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貝殼》教案大全
《貝殼》通過對貝殼的描寫,托物言志,說明了一個人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該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要認認真真、堅持不懈地去做,并能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語文《貝殼》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初一語文《貝殼》教案大全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把握行文的思路,懂得作者是怎樣借“貝”言“理”的。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描寫的寫作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與價值:
領悟作者是借一枚貝殼來闡釋的對生命和人生的深刻體驗。
四、教學重點:
把握行文的思路,懂得作者是怎樣借“貝”言“理”的。
五、教學難點:
準確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如何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
六、教法選擇:指導閱讀法 講授法
七、學法指導:讀議結合
八、教學準備:多媒體播放畫面(碧藍的大海、金黃的沙灘、貝殼特寫;配樂:葫蘆絲)
九、教學過程:
(1)所有的歲月都已變成/一篇虛幻的神話任它/綠草如茵 花開似錦/也終于都要紛紛落下/在墜落的昏眩里/有誰能給我一句滿意的解答 (摘自《無怨的青春?距離》)
(2)我喜歡回顧,是因為我不喜歡忘記。我總認為,在世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時刻似乎都有一種特定的安排,在當時也許不覺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來,卻都有一種深意。我有過許多美麗的時刻,實在舍不得將它們忘記。(摘自《成長的痕跡?回顧所來徑》)
(3)整個人類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著的藝術創(chuàng)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后也不會停頓不會結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摘自《生命的滋味》)
(二)、展示目標、明確任務。(多媒體展示,具體內容同上“三”)
教師提出討論題:
(1)貝殼的特點是什么? (精致、可愛、珍貴)
(2)古人用貝殼做錢幣的原因?(它是堅硬、精致、小巧的藝術品。)
(3)你看到貝殼時,你想到了什么?(此時,學生展開熱烈討論,向身邊的同學談自己的想法,教師提2-3名學生回答。)
(4)“在我手里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中“實在”一詞怎么理解?( 確實,作者對堅硬又精致的貝殼由衷的贊美之情。 )
初一語文《貝殼》教案大全二
教學目標:
1.把握行文思路,懂得作者是怎樣借“貝”言“理”;
2.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的寫作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3.領悟作者借一枚貝殼來闡釋對生命和人生的深刻體驗。
教學重點:
把握行文思路,懂得作者是怎樣借“貝”言“理”。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借一枚貝殼來闡釋對生命和人生的深刻體驗。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同學們來一起欣賞幾幅圖片。圖片中展示的是一枚枚未經雕琢、美妙絕倫的貝殼,在生活中我們也曾見過貝殼,而有這樣一位細心的作家,從小小的貝殼中有了獨到的感悟,她就是席慕蓉。
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席慕蓉眼中的貝殼,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00頁。
二、預習檢測
1.全班齊讀。
2.快速瀏覽課文,找學生說出本課需掌握的重點詞語。
明確:淘洗(táo)卑微(bēi) 固執(zhí)(zhí)
一絲不茍:茍,隨便,馬虎。形容辦事認真,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
徐思慧《貝殼》教學設計多音字: ké(貝殼)
殼
qiào(地殼)
三、整體感知
1、師范讀一、二自然段,學生思考:席慕蓉撿到的是怎樣的一枚貝殼?
(明確:堅硬、精致、回旋的花紋、色澤或深或淺的小點、復雜圖樣)
2、這么美的一枚貝殼里,曾經又居住著什么樣的生命呢?這讓席慕蓉不禁加深了思考,請全體女同學一起朗讀第三自然段,并思考這個問題。
(明確:就是這樣一個短暫、細小、脆弱、卑微的生命,卻有著如此美好的居所,讓這個生命變得不一樣。)
3、請全體男生一起朗讀第4到6自然段。
席慕蓉在感嘆貝殼生命短暫卻美好的同時,她想到了自己,比貝殼有著更長時間和更多空間。
那么在她看來,又應當怎做呢?
(明確:用自己的能力來把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重點賞析
我們應該怎樣理解作者在結尾處所說的“這是一顆怎樣固執(zhí)又怎樣簡單的心啊”?(同桌交流討論)
明確:“固執(zhí)”,在這里是個貶義詞,在這里理解為執(zhí)著,表現的是作者由貝殼的普通而卑微的生命聯想到應豐富自己的生命的堅定信念。
“簡單”,表現了作者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只想像貝殼一樣塑造一種美麗的形象,渴望一種感動。
五、啟發(fā)探究
1、走進席慕蓉,體會作者是如何保持一顆固執(zhí)又簡單的心?
學生介紹:《我眼中的席慕蓉》
“我,是一朵盛開的夏荷,
初一語文《貝殼》教案大全三
《貝殼》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新增的一篇自讀課文,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按照新課程標準去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人生,現將上課情況簡介如下并略做評述。
一、課堂教學主要步驟:
1、教師向學生簡介作者席慕容,飽含感情的朗讀兩首席慕容的抒情短詩,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導入《貝殼》一文的教學。
2、教師范讀課文,多媒體配樂(葫蘆絲)和畫面(碧藍的大海、金黃的沙灘、貝殼特寫)要求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
3、學生齊讀課文,發(fā)現自己最喜愛的句子。要求:注意朗讀速度(舒緩),配樂。
4、師生共同品讀1、2兩節(jié),學生體會貝殼的外形特點,學生結合課文描述自己所看過的貝殼的外形;教師提出討論題:你看到貝殼時,你想到了什么?(此時,學生展開熱烈討論,向身邊的同學談自己的想法,教師提2-3名學生回答。)
5、分別抽學生美讀3、4、5節(jié),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情來(找6--8名學生站起來讀,其他學生先后對上述學生的朗讀做出評價)
6、啟發(fā)學生找感受最深的語句,教師和學生一起反復朗讀這幾個句子。經過學生品賞,一致認為以下兩句最感人:
(1)貝殼中生命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他制作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
(2)比起貝殼里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能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更長和更多一點呢?
7、圍繞上述兩句學生暢所欲言,感悟人生,升華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初一語文《貝殼》教案大全相關文章: