不食馬奶,主要吃牛奶、羊奶。
奶皮子。蒙古語稱“烏日莫”。在夏秋兩季,將剛擠出的鮮奶倒入鍋里加熱,用溫水煨煮,等奶沸騰后,用勺子攪拌,使奶的生沫浮于表面,同時點些生奶,食奶之中的脂肪凝結(jié)成一層黃色的皮子,冷卻后用一根小棍將這層硬結(jié)狀東西挑起,放在蓋簾上陰干,即成奶皮子。亦可將鮮奶放入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室內(nèi),經(jīng)七、八個小時左右,等它自然凝結(jié)而成,有非常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香甜可口,是奶食品里的佳品。一般只有做供品或招待最尊貴客人時才上奶皮子。元代《飲膳正要》一書中記載“奶皮子屬性清涼,有健心清肺止咳”等功效,而且可與炒米一起放在碗里,以奶茶泡著吃。
馬奶酒。盛夏的草原牧場,處處都飄著誘人的馬奶酒香。這個時候,如果你到蒙古族牧民家中做客,那么好客的主人少不了要用一碗醇香誘人味似甘露的馬奶酒來招待客人。
馬奶酒是蒙古牧民最喜歡的一種飲料,而且歷史悠久,是蒙古人最早的飲料?!逗陧^事略》載“馬之初乳,曰則叫其駒之食,夜則聚以涕,貯以草囊,傾洞數(shù),味微酸,始可
飲,謂馬奶子”。據(jù)《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十世祖布旦察爾時期,生活在通戈力河畔的蒙古部落,就釀制馬奶酒,這是蒙古人飲用馬奶酒最早的文字記載。相傳,早在忽必烈時代,馬奶酒曾是皇宮盛宴上不可缺少的。馬克. 波羅來中國時,忽必烈在皇宮盛宴上,曾用馬奶酒款待過他,而忽必烈自己則用金碗大飲馬奶酒。元朝宮廷和蒙古諸王都掌握一批專門制作馬奶酒的人,所制馬奶酒除自飲之外,還在舉行宴會、款待客人、賞賜臣屬和祭祀時使用。后來,馬奶酒成了蒙古人經(jīng)常飲用的飲料了,他們在盛大的宴會和結(jié)婚典禮上,常常在馬頭琴的伴奏下,開懷暢飲馬奶酒。
此外,蒙古族白食里還有奶油、黃油、奶茶、奶酪、奶渣、奶糕等。這些都是蒙古牧民長期食用并喜愛的食品。
(二)紅食
紅食,即鮮紅的肉食品。蒙古族的紅食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羊肉。吃羊肉的花樣也有很多。
烤全羊。蒙古語稱“朱瑪”??救蚴敲晒湃说囊环N節(jié)日盛宴,也是蒙古人用來招待客人的最高禮儀。在品嘗全羊時,蒙古人要放歌迎曲,給客人獻(xiàn)上哈達(dá)和美酒,以示美好的祝福??腿嗽诮邮芄_(dá)前,要先用酒敬天、敬地、敬祖先,爾后一飲而盡。倘若你不喝,姑娘會一直唱,直到你把酒喝完為止。
手把肉。蒙古語叫“布含勒”,也有叫“秀斯”的。“布含勒”就是整羊席,是蒙古族招待尊貴客人和喜慶宴會或各種祭奠擺供時所用的肉食品。其吃法頗具草原游牧民族的古風(fēng)。手把肉,顧名思義就是手抓羊肉。將整只羊放入鍋里,不加調(diào)料和鹽,用原汁烹煮,講究火候,適當(dāng)控制烹煮時間,只要表面熟了即可食用,這樣的手把肉鮮嫩味美。然后整羊上桌,蘸調(diào)料食用。吃時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著吃。做手把肉的羊也很講究, 凡在肥沃草原常吃到野韭菜、野蔥的羊,其肉鮮而不膻,肥而不膩,是做手把肉的佳品。手把肉的味道,因地而異,也不盡相同。
羊背子。即通常所說的整羊,這在蒙古為上等食品,制作和吃法都比較講究。制作方法是去皮和內(nèi)臟,從脊背第七根肋骨至尾部截為一段,然后再割頭、頸、四肢、胛各為一件,帶尾入鍋,在開水中煮熟取出。盛羊背子,要按羊臥的姿勢擺放在長盤中,以羊四肢做底,羊頭放在體首。端上桌,要把頭向著主要的客人。宴席開始要邊唱贊歌,邊敬酒祝辭。據(jù)說成吉思汗為慶勝利,就設(shè)整羊席慶賀。后來,相沿成習(xí),遇喜慶的事就設(shè)整羊席宴。
肉食中還有烤羊肉、烤羊腿、炒駝峰、炒踢筋、煮肉粥、臘肉等多種食法。
此外, 蒙古人在日常飲食中還有一種傳統(tǒng)食品———炒米。炒米是用糜子米經(jīng)過煮熟、炒干后加工而成的,呈金黃色,用奶茶泡著吃,或用酸奶泡著吃。牧民們一日三餐,早上喝酸奶、奶茶,吃饃饃,或者沖炒米。午飯在外面放牧的人吃一些饃饃,在家中的人吃的也很簡單。晚餐比較豐富多樣,一家人在一起吃肉、吃菜,主食有小米粥、面片、酥油炸餅、饃饃等。
二、酒文化及茶酒具
蒙古族自古就是一個豪放勇敢的民族,他們喜歡飲灑。飲灑、騎馬正體現(xiàn)了這個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他們喝酒講究禮俗,認(rèn)為“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酒給賓、主帶來了隆重的氣氛,帶來了歡樂,深深表達(dá)著蒙古人對賓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誼。因此,蒙古人向客人敬獻(xiàn)醇香的馬奶酒或白酒,被當(dāng)作是增進(jìn)友誼的一種方式。蒙古人喝酒十分講究禮俗,身著整潔的民族服裝的蒙古族姑娘,手捧潔白的哈達(dá)和銀碗,把圣潔的美酒和甜蜜的歌聲同時獻(xiàn)給每一位客人??腿嘶虮久褡逯g的親朋好友接受敬酒時,要用右手無名指先到酒盅里蘸一點酒,向天彈一下;再蘸一點酒,向地彈一下;最后蘸一點酒涂在自己的腦門上。飲酒時,蒙古人最喜歡客人一飲而盡。當(dāng)賓、主雙方進(jìn)入開
懷暢飲之后,耳熱心酣,言暢意激,知心話說不完,酒友情道不盡。逢遇蒙古人生兒育女、婚嫁大事,那種氣氛,那種熱情,會讓人不飲而醉。祝福酒、洗塵酒、下馬酒、上馬酒??當(dāng)賓、主沉浸在微酣的愜意里,一支支飽含著深情,嘹亮的、撼動人心的祝福歌,便在人們耳邊回響:“金杯,銀杯斟滿酒,雙手舉過頭,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唱個夠。朋友,朋友,請你嘗嘗這酒純正,這酒綿厚??”“遠(yuǎn)方的客人請你不要走,盛情的草原將你留,閃光的銀碗高高舉,請你喝一杯蒙古酒。”與此同時,蒙古人還要端著酒杯,雙手齊額向客人敬獻(xiàn)他們的純樸與真誠。臨其境,就是不想飲酒的人,也會愉快地干一杯。
蒙古族是酷愛生活和藝術(shù)的民族,所以他們的生活用品———飲食茶酒具, 也充滿著古老美麗,而又帶著濃郁的民族色彩的裝飾。蒙古碗是用樺樹根旋挖成型,再用銀片包鑲而成。包鑲的圖案多種多樣,尤以“八寶”圖案最多。酒具也別具特色,一般是用錫料做成的抿壺和大肚圓口的錫壺,其盅子系鑲油彩的瓷料。近幾年經(jīng)濟(jì)狀況好轉(zhuǎn)后,家家都購置了黃銅或青銅的小壺和盅子。這種銅壺可以直接接放在火盆中熱酒。茶壺多為銅料,也有鋁制品,茶碗者是高級瓷料且燒冶有花紋圖案。飲食用具中最值得一說的是帶有象牙筷子的蒙古刀。蒙古刀是牧民群眾經(jīng)常用到的家具,隨身攜帶,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品,必要防身時還可以當(dāng)武器用。刀身以優(yōu)質(zhì)鋼為原料打制而成,刀刃鋒利,明光锃亮,顯得十分可愛。刀套鞘有用硬木料、牛角、骨頭等多種材料制造而成。外邊在鞘的兩腰身用不銹鋼、銅或銀制作的精美的花紋裝飾,高檔的填燒琺瑯,鑲嵌寶石,帶有象牙筷子,紅纓穗等。
蒙古族飲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草原游牧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民族因熱情好客而被其他民族的人們贊譽。蒙古人招待客人,首先擺上白食和奶茶,喝完奶茶后敬酒,隨后端上手抓羊肉,貴客則上整羊,在待客過程中還有一系列的規(guī)矩和習(xí)俗。至今,這一美德仍然保留在蒙古民族人民的生活當(dāng)中。
蒙古人飲食習(xí)俗
上一篇:蒙古人飲食習(xí)慣
下一篇:內(nèi)蒙古人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