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與公民道德教育畢業(yè)論文
愛國主義與公民道德教育畢業(yè)論文
作為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愛國主義既是一項基本的道德準則,亦是每個公民應具備的良好品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蘇聯(lián)的解體、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以及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顛覆,引發(fā)了整個俄羅斯思想界的躁動不安,尤以俄羅斯公民道德教育的價值迷惘、思想紊亂、意義迷失為甚。在擺脫思想道德困境,對"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叩問與探索中,俄羅斯深入洞悉、窮究、把脈愛國主義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應有的地位與作用,將弘揚愛國主義視為俄羅斯重建美好精神家園的思想保障與不竭動力,當做引領公民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題。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愛國主義與公民道德教育畢業(yè)論文范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愛國主義與公民道德教育畢業(yè)論文全文如下:
摘要:愛國主義是教育領域永恒的主題,大學愛國主義教育一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何準確把握當前大學生思想、生活、學習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是教育者特別是德育工作者為之努力的工作目標。
關鍵詞: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有效途徑
一、探討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我們首先應該對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和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要內容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1.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蕭伯納認為,“所謂愛國心,是指你身為這個國家的國民,對于這個國家,應當比其他一切的國家感情更深厚。”其實每個國家、每個人都對愛國主義有自己的理解和闡釋。我們認為,愛國主義體現(xiàn)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情感,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種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tǒng)一。它是調節(jié)個人與祖國關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guī)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愛祖國的燦爛文化、愛自己的國家構成了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愛國主義義包含著情感、思想和行為三個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礎,思想是靈魂,行為是體現(xiàn)。愛國情感是人們對祖國的一種直接感受和情緒體驗;愛國思想是人們對祖國的理性認識;愛國行為是指人們身體力行、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落腳點和歸宿。只有做到愛國的情感、思想和行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愛國者。
2.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要內容:愛國主義是具體的、歷史的,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和文化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愛國主義,總是具有不同的內涵。愛國主義的豐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過它的歷史性和具體性來表現(xiàn)的。新時期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既承接了歷史上愛國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吸納了鮮活的時代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在現(xiàn)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xiàn)為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獻身于建設和保衛(wèi)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獻身于促進祖國統(tǒng)一的事業(yè)。
二、當前,在高校思想教育實踐中,大學生身心特點或多或少地被忽視了,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針對性,缺乏吸引力和說服力
1.大學生的生理發(fā)展特征:我國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7~22歲左右,正處于人體生長發(fā)育的“第二生長高峰期”的后期,生理發(fā)育已全面接近或達到了成年人的水平,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已趨于完善和成熟,進入相對穩(wěn)定期。這意味著他們有從事復雜的思維活動,能夠獨立學習比較復雜而高深的理論知識和技術的生理基礎。
2.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大學生們智能發(fā)展迅速,記憶力、觀察力、理解力、思維能力、想象力顯著提高;求知欲強,但辨別力低;感情豐富,并不斷社會化,情感活動的強度大,但還不夠穩(wěn)定,不成熟,情感的表現(xiàn)形式上不斷間接化,情感的持續(xù)時間更長;自我意識和獨立意向不斷增強;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逐步完善,理想與信念逐步穩(wěn)固。
3.大學生的基本社會特征:(1)感受時代精神的敏銳性,大學生們處在思想意志的形成時期,頭腦中固有的東西少,思想活躍,不易保守,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更容易觀察到時代的變化,能夠較快地同時代精神產(chǎn)生共鳴。但同時他們并不是總能準確無誤地把握住時代精神,容易迷茫,甚至迷失方向。(2)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大學生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參與實際的社會生活,并對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3)群體成員的互動性,大學生的集體性生活使得他們在思想上互相認同,在行動上互相模仿,特別是在涉及共同利益和要求時互相激勵、強化和支持。
三、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愛國主義包含著情感、思想和行為三個基本方面
(一)情感是愛國主義的基礎,是人們對祖國的一種直接感受和情緒體驗
1.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必須創(chuàng)造一種濃郁的愛國主義氛圍,蘇霍姆林斯基說,“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會說話”。大學們是處于一種集體生活狀態(tài),感情豐富而強烈,因此,我們可以使大學們在學校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隨時隨處受到愛國主義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例如,在學校的宣傳欄張貼愛國主義的畫報;在學校的校報上開設專欄、專題刊登愛國主義教育的文章;在教室、圖書館、禮堂等場所,懸掛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作出杰出貢獻的領袖、先烈和名人的畫像、詩詞、格言;學校的廣播站在黃金時間播發(fā)愛國主義的文章;教室的黑板報也要經(jīng)常體現(xiàn)愛國主義的精神。
2.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需要提倡必要的禮儀,特別要提倡有助于培養(yǎng)對國旗、國歌、國徽崇敬感的必要禮儀。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和標志,學校要按《國旗法》的規(guī)定懸掛國旗,在每周一清晨,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運動會等大型集體活動中要舉行莊嚴、隆重升旗儀式,有條件的學校組織還應組織年滿18周歲的公民舉行對國旗宣誓的成人儀式;唱國歌是公民表達愛國情感的一種神圣行為,在升國旗儀式和大型集會等活動中,要奏國歌,而且要求廣大師生齊唱國歌。
3.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需要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
(1)利用重要法定節(jié)日、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各種有針對性的紀念日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但這些活動一定要堅持大學生們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原則。節(jié)慶活動既要讓學生們娛樂身心,又要使他們受到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十一”,學校和社團可以舉辦愛國主義詩詞朗誦、歌詠比賽、征文;“一·二九”可以組織學生搞熱愛祖國的主題班會、主題演講會、知識競賽。
(2)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愛國主義教育網(wǎng)點,拓寬愛國主義教育空間。組織學生們參觀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烈士紀念建筑物、革命戰(zhàn)爭中重要戰(zhàn)役、戰(zhàn)斗紀念設施、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遺跡、風景勝地。這樣能夠激起人們對祖國壯麗河山和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要注意寓愛國主義教育于游覽觀光之中。選擇政治理論素質高的德育工作者、學生會干部等沿途作講解、文字說明,整個講解材料都應包含愛國主義教育內容。
4.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需要重視發(fā)揮榜樣的示范和影響作用。大學生們處于集體生活中,易相互影響、相互模仿,易接受新鮮事物,所以要注意在他們中樹立模范,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中國歷史上涌現(xiàn)過無數(shù)的著名愛國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新中國成立以后又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學校要經(jīng)常對他們進行宣傳介紹;要配合革命領袖、革命先烈、著名愛國者的紀念活動及時組織發(fā)表和播出紀念文章和歌頌、宣傳他們事跡的文藝作品、文藝節(jié)目;學校還要特別注意發(fā)現(xiàn)和宣傳改革開放以來各條戰(zhàn)線涌現(xiàn)出的具有愛國主義精神、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人物,尤其是在學校畢業(yè)生中發(fā)現(xiàn)這類先進人物,使他們成為大學生們的典范,成為他們崇敬、學習的榜樣。
(二)愛國主義思想是愛國主義的靈魂,愛國主義思想是人們對祖國的理性認識,愛國主義思想是愛國主義情感的升華
1.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課堂教學是主陣地、主渠道。確切地講,是指以教學計劃為保證、以公共必修課的形式出現(xiàn)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等有關課程的常規(guī)課堂教學活動。這種途徑通過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形勢與政策等課程的教學,向大學生們正面灌輸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讓廣大青年學生了解中國的經(jīng)驗與教訓,讓他們在了解歷史,了解國情、民情和了解我們黨的過程中,產(chǎn)生“知之深,愛之切,求之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樹立愛國主義的意志,使之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深刻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認識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中國、富中國、強中國。
2.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還需要以專題講座和看教學片作為輔助手段。具體而言,內容可以是有關法律方面的,例如,《國防教育法》、《反分裂國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有關地理方面的,例如《話說長江》、《中國的河流和湖泊》;有關歷史方面的,例如《火燒圓明園》、《南京大屠殺》、《大國的崛起》;有關文化方面的,如《中國文化講座》、《國寶檔案》。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到盡可能多的愛國主義教育的資源培養(yǎng)大學生們愛國主義的思想和認識。
(三)愛國行為是指人們身體力行、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落腳點和歸宿
1.利用假期廣泛組織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線。首先,要針對學生深層次的思想認識問題,在實踐中對學生進行堅持社會主義和堅定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教育;其次,針對部分學生對社會缺乏責任感的不足,在實踐中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國情、鄉(xiāng)情和民情,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第三,針對學生對工農缺乏感情,缺乏艱苦奮斗精神和勞動觀念淡薄的現(xiàn)狀,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工農群眾,進行與工農相結合的教育。
2.利用教育或生產(chǎn)見習、實習和畢業(yè)設計等機會,認真組織大學生在社會崗位上感受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大好形勢,通過以身作則或為人師表的現(xiàn)實參與活動,提高自我約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別是見習或實習單位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圍,如機關單位的工作制度與紀律,工礦企業(yè)或街道社區(qū)的企業(yè)文化和社區(qū)文化等等,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為此,在見習、實習的選點上要注意先進性、典型性,在管理上要嚴格而有序,同時對社會的負面影響要及時“消毒”和批判,幫助學生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3.進行一定的國防和軍事訓練,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基本的國防知識,不僅有利于強健體魄、磨煉意志,也有助于養(yǎng)成講道德、守紀律的良好風尚,在思想、知識、技能和體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從而有力地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成為既能建設祖國、又能保衛(wèi)祖國的一名真正的愛國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